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美洲鳗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酒店实习报告 时间:2022-03-15 10:15:25

一、美洲鳗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放养前白苗池的增氧设备检查不到位。如果白仔苗入池1~2天发生机油渗漏,油污就会粘在白仔苗鳃丝上,造成白仔苗大量死亡。

2.苗种大小不一,黑色苗与白色苗混杂。

3.投放白仔苗时,包装袋内温度与白苗池内水的温差超过了5℃。当包装袋内温度与白苗池内水温相差5℃以上时,如果处理不好,就易造成死苗、弱苗。

4.红虫的暂养与消毒不干净。白仔鳗吃了不干净的红虫,会引发肠炎病。这种病一般来势凶猛,一旦发病,1天内鳗苗就会大量死亡。

5.在白仔鳗饵料转换过程中投饵过量。鳗鱼吃得太饱,也易发生肠炎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不但要过10天左右才能恢复正常投饵,而且后期鳗鱼大小不均匀,造成“三类苗”(即鳗精、落脚苗、鳗尾,主要是指一些生长缓慢或个体瘦小而难以长大的鳗鱼,一般体重只有几克)数量增多。

6.投喂的饵料由红虫向鳗料转换的时间太晚。这也是造成“三类苗”数量增多的一个原因。

7.筛选分养过程中人工或机械损伤,使鳗鱼发生病害。

二、对策

1.白苗池放养前准备要充分。新的白苗池用清水浸泡30~40天,旧池用浓度为20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浓度为20毫克/升的漂白粉浸泡10天。在投苗前7天用浓度为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泡3天,然后清洗干净备用。投苗前1天,再次检查白苗池设施、防逃情况。调整增氧机的位置,使白苗池中污物集中在排污口上。开增氧机4小时,检查增氧机是否漏油。提苗前3小时,白苗池进水深35厘米,加入不含碘的养殖用盐,将池水盐度调成7‰,开增氧机使盐充分溶解,然后调整增氧机叶片进水尺寸,使池水有微小波动,但不形成旋转水流。

2.选择优质的鳗苗,放养时控制温差。优质的鳗苗是苗种成活率高和饵料转化率高的保障,要求选择大小均匀、颜色透明、活动力强的鳗苗。南美洲鳗苗较好养,放养时保证合理的温差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即鳗苗包装袋内温度与白苗池水温差不能超5℃。放苗前半小时在白苗池内泼洒浓度为20毫克/升的葡萄糖+浓度为2毫克/升的维生素C溶液,以提高鳗苗的抗应激能力。

3.红虫要消毒干净。投苗后一个月内,饵料尽量用养殖的红虫。购进红虫后用清洁流动水暂养48小时以上,每两小时耙翻1次,红虫要用20目的纱绢网框爬活3次以上,方可投喂。每次爬活间隔时间不宜低于两小时,在爬活前半小时耙翻1次。冬天水温低,在爬活时可加一些井水,这样红虫就容易上纱绢网框了。夏季水温高,超过28℃红虫就容易死亡,所以要隔1小时耙翻1次。爬活3次的红虫用10%的盐水+浓度为1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虫与消毒水的比例为1∶1。在容器中用空气泵充氧,消毒1小时,每15分钟人工翻动1次,并观察红虫的活力与颜色,防止因缺氧或药物浓度过高导致红虫死亡。消毒后的红虫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后称重投喂。

4.诱食驯化和饵料转换是关键。在水温25℃时可以开始投喂红虫,每天投喂2次(早上5:00和下午6:00)。第1天投喂鳗苗体重10%的红虫,用绞肉机绞3遍;第2天投喂鳗苗体重20%的红虫,绞2遍;第3天投鳗苗体重20%~25%的红虫,绞1遍;第4天直接将消毒好的红虫全池均匀泼洒,并观察鳗苗吃食情况。15天后开始缩小泼虫范围,第1天泼2/3的池面积,第二天泼1/3的池面积,第3天泼饵料台及其上下的两个池角落,将鳗苗引到饵料台上吃红虫,投喂红虫的饵料台放在池底部。美洲鳗的转料宜早进行,一般经过1个半月的饲养,鳗鱼规格在800~1000尾/公斤时,即可转换成配合饵料。转料后要观察鳗鱼吃饱游动情况,如果鳗鱼在水中游动时肚子鼓鼓的,说明吃得太饱,就易发生肠炎病,下次投喂时应减少饲料量。在转料时,为了弱苗的成长,吃完黑仔料后可补喂适量的红虫。

5.排污和筛选分养过程动作要快、要轻。投苗30天内,红虫喂得少,池水较干净,应禁带刷子进池。调整增氧机位置,使池中污物集中在排污箱附近。排污拔管每两小时进行1次,每次30秒左右。1个月后,投饵量增大,池中污物增多,可用排污刷紧贴池底清洗排污板。这样可避免损伤鳗苗,预防烂尾病。转料后,需进行全池清扫,但须轻缓进行,尽量不要伤到鳗苗。选别放鳗时要停开增氧机,让鳗苗随水流出放鳗口到吊水池網箱,避免人工及机械损伤鳗苗。

推荐访问:美洲 对策 养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