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金华城市绿地土壤现状及改良措施

酒店实习报告 时间:2021-06-28 00:02:17

摘要 介绍了金华市城市绿地土壤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金华市绿地土壤科学管理的改良措施,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对园林绿化的要求,提高金华城市绿化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城市绿地土壤;现状;存在问题;改良措施;浙江金华

中图分类号 S731;S1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056-02

城市绿地土壤作为绿化植物生长的介质和养分的供给者,是确保园林绿化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由于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城市绿地土壤的性质和规律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土壤,其物理、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土壤出现了pH值偏高、有机质含量低、有效态养分缺乏、土壤板结和局部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等特征,从而影响到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也极大地影响了绿地质量和绿化效果。

1金华城市绿地土壤现状

目前为止,针对金华农业生产、果树栽培方面的土壤现状及改良措施研究成果较多,但针对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对城市绿地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主要针对施工场地及现有的绿地土壤进行调查,并比照绿地设计施工前的土质勘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的有,来自婺州公园、樱花公园2个主要公园的土壤,市民广场、火车西站广场2个主要广场的土壤,八一路、环城南路2条主要城市要道分车带及两侧树池的土壤,其次是刚施工完的场地主要是金华市武义江东岸沿江绿地(李渔路桥)工程。选择这些绿地的土壤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是考虑其分布于城市江南、江北、城东、城西,初始土壤基质条件,使用性质、管理条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等多方面土壤影响因子来选择以上场地进行分析的。

调查结果表明,金华城市绿地土壤呈现:混凝土块料多,砾石碎瓦多,土壤颗粒大,保水以及保肥能力差;土壤pH值偏高,盐分和重金属等含量远远高于场外的对照土壤,并含有沥青等有毒物质。交通分车带及树池内的土壤过于紧实,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及肥水吸收。土壤内有机质含量低。

2存在的问题

2.1城市有限的建设用地与植物生长需求的矛盾突出

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品位的提升以及人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绿化的数量及景观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有限的建设用地与植物生长需求的矛盾日益激烈,并已成为困扰绿化设计施工的一个难题。旧城改造拆建后形成的绿化用地,作为一个特殊的绿化用地类型,有着自身无法避免的限制绿化的因子。如何合理并高效地利用这些填满建筑垃圾的场地,通过土壤绿化修复的技术,恢复类似于这些用地的土壤生产能力,最终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规划设计师及植物研究人员思考的问题。

2.2土地表层天然土壤的破坏,替代的绿化用土土质不理想

由于土地表层天然土壤的破坏,替代的绿化用土土质不理想,城市绿化土壤条件极差,主要有建设方、施工方、养护方和第四方的因素引起。

首先,建设方由于城市绿化“建管分离”,建设方往往对城市绿化重视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对应该换土的不换客土,或换土深度不够;对应该下大力气改良土壤的不安排资金。绿化用土不足需回填土时,往往不是由绿化施工单位进土,而是先期由建设方自己或建设方安排的路政等其他施工单位进土回填。这些单位一般不考虑运入的土是否满足植物生长对土质的要求,很多回填土的理化结构不好或含有大量石块、建筑垃圾等杂物。

其次,施工方有些绿化施工单位对土壤基础条件重视不足或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故意偷工减料,不按要求更换土壤,整地时翻挖不深或清渣不干净,不施基肥或施肥很少。工程竣工养护期间管理粗放,如不及时松土致使土壤板结、施肥少土壤肥力不足、保洁不及时、垃圾满地等。

此外,第四方其他施工单位将施工材料、废弃物堆砌或丢弃在绿化地中,施工人员或机械进入绿化地践踏辗压;有些厂矿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渣含有害成分,污染土地;临街单位或店面对绿化带的破坏,特别是某些餐馆将油污倒入绿化地;一些多年养护成型的绿地,由于人为活动干扰因素增多,游人踩踏行为导致土壤物理结构紧实,例如行道树、分车带。行人经常性乱穿越的区段,土壤板结严重,夏季每次浇水只能浇透表面2cm,底层基本无水,渗透性差,根系吸引不到水分,造成水资源浪费。

2.3资金投入少,绿地养护管理粗放

据绿化管理部门每年养护投入统计报表显示,绿化养护主要源于市财政拔款,数额小,主要投入于城市重点的婺州公园、八咏滩及茶花公园,大部分公共绿地由各单位认养,对认养单位技术指导及监管不强,绿地管理粗放。从现场实地调查分析来看,除婺州公园、八咏滩、茶花公园植物长势良好,长势弱的植物时有更新外,其余绿地植物长势一般,甚至退化,如樱花公园。一些绿地肥水管理少,无机物肥料和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落叶无法变成有机物回归土壤,参与土壤的营养循环,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3改良措施

