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家教成功案例及经验分享

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5-24 09:40:10
家教成功案例及经验分享

  尊重天性,玩出灵性

  2000年夏天,熊涵出生在云梦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父亲熊尉东是一名自由作家、诗人、独立时评人。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学前班,刚5岁的熊涵随父母从外地返回家乡孝感,进入玉泉小学读书。

  打小孩子就活泼聪明,上课时,其它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听讲,而他总在下面玩小动作,然而点名提问竟也对答如流,甚至连老师没讲的课程,他都知道,自学能力超强。于是,熊爸顺应孩子的天性,很快帮孩子申请了跳级。

  跳级后的熊涵,成绩在新班级依然突出,和老师、同学也相处很愉快,大家都喜欢这个可爱的“熊宝宝”。然而孩子贪玩的本性却是愈演愈烈,别的孩子放学后,就做作业、看书,而他却疯狂地玩着“拍拍熊”、“三国杀”等游戏。

  熊涵一直是学校的“学霸”。他的老师和同学的家长都觉得这孩子有出息,建议让他进培训班补习,然而一贯贪玩的熊涵并不感兴趣。熊爸尊重孩子的意愿,除了小学阶段曾短暂上过英语游戏班外,从小到大一个兴趣班、培优班都没有参加过。熊爸认为,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熊爸更注重有意识地进行知识传授、品德教育和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

  虽然孩子有点贪玩,但熊爸熊妈并不很紧张:“我们的态度是尊重孩子天性,但也不能完全放任,给他引导规则意识,但尽可能让他自由选择。”

  爱我所爱,玩出特长

  虽然爸爸妈妈经常说“没必要非要考第一名,第一名和前几名没啥本质区别”,但熊涵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常排名第一。

  高一那年,他第一次参加全国中学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和高二、高三的学长们一起考同一张试卷,在全省排名第52名,获得湖北省赛区全国二等奖,与一等奖擦肩而过(前50名可获一等奖)。高二他再次参赛,一举夺得全省第2名的好成绩,斩获一等奖,并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总决赛,最后获得由中国科协、中国化学会联合颁发的全国金牌和荣誉证书。在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70名优秀选手中,他名列第48名。2015年12月初,高三上学期,凭借这块金牌和总决赛的优异成绩,熊涵被北大预录取。

  “只要高考成绩过湖北省一本线,正式录取就没问题。”这对于熊涵来说并没有什么挑战。备战高考期间,他感觉很轻松,学习之余,除了打球,还会“偷”着去玩电子竞技、桌游。最终他考了628分,高出当年湖北省一本录取线近120分,毫无悬念地被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录取。

  北大给予了更多的专业可供选择,但熊涵还是选择了自己钟爱的化学基础科学研究方向。“我一直很喜欢化学。在我眼里,学习化学就如同玩游戏,那些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常常让我痴迷。”谈到对化学的热爱,这位16岁的少年兴奋起来。

  因材施教,终成梦想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熊涵兴趣广泛,喜欢运动。学习之余,每天必打一小时篮球,晚自习后必去操场跑几圈。此外溜冰、空竹、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他都热爱。对于儿子爱玩电脑游戏,熊爸也予以理解:“身处这个时代,要想与网络完全隔开不现实,不然孩子会变成新时代文盲。只要注意方式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不会带来什么麻烦。”熊涵中考和高考前夕,还适当地玩过游戏。

  高考后,熊爸熊妈去学校宿舍帮儿子清理东西时,无意间发现一个秘密,儿子藏着一大纸箱的“三国杀”卡片。熊爸并不是很惊讶!儿子高中住校三年,他曾多次被年级主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请去“喝茶”,并几次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有次午休时间,他在教室带领一大帮同学玩‘三国杀’,被午间巡查的年级主任发现了,父子俩一起被要求写了保证书;有时闹钟响了他没醒,睡过了头,被老师批评;还有次到武汉大学做化学实验,晚上回来校门关了,他喊了半小时不见门卫,便翻院墙,没想到被门卫逮个正着……”

  数起“熊孩子”的这些“熊事”,熊爸并不恼怒,其观点是“读书本是一件辛苦的事,放松但不放任,关键关注他的状态尤其是心理、生理成长,让他独立。一直希望儿子尽量在快乐中学习,在应试教育和快乐学习中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曾在武汉任企业高管的熊爸,在熊涵读小学后,就辞掉高薪工作回到孝感陪伴孩子成长,曾在槐荫论坛写下近十万字家庭教育笔记。熊涵上武汉二中后,他和妻子并没有选择陪读,而是让当时年仅13岁的儿子在学校住集体宿舍。每个周末他们都会过去看一看孩子,租借周末公寓做饭给孩子吃,和孩子聊天、打球、逛江滩。

  作为倡导民主教育、与爱同行的家庭,父子俩的关系更像朋友和兄弟。俩人经常一起打球、做游戏、户外旅行,一起参加了多次公益植树、爱心捐款、社会实践活动。儿子对父亲的称呼经常是“老大”,而父亲却喜欢喊儿子为“涵哥”。快乐、民主的家庭氛围,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育,成功培养出了一个积极自信的阳光少年,在16岁的青春韶华,凭借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被全国高校化学专业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录取。进入北大的熊涵如鱼得水,不仅在喜爱的专业领域脱颖而出,同时又选修了文科专业“国际关系”的双学位,发展势头良好,真可谓前程似锦!

  相信孩子,赏识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纯真善良的天使,需要父母付出心血和时间好好培养教导。教育的方法没有绝对,作为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对待成长中的孩子。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我们家长自己。从熊爸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育子经验:

  1、充分相信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相信他能做好,孩子就会表现越来越好,这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尊重但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邀请而不要求。

  2、发现孩子天才长项的一面,应及时鼓励他天性成长的那面得到发掘。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孩子天才的那一面才是他的人生之道。让孩子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比任何鼓励都有效。

  3、让孩子找感觉,找甜头。让他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天才,有兴趣。感觉会引领他主动做的力量,感觉会让他产生信心,感觉会发动他的意念,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不只让孩子经历吃苦头的磨练,更要让孩子尝到喜悦和成就感的甜头,孩子才更喜欢去做一件事。不要打着磨练孩子的名义,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

  4、用一种赏识的心态来看待孩子,要把食指变成拇指。把戳戳点点、批评责备、絮絮叨叨变成鼓励、表扬、赏识。从食指变成拇指并不是避讳孩子的缺点、问题、甚至是错误,孩子所有这些跟成人的缺点、问题、错误不是一个性质,它们都是成长过程的必须。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问题,发现问题时,应该蹲下身子沟通分享,而不是居高临下教导训斥。

  5、融进去诱出来。若你没能成为孩子的朋友,是融不进孩子的世界的。真正的接纳,就能给予他想要的东西。然而我们常常会以自己的经验和观念,自以为是的去强迫孩子。怎么融入?同频共振!不是站着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与他产生同理心、感同身受,诱导出他内心最需要的心理需求。

  父母给子女最好的爱是什么?是不含诱惑的深情:“我对你好,是发自内心的意愿,不求任何回报。我爱你,只因为你是我孩子。我从来不把我认为好的给你,而是帮助你获得你想要的。

 

推荐访问:成功案例 家教 经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