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阿蕾和鲁迅小说中女性悲剧形象之比较

酒店实习报告 时间:2023-06-25 08:10:05

[摘要]:在中国长期男权社会的主导下,“男尊女卑”的思想深植于人们心中,女性的生存现状堪忧。以彝族作家阿蕾和文学大家鲁迅先生的两部代表作品——《嫂子》和《祝福》為例,对其中的女性人物尔果嫫、祥林嫂进行了解析对比,发现其在人物的设定和剧情的安排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而由于两部作品不同的时代与地域特征,在人物解读过程中进行了个性化分解。

[关键词]:嫂子 祝福 悲剧 形象对比

一、《嫂子》与《祝福》悲剧形象的相同点

(一)相似的人物初始形象定位

从出身和婚姻命运开端上来说,两人都来自农村的穷苦人家,并且都在年幼的时候就被人决定了婚姻命运,其中,尔果嫫是因为父母早亡而在十二岁时被早早决定了婚嫁大事,而祥林嫂则是作为童养媳的身份嫁给自己的第一位丈夫。同时,两人的婚姻命运开端都充满了坎坷,前者是成婚不久后公婆去世,后者是丈夫未成年完婚就夭折。而在其之后的婚姻中,又都有了新的相似的改变,尔果嫫是在被丈夫的妹夫强暴后对其妥协,祥林嫂则是在被其婆婆强迫嫁给贺老六后,对个人的二次婚姻低头认可。

而在人物性格上,《嫂子》中尔果嫫在公婆离世后“就像一只小母鸡领着一群鸡娃”,《祝福》中对于祥林嫂的描述是——“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这句话突出了主人公勤劳能干、朴实善良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在人物初期表现中十分明显。然而,在两人面对接二连三的生活打击时,所传达出的人物思想又是落后的,如尔果嫫在被沙玛阿惹强暴并威胁的默不作声,选择只字不提的软弱,以及祥林嫂对死去儿子的反复叨唠“我真傻,真的”,这种将人生磨难遭遇归咎于个人的想法,传递出当时社会中人们在被传统思想压制后的一种妥协作为的性格特征。

可以看出,在人物设定的选取上,两位作者有着一致的形象定位。这与我国的国情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在我国的早期人类社会中,农村人口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有着极大的代表性,与社会现实相一致,还原了故事的真实性;其次,前文对于两人女性意识单薄的描写,也为后文两位主人公进行命运抗争的转折情节造势并埋下伏笔,为剧情的发展营造了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女性在旧社会中被忽视,无人权的较低的社会地位,也为小说的悲剧叙写起到大环境背景下的烘托之感。

(二)与命运抗争 结局惨淡

在两部小说中,两位主人公都具有由女性意识沉睡逐渐走向觉醒的转变过程,其中,有着对人物抗争命运的勇敢态度的不同程度的描写。同时,在两人意识觉醒的描写背后,又有着对其最终悲剧命运深刻的反思。

《嫂子》中,尔果嫫的转折点出现在与沙玛拉惹屡次苟合之后“再后来不知是嫂子先就留门了,还是听到沙玛拉惹来了才开的门,反正沙玛拉惹进出嫂子家就像进出自己家那么方便了。”这里的描写传达出嫂子对彝族传统伦理规范的无声反抗,在情感欲望和伦理道德并行下,嫂子几度挣扎后选择了前者,也是对自己畸形婚姻的冲破,但是也表现出人物的悲剧性,即这样的斗争并没有正确的方向,而只是顺从本能的做法,也使其最终走向毁灭具有必然性。这使得人物在最终的殉情自尽中显得更加可怜可悲,因为在其死后,人们将其亡灵与公狗尾巴配对超度,使其永世不得翻身,相反与之共同殉情的沙玛阿惹却被超度上天国,可以说,尔果嫫直至死也并没有形成清晰正确的女性意识,使整部小说都透露着时代的悲哀感。

相比之下,祥林嫂的意识转折点出现得较早,即其第一任丈夫祥林去世后,婆婆强迫其改嫁,她宁死不屈,表现出人物对于个人命运的不甘心和奋起反抗。小说中关于她的第二次改嫁经过有着非常具体的描绘:“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可以说,祥林嫂对于个人二次婚姻的反抗是十分激烈的,甚至在此之前从婆家逃出,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行为也展现了其顽强的反抗精神。可是,这也说明了传统女性贞操观念对其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其认为再嫁做人是违反三纲五常的表现,她的反抗并不是对于自由的追求,而是对于封建礼教制度的遵从,这也最终导致其后半生惶惶不可终日的悲剧。

