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析简·亚当斯的社会工作理论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启示

酒店实习报告 时间:2022-03-20 10:48:13

摘要:美国的简·亚当斯是传统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通过对美国学者简·亚当斯的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分析,引申出对美国社会工作发展背景的辨析,并从不同侧面讨论其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借鑒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简·亚当斯;传统社会工作理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启示

“社会工作”是由英语Social Work直译而来,社会工作雏形是建立在西方早期慈善事业的发展、宗教实践的基础上的,它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时代的推移,在聚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同时,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对社会的各种现状和问题建构起自己的框架体系。美国的简·亚当斯是传统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1.简·亚当斯的社会工作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15世纪,哥伦布到达Cuanhani(木刻),当地印第安人称作瓜纳哈尼岛。15—18世纪的北美大陆见证了当地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而北美大陆殖民时代与贩卖黑奴历史的到来加速了整个世界的人口和各类贸易、资本的转移。17世纪初开始,欧洲殖民活动不断扩张,欧洲人殖民,移民北美,西方世界的人们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开始寻求人身自由和宗教自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很快导致美国工业文明综合症的产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很快给美国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2.简·亚当斯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从简·亚当斯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看出,社会工作理念的形成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追求个人利益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西方早期慈善事业的发展作为社会工作雏形,是建立在宗教实践的基础上的。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慈善事业逐渐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助人活动,而最早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友善访问员”本身就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

3.简·亚当斯的传统社会工作理论

简·亚当斯的社区改良思想是在社区改良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她参加睦邻组织运动,以构建较高层次的社区和社会生活中心为目标。

3.1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简·亚当斯将社会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基础,这与美国社会工作起源于社会学有很大关系。简·亚当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各种社会问题:失业、贫民窟、卫生、食品安全、吸毒、工人劳动保护缺失等。她提出不能只对个人进行精神分析,应从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长期持续消除社会问题。

3.2社会问题与工业问题的三大解释脉络。阶层/阶级的生态型、地域性分裂。白人与黑人居住地分开,白人住在郊区,黑人因为上班原因,住在上班地点附近。上班时黑人与白人聚合,下班后分裂开。

城市的男性、军国主义组织。简·亚当斯认为城市被男性和军国主义思想通知统治,掌权者的理念起到关键作用。

国际经济集团的商业利益。商业利益阻碍立法,自由思想追求利润最大化,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社会效益,劳动保护法没有扎根的环境。

3.3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简·亚当斯认为社会工作有三大任务:民主、社会进步、基督学说。而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做贡献,通过立法和基础城市建设来解决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

3.4和平理论。简·亚当斯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主张通过谈判解决社会冲突,和平应该建立在社会公正之上。

3.5妇女权利。她提倡居民自助,鼓励美国“新女性”实现自我价值。

3.6注重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教育

4.简·亚当斯的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启示

4.1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的必要性。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外来理论不可能完全满足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建设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借鉴西方形成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框架,吸收马克思主义及其本土化思想成果中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论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紧密结合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实际,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地理论概括,是可以最终形成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

4.2中国市场转型和社会转型期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由于我国思想文化基础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同,社会工作专业并不具备自然成长的内生性,并且其专业的发展方式也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对中国来说“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而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一个人为社会变迁过程。短时期内的社会剧烈变迁,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教学和研究,并开始尝试着建构自己的社会工作制度。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作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门实务性专业,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也就意味着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上的广泛推广必然会处于一种无人喝彩的尴尬地位。因此,业界应该着力思考如何自下而上地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民间基础,这理应是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4.3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思想文化环境和价值体系建设。简·亚当斯受到基督教义的启蒙和影响,在宗教信仰的指导下开展社会服务。这就激发了我们对于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文化根源和思想基础的思考。显然,基督教文化作为舶来品在我国本土是没有成长土壤的,因此就必须寻找能够支撑这个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仁爱”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则是“爱有等差”,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助人思想实际上也是遵循所谓“差序格局”而体现出一种特殊主义伦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找到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中利他主义思想的契合点,并推而广之,则成为加大社会工作在我国社会的认知度所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4.4中国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以及中国非政府、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发展前景。简·亚当斯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由中外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些经验得出: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同时也是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承载者,因此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组织基础。从组织基础上来看,以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工作运作的载体在我国的发展还很不成熟,无论是在政策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还是民间层面社会人员的认可度上都亟待提高。社会工作发展的组织基础建设要求得到政府的足够政府和大力支持,通过制度内建设和财政、政策支持来保证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只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社会组织才能迎来不断健全完善、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春天。(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1(1)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2008(5)

[4]张菡.中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机制比较研究[J].制度建设,2011(9)

[5]张和清.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成长之路[J].云南社会科学,2002(2)

[6]王思斌 谢立中 马凤芝 程为敏.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社会工作,1996(2)

[7]李迎生.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8(7)

[8]张威.课堂笔记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 亚当斯 浅析 中国 本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