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谈人文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酒店实习报告 时间:2022-04-04 10:09:51

摘要: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们应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球宇宙观、民族宗教观、可持续发展观、世界文化地域观、人口观等。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35-01

作为社会人,既要有科学精神的指引,以避免走入迷信的歧途,又要有人文精神的引导,避免走入冷漠无情之境。在学科教学中,都应该既有人文精神的体现,也要有科学精神的渗透。地理作为科学为主的学科,应当有人文精神的渗透。

人文精神是指人所具备的有关人文的知识和这些知识内化后在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修养、气质等,主要通过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言语方式、情感、价值观等体现出来。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还要从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历史观等,使人文精神得以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们应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球宇宙观、民族宗教观、资源环境观、世界政治观、人口观等,下面拟从这几方面逐一展开讨论。

1.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球宇宙观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第一章是关于地球宇宙环境的知识的内容,包括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运转规律、地球构造特点等内容。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人类长久生存空间的解度思考地球之于人类的意义,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状态等,还可以结合庄子的一些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类之于宇宙的渺小。通过这些思考,学生对生命起源、人类生存环境等内容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地球宇宙观,并形成开放包容而又合作的性格特征。

有了正确的宇宙观,就能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社会交往活动中,不难发现许多人动不动唯我独尊,说话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管自己舒服受益,不管他们是否受损。这样的人,就缺乏正确的宇宙观,所以没有必要的人文情怀。

2.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宗教观

地球上这个人类的世界是由若干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民族组构而成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这些不同的宗教之间,在某些问题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在当今这个全世界各民族交往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各民族间因宗教问题产生的冲突也越来越多。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人类种群的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宗教观,认识到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一样,都是地球上的生命,人与其他物种要和谐相处,而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和谐共存。

世界上至今仍存在着宗教冲突,最核心的原因其实就是不同的宗教族群之间互相不尊重对方的宗教,有的甚至刻意视对方为异教徒,并使用非理性手段进行压制。这样必然引起对方的反抗,进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暴力冲突。为此,在学生青少年时期,让其拥有正确的宗教民族观是必要的。

比如在讲到有关中东地区的地理内容时,就可以结合中东历史,对学生施以民族宗教观的积极影响,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和平相处中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倡导人地和谐观

在高中必修二的课程中,不管是人口、城市,还是工业、农业、交通等内容,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课程的主要线索。在课程的最后更是系统阐明: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要想长期的发展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这些都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材料。高中地理课堂上要树立人文精神,要实现人地协调,首先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能够保证地理环境良好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来越严重,它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观念。比如上世纪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中国今年年初的雾霾事件,无不显示着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教师在进行必修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构建学生人文素养,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例如在讲解环境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怎么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优点等。学生通过学习讨论能够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等。

4.尊重世界文化地域性,建立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存在地域性,在人文地理中,人类的所有活动,不管是人口分布,还是工农业的区位布局等都有典型的区域化烙印,所以地理文化也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讲解地理知识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让他们树立区域多元化意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树立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所以地域上的差异也就逐步演变为文化上的差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与风俗。高中地理课堂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教会学生认识到世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各地区域文化和发展的不同,建立科学地域观念,理解世界的发展是区域化、多元化的。建立了科学地域观念,对于提升地理学习效果将是非常有利的。

5.培养正确的人口观

人口知识是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地哉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了解地域人口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并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我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口政策。比如通过地理学习,了解我国目前人口多、土地少、资源有限的现实,从更高层次理解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从而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有更深刻的认识。

地理课程主要教给学生有关宇宙、地球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知识,但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而要负担起人文精神培养的担子来。要通过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树立起正确的宇宙观、地球观、世界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尊重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懂得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宋健,吕宜平,苏庆华等."生本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10):76-78.

[2] 叶纪元.以生为本重在实效--例谈"生本化"教学流程设计[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12):16-20.

[3] 郑存毅.高中历史选修Ⅰ(B)课程校本化、生本化实践[J].家教世界,2013,(12):143-144.

[4] 罗时军.教育实践创新与"生本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运作技巧[J].三峡论坛,2012,(4):115-117.

推荐访问:浅谈 渗透 人文精神 高中地理 教学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