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计算机信息技术助力我国铁路事业高速发展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1-07-29 10:30:56

摘要:铁路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其根本目的是将通信、信息、控制技术运用于铁路运输组织、客货营销与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提高铁路运输生产率,降低铁路运输生产成本,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

关键词:计算机 铁路 高速发展

1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百余年里,我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不管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都决定了它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在旧中国,虽然铁路事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是却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铁路事业的建设、发展和经营等权利都不受自己的控制,完全的被控制在别人的手里,因此在该时期铁路事业基本上没取得任何发展。进入新中国后,我国的政府开始大力的发展铁路事业,尤其是在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把我国的铁路事业从原先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还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发展已经有50多年了,在这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定会经历很多的风雨。它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和由弱变强的渐进过程。

这50年是中国铁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披荆斩棘、前赴后继的50年,这50年又自有其曲折的变化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铁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新的路线和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铁路事业推陈出新,突飞猛进。

1879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为避免机车震动寝陵,决定由骡马牵引车辆,直到第二年才以由锅炉改造的蒸汽机车牵引。这条长约10公里的运煤铁路,被后人称为“中国铁路建筑史的正式开端”。

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1.2千米,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詹天佑是建设铁路的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

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执政以后,主要是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而且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铁路里程也只有2.18万公里。

从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进入了有计划地大规模建设的时期。从1952年建成其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算起,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为止,新中国先后建成干支线6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

198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49,940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客货换算周转量达7,087亿吨公里。到1998年年底,全国铁路(包括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的营业里程总延长已达66428.5公里,比新中国建国初期增长3倍以上。

2 计算机技术在铁路方面的应用和取得的成绩

2.1 铁路交通监控系统

ATS(自动列车监控)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ATC(自动列车控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基于现代数据通讯网络的分布式实时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与ATC系统中的ATP(自动列车保护)和ATO(自动列车驾驶)子系统的协调配合,完成对高密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信号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全自动行车调度指挥控制。

2.2 铁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作为国家重要的运输部门,其日常的稳定运行决定了国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加之,铁路系统部门众多、地点分散,现场环境复杂,成为日常维护工作的主要障碍。在铁路系统内部推行远程监控系统,将能极大的解决上述矛盾。“E-眼神”DVS-301视频服务器远程监控系统采用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操作员和各部门领导可利用铁路系统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和办公微机,在调度中心或者当地机务段实现对全部监控现场或者当地的道口,车站和铁路沿线环境的监控,大大减轻日常人员巡视的工作量,便于及时发现危险隐患,保障安全生产。

2.3 计算机在座席预定与售票系统中的应用

座席预定于售票系统是一个由大型数据库和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终端组成的大规模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终端可以设在火车站机场售票点旅馆旅行社大型企业或公司等,也可以是家庭的个人计算机。

座席预定与售票系统不仅给顾客带来方便,而且可以提高运输效率。

2.4 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

铁路方面的计算机联锁是保证车站内列车和调车作业安全,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一种信号设备。利用计算机对车站作业人员的操作命令及现场设备状态表示的信息进行逻辑运算,从而实现对信号机及道岔、进路等进行集中控制,使其达到相互制约,以保证行车安全的车站联锁设备,即微机集中联锁。

计算机联锁首先于1978年在瑞典哥德堡投入运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日、英、法、德国、丹麦、荷兰等国进入试验阶段或开始使用,各国在系统上各有不同的方案。1984年中国铁路开发出第一台计算机联锁,此后取得迅速进展,1991年11月19日,中国铁路干线上第一个微机联锁系统在广深线红海站开通。截至1995年底中国铁路及厂矿企业使用计算机联锁的车站已有47个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国内车站的联锁控制经历了机械联锁控制、电气集中(以6502为代表)联锁控制、计算机联锁加继电器执行控制三个大的发展阶段。70年代基本完成由机械联锁发展到6502电气集中联锁,从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计算机联锁加继电器执行的系统,90年代进行试验并逐渐批量上道使用。目前国内投入使用的计算机联锁系统都是从继电电气集中过渡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计算机联锁加继电器执行的系统。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是铁路信号控制的新一代联锁设备,系统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以电力电子开关技术为基础,采用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检测、通信技术、电力电子开关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车站联锁的信号系统。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替代了6502电气集中、计算机联锁加继电器执行的联锁系统,完成了对室外信号设备的控制和采集功能。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实现了控制监测一体化,将道岔动作电流、信号机灯丝电流等模拟量采集功能也纳入其中,实现了对现场信号设备的监测功能。

计算机在铁路部门的应用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好多,比如在铁路工程建设方面,内部管理方面等等,可能方方面面都要用到计算机,这里不一一赘述。

2.5 近些年,铁路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国铁路在高速、高原、重载和沙漠等众多铁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处于当今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包括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等50多个国家都表示愿与中国在高速铁路等领域展开合作与交流。中国铁路在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重载运输、沙漠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铁路在这些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科技含量、安全可靠、技术标准和性价比等方面。

3 展望中国的铁路事业

现阶段,随着铁道部实施政企分开,我国的铁路事业正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展望中国未来的铁路事业,主要表现为:

3.1 中国铁路网编织不会因为铁道部分拆而停顿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曾经把中国铁路网的总长度标定为17万公里,但是截至今年铁路总长仍然只有9.1万公里。按照今年计划新建路网5000公里的速度,仅仅是完成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中国也需要至少16年,更别说是真正实现中国铁路的全面现代化了。

3.2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组建,为铁路在未来适当时机整体上市提供了市场契机

“中铁总”如果真的能够成功上市,它不仅可以吸引社会性铁路投资搭建现实通道,也能够逐步消化铁道部遗留的2.6万亿元的建设债务,为国家财政节省了巨额开销。

3.3 由作为央企的“中铁总”来行使全国铁路的生产经营,将明显减少铁路运输的行政色彩,为铁路货运价格和客运票价的“准市场化”创造前置条件。这项政策在开始的若干年也许不会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4 结束语

近几年中国铁路信息化的投资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全国铁路信息化投资150亿元,2011年近200亿元,增速超过30%。2012年达到240亿元。预计2015年中国铁路信息化的投资将超过300亿元,“十二五”期间铁路行业信息化投资总额将达到1400亿元,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参考文献:

[1]熊编著.铁路计算机仿真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03-01.

[2]刘湘国,季忠洪主编.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06-01.

[3]铁道部货票系统管理维护组编.铁路货运制票计算机系统[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04-01.

[4]王相林编著.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7-01.

推荐访问:助力 计算机信息 高速发展 铁路 事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