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以“人”为中心的历史教学

酒店实习报告 时间:2022-03-24 11:13:2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文化历史意识的培养,用文化视角进行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是必要的路径,也是历史教学应有之义.可这一要求在实践中效果却不太理想.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因理解上的偏差而存在教学的“误区”.比如对于“青铜文化”的讲述,经常呈现艺术鉴赏的课堂面貌——展示不少相关的青铜照片.实际上教师要着重对作为课堂题材的“青铜器”进行“文化”解读,尤其要关注器物背后“人”的因素.因为它蕴含着政治、经济、地域、人文等诸多因素信息,其演变过程往往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因而“青铜文化”有着重要的“文化” 意义.再比如,有的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卯榫结构时,课堂上展示了不少关于这一结构的图片,却缺少揭示这一结构背后“天人观念”的“文化意象”之举.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法天象地’是中国古代艺术活动,特别是建筑活动长期遵循的法则.”[1]斗拱、卯榫等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构型元素,体现了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取向,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意味.这些都说明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还要进一步树立和加强文化视角解读历史的意识和能力.

什么是文化?历来概念颇多且难.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2].由此可见,文化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创造的,是人的精神存在和审美存在的形态.政治制度作为制度文化的重要部分,亦是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政治体现.因此,挖掘制度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进行“文化”式意涵解读,是合乎逻辑的理路,也为许多史学家所提倡.

近期上海晋元高级中学李惠军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享受,提供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视角进行讲述的范例.下面,本人就以李老师上课的精彩环节,结合自己的听课感受,浅谈一些体会.

一、课前导入——古希腊“神”与“人”的意蕴

传说天神宙斯爱上腓尼基王的女儿欧罗巴,他化作公牛并趁其不备,载着她远涉重洋来到大海彼岸.为了示爱,宙斯以欧罗巴的名字命名这片土地,也就是“欧洲”.

“神话”作为人类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客体”[3],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孕母.神话史诗时代的古希腊人,正处于由野蛮到文明的过渡阶段,人的独立自觉意识正逐步觉醒.尼采曾说“希腊人知道并且感觉到生存的恐怖与可怕,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必须在他们前面安排奥林匹斯众神的光辉梦境之诞生”[4].

取古希腊神话作为导入素材,通过人化的“神”爱上“人”这一主体关系,生动地揭示出古希腊的“神”有着“人”的欲望——神人同性的特征.既以文化入题,又通过“人”对“神”的诱惑凸显出“人”,顿觉感性之美,进而形而上地领悟希腊文化的人文特质——原始生命力冲动和自觉理性精神的和谐.如此又将学生带入神话营造的文化氛围之中,点燃了兴趣之火.

二、课堂主体内容——以“人”为中心的古希腊文化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在文化历史的创造过程中最具主体性和自觉性.反过来,文化也必然影响着和塑造着“人”.它反映着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塑造着什么样的人,古希腊文化的特质就从希腊人的精神性状和活动中体现出来,而这正是雅典民主政治发轫的深层次原因.有鉴于此,李老师便在课堂中提出了这样提纲挈领的核心问题:“希腊文明无与伦比的魅力来自何方?究竟是怎样的民族,创造出了如此绚丽多彩的文化?”

接下来李老师便将主体性的人作为描述的焦点,依次刻画了“率性而活的希臘人”:①“走出大山”和“踏浪海洋”的希腊人;②“特立独行”并“形散神聚”的希腊人;③“驻足现实”却“仰望星空”的希腊人.从中引导出古希腊人那种极目远眺的开阔视野,张扬自我、注重独立、信守契约的民族文化精神,在东西方交流中呈现出海纳百川的气度、进取兼容的文化胸怀.希腊人有着共同体观念和族群自觉意识的文化心理,质疑神灵、理性思考的文化品格.

由此,主题内容的讲述在突出“人”的同时,形成了 “文化以人为中心”的叙述结构.现摘取相关精彩片段以作说明.

(1)特殊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特定文化和族群

“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5]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其文化的发展和族群的性格塑造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古希腊地形图,关注古希腊满目山峦、土地贫瘠、耕地稀少的地理现状,揭示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古希腊人“说走就走”的求生欲望,注重工商业的发展和向外殖民成为希腊人的特有本能和天性.接着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教师指示出:从希腊向东便是两河流域,向南便是埃及地区.而后教师点出了背后的文化深意:

大河文明的富庶繁荣正是希腊人理想的贸易伙伴和向往的文化高地.在和古老东方相遇、冲突和交往中,处于文化洼地上的希腊人如饥似渴地从这片文化高地上汲取养料,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汇入古希腊的文化之中.

“多元包容,这是文化繁荣的标志.”[6]古希腊文化正是希腊人不间断地吸收东方文化后结出的硕果.所以说,特殊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特定文化和族群.而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当然离不开这方水土和这群人.

(2)形散神聚的城邦国家

美国政治学家西德尼·维巴认为,政治文化是指“由得自经验的信念、表意符号和价值观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规定了政治行为所由发生的主观环境”[7].城邦是希腊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充分体现出古希腊民主政治得以产生的“主观环境”.李老师遂从城邦的内在、外在情形两个方面揭示出古希腊人的“信念、价值观”:

从城邦的外在情形看,“自然阻隔的单元性造成国家形态的多元性”;由城市及周围村镇构成的城邦国家呈现出小国寡民形态、独立自治信仰、互不统属格局.

从城邦的内在情形看,“城是民的栖息地,民是城的捍卫者;城让民有归属感,民让城有灵动感”.