3.1依托绿化修复技术生态改良土壤

随着植物学、生态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比较植被与未植被土壤的理化性质,证明了植被能改善恶劣的城市绿化土壤生态环境。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直接影响到绿化修复技术的成败,对土地的后续利用开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外对旧城改造拆建形成的建设用地区土壤绿化修复的研究比中国的研究要早一些。1863年,巴黎将一座废弃的石灰石场和垃圾填埋场改造成比特蒙公园[1]。美国圣地亚哥的Miramar填埋场在当地环境服务部门的帮助下,使用高质量的堆肥和填埋场育苗基地培育的本地植物品种,在其60.7hm2的封场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使封场区域由干裂贫瘠的不毛之地,重建为类似于未作为填埋场使用前的开放绿地[2]。在国内,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坚持做到边开发边治理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绿化场区相结合,1999年至今,共治理黄土裸露的大边坡近5hm2,绿化场区近10hm2,植树近10万棵。在治理黄土裸露绿化场区环境的同时,注重并大面积种植了可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的环保植物和美化花草,明显改善了下坪场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区环境[3]。

3.2科学规划和种植园林植物

城市绿化土壤有着特殊的土地性质,在自然和人工介入的条件下,会逐渐发生一种类似于次生生态演替的过程。其过程通常是:适应性物种的进入→土壤肥力的缓慢积累→结构的缓慢改善→毒性的缓慢下降→新物种的进入→新的环境条件变化→群落的进入→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其他的用途。由于城市绿化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劣与种种限制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植物选择上的困难,筛选出抗逆性强、易管护的植物将是土壤绿化修复技术成功的关键。

首先,土层越厚,越有利于树木成活和生长。对场地进行一般的土壤测试,鉴定土壤特性,依据现场的土壤勘察结果改善和准备场地,改良土壤,使得场地条件尽可能适应植物的生长,不断地进行检测,找出最适合的植物物种,在人为的影响下加速填埋场的绿化工作,改善填埋场的生态环境。其次,植被恢复的过程要分不同的阶段进行,各个阶段需要培养和占优势的植物品种也各不相同。在初期,由于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对土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为乔木和灌木类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因此,在初期可选择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草本植物,建议首先采用豆科的草本植物。为改善单一草本植物景观,加速改良土壤,亦可搭配生长速率快、深根系、耐涝及抗病能力强、菌根真菌的乔木。在中后期和开发阶段,结合生态规划和开发规划,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划和绿化带设计,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园林绿化种植,乔灌草结合。

3.3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首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机械、人群对市街绿地过度的压实和践踏,避免让各种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通气、透水性能,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增强绿地土壤涵养水源功能。比如,在绿地重点地段可设围栏保护,对行道树基部可增加防践踏设施,如警示牌、碎石、铁栏等[4]。园林绿地人行道建议尽量使用透气铺装,或采用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水泥砖铺设,促进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其次,对极紧实土壤(容重>1.60g/cm3)、渣砾土壤和盐渍化土壤应采取改土等相应措施。密实土壤可掺入树木屑、枝叶、砂砾等松土物质,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多渣土壤要尽可能去掉渣砾,掺入草炭、有机肥、锯末等保水保肥性强物质;对盐渍化土壤,要采取挖沟排盐、灌水洗盐等措施降低土壤含盐量。最后,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绿化意识,爱惜城市绿地。

3.4合理施肥,科学培肥

由于金华城市绿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偏低,而绿地植物的枯枝落叶、修剪的枝、叶和草都被运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不断减少,因此必须重视绿地土壤中有机质的补充。可以将绿地植物的废弃物收集起来,集中堆沤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也可以使用重金属含量低的,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城市污泥以及其他有机物料[5]。这样既可以将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也可以改善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同时,由于金华城市绿地土壤有效氮含量水平较低,有效磷含量处于非常缺乏的水平,已成为绿地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因此必须通过施用化学肥料对氮素、磷素进行补充。但由于绿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限,施用不合理除了会影响肥料利用率外,过量的氮素、磷素淋失还会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制定适合市街绿地的施肥规程,科学培肥。另外,由于绿地土壤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异很大,且空间分布无规律可循,故在对绿地土壤施肥前,可对土壤进行检测,根据测定结果制定施肥配方,对症下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

3.5加大对土壤质量管理的监管力度,防止土壤污染

加大绿地土壤质量管理中的监管力度,严禁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测、控制和治理。结合绿地施工监理,加强对土壤的挖掘、堆放、运移过程的管理,防止建筑用料污染有限的土壤资源。在绿地工程验收中,严格按照国家《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种植土壤质量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土壤不准进入植物种植工序。制定适合绿地的施肥技术规程,提高绿地土壤养护水平,建立绿地土壤质量的动态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预测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实现绿地土壤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模拟化和网络化。

4参考文献

[1] 张庆费,杨文悦,乔平.国际大都市城市绿化特征分析[J].中国园林,2004(7):76-78.

[2] 赵由才,龙燕,张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王克虹,孙立明,杨治贵.国际通用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实践与探索[J].环境工程,2004,22(4):50-54.

[4] 李玉和.城市土壤密实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利用措施[J].中国园林,1995,11(3):41-43.

[5] 卢瑛,甘海华,史正军,等.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管理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153-156.

推荐访问:绿地 改良 土壤 现状及 措施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