并且李老师特以史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和深化:

公元前5世纪,当波斯大军逼近希腊东部并攻陷一些城邦后,他们宁可举邦迁徙,并在新的城邦重建家园,也不愿失去他们作为主人的尊严.而且他们不约而同地给新家园冠之以旧城邦的名字.可见,希腊人的城邦主体意识、城邦与公民之间坚如磐石、一体同心的精神是多么强烈!

希波战争显示出希腊人的城邦主体意识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同根同祖、多元一体的族群自觉精神;但是,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到:

正因为自然的大山阻隔和心理的城邦自恋,也曾导致城邦间的冲突和搏杀.公元前4世纪,斯巴达和雅典两个阵营那场历时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几乎席卷了整个希腊世界,就是一个反例.曾经出任雅典将军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怀着切肤之痛反思了那场战争.但是,希腊人的世界已经开始日薄西山.有道是成也城邦,败也城邦!

由此可见,“城邦内的自恋性、城邦间的排他性”是并存的(李老师引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因而在这样的社会系统里,也必然产生不同压力下的不同政治态度、价值体现与现实选择.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城邦的动物”.人创造了城邦,并置身于城邦之中;城邦及其文化反过来影响了人的精神价值和现实选择,城邦制度是雅典民主政治得以产生的社会条件.

(3)以故事、史实折射人与文化

在讲述古希腊“黑暗时代”时,李老师引入了荷马史诗中关于海伦红杏出墙引发特洛伊战争和战后奥德修斯返回家乡的故事.但是,其本意并不在于渲染引人入胜的战争玄幻片段,而是强调中心立意:

史詩透露出希腊与小亚细亚的关系以及希腊人建立城邦国家的情况.恰恰在这一时期,希腊人的城邦遍布于爱奥尼亚群岛、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西岸.

在讲述希波战争前波斯帝国曾向斯巴达的外交斗争、不约而同汇聚一堂的全希腊大会、希波战争中温泉关战役与马拉松等内容后,着力强调:

这里的“国”,已经不再是独立的邦国,而是有着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同根同祖、多元一体的希腊人所构成的希腊共同体世界了.有人说,希腊世界从始至终都是分散的列国.但是,从希腊人的共同体观念和族群自觉意识的视角观察,古希腊人自始至终又是统一和整体的.

很显然,李老师很会借用古希腊人的历史行为、故事史实,挖掘背后的文化意象和内涵.

(4)文化素材的借助与挖掘

围绕“人”这个中心,李老师还采用了十分丰富的文化主题资源材料,深入地挖掘、索引材料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搭建“人创造文化,人又在文化中”的知识命题和价值本位.如为了说明古希腊人的现实性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李老师借助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文化意涵的挖掘:

文学与史学上:《荷马史诗》、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描绘的是战争与和平的现实主题.荷马诗中对奥德修斯的描写,呈现出“人”的不同形象.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一悲悯故事的背后,是点亮人间、热爱生活的体现.

建筑上:帕特农神庙供奉着雅典娜女神,不同于东方之神的遥不可及和朦胧抽象,她俨然就是一个鲜活的人,人化的神.开阔的广场和开放的建筑使得人在这种公共空间下,可以议论决策国事,可以观赏悲剧喜剧,可以参与各种体育赛事等.

同时为了揭示希腊人具有理性冷峻、独立思辨的精神特质,李老师从泰勒斯提出的第一个哲学本体问题起,哲学化地讲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从中延伸出希腊人理性思考、反抗权威、追求真理的文化品质.

整节课从环境与范围、历史与沿革、殖民与城邦、史诗与戏剧、建筑与艺术、哲学与史学等方面作出“人”为中心的文化视角范式解读.超凡脱俗的视角设计,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听课的人,也超出了所有听课人的预想.

三、结语

“文化的产生、发展和超越都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起点,以人的发展为归宿.在人与文化的主客体关系中,人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是主客体关系的真正承担者、发动者与推动者.”[8]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也说:“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进程、信仰和情感,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的.”[9]李老师的这节课正是暗合这样的逻辑.结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其对下一节课无限期盼.同时也让许多听课教师进一步思考:政治制度史是江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的主题内容,不同政治制度的创建和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历史选择,从中可见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特质.如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迥异,在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大概念下,东方文化中的哪些特质造就了千百年来东方人对专制的眷恋?早先到达美洲的拓荒者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为何能以清教徒的思想创建出民主共和国来?这是怎样的一群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必然有助于我们树立“‘人’为中心的文化”视角的历史教学意识,从而加强对必修一相关知识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人”是历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不赞成西方新文化史学家们“‘文化’形塑了社会的真实, 影响甚至决定政治和经济行为”[10]这一观点.但是至少“人”的“自主性”应该得到关注.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视角解读历史,应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自觉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燕.论中国造物艺术中的天人合一哲学观[J].文艺研究,2003(6):114-120.

[2]王仲士.马克思的文化概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2(1):22-28.

[3]王宪昭.神话的理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7-22.

[4][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86: 11.

[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

[6]张晓凌.又回归了中华文化本位[N].光明日报,2010-08-06(7).

[7]周莅华.论我国政党制度运行的环境因素[J].新疆社科论坛,2005(5):13-15.

[8]关洁.论人在文化进程中的主体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4):37-40.

[9]曹阳.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日本二战史观[J].东北亚论坛,2011,20(5):123-128.

[10]丰华琴.对西方新文化史的阐释——历史研究中的多维视角[J].历史教学,2010(8):64-70.

(责任编辑:马玲玲)

推荐访问:历史教学 中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