可以说,两人的结局都是惨淡收场,透出浓浓的悲剧气息,不同的故事情节,相似的故事走向,同样具有必然性的悲剧收场,同样传递出大环境下“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以及男权制下女性可悲的贞洁观,也说明了想要彻底治愈旧社会中人性中落后的沉年疴疾非一日之功,表现出对于畸形社会现象的抨击和反思,深刻表达了对于旧社会人民精神压迫的担忧与思考。

二、《嫂子》与《祝福》悲剧形象的不同点

(一)人物在性格转变 命运转折上的差异

小说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逐步转变的,而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这两部作品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也导致在整个故事剧情发展过程中,人物性格转变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比之下,《嫂子》中的剧情转折处较为简单,虽然尔果嫫的人生充满了许多坎坷,但是其真正的性格转变发生在与沙玛阿惹苟合之后,并且在之后的剧情发展中,两人虽然受到了多方面的阻挠和嘲笑,可基本人物性格没有过多的变化。也就是说,人物性格由最初的隐忍转变为后期的反叛,相对来说是较为清晰的界定,没有反复性。

而《祝福》中情节相对曲折得多,祥林嫂经历了丈夫早夭、被逼改嫁、逃出打工、再次被逼改嫁、二任丈夫儿子再度离世等一系列人生磨难,在这之中,人物的性格也随之有着不同的变化。被逼改嫁时的个人不认同并选择出外做佣工是其性格上的第一次反抗意识的爆发,再次被逼改嫁时,她依旧选择了不屈服的反抗,显示出其刚烈的性格和对女性贞洁的不惜生命的维护;改嫁之后,其性格特点有所变化,因为在第二段婚姻中的妥协,祥林嫂的失贞导致其尖锐的反抗意识渐渐消散,转而进入对新家庭幸福生活的追求,在这一段时期,人物的性格转为平和,有着合理化人性的温和性;而当家庭幸福的美梦破碎后,祥林嫂又陷入了新的生存困境,于是在最初被逼改嫁时的贞操观又扰乱了她原本平静的内心,从而诚惶诚恐,最终走向灭亡。所以说,祥林嫂的性格转折出现了多次变化,与尔果嫫的人物刻画相比具有复杂性和反复性。

(二)民族文化背景上的不同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以聚居形式世代生活的古老民族之一,由于其地处偏僻以及长期的聚居影响,有其独有的伦理规范和家支观念,也显示出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相对落后的婚姻制度。在《嫂子》中尔果嫫与阿蕾家族、沙玛家族“亲上加亲”的婚姻关系就体现出了当地“家支外婚、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不婚”的传统婚姻制度,这是传统婚姻道德规范对人性伦理的压制,也直接导致了尔果嫫的悲剧,特别是在其死后,人们对于殉情两人不同的殉葬安排,显示出当时具有奴隶性质的封建社会的落后等级制度对人性赤裸裸的践踏,对于彝族这一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反思价值。

而《祝福》中,祥林嫂的婚姻命运传递出了当时社会中残留的封建礼教的落后观念,这其中的伦理纲常来自封建社会中的礼教与迷信的思想。其中,祥林嫂的婆婆强迫其改嫁,以期通过改嫁礼金而为儿子谋求婚事是旧社会中典型的“典妻制度”,这与传统封建社会中的“贞洁观”相矛盾,也表现出女性在这样一个没有人权可言的社會中可怜可悲、任人摆弄的社会地位。

(三)不同的性别视角

作为女性作家,阿蕾对于尔果嫫的描写具有女性独有的悲悯气息,更加侧重于描写彝族妇女内心痛苦、忧伤和愤懑的抒发,同时,习惯性地寄情于景,将人物心理特征有意识的融入景观的刻画中,如《嫂子》中两人火化后的场景“两股青烟相互绞缠着袅袅腾腾地消失在白雪擦过的清澄明静的蓝天里”的描写,以及小说最后对于景色的描绘“只有乱葬岗上年年到了秋天都有孤零零一小片淡紫色的飘散着清凉蜜香的野薄荷在秋风中轻轻摇曳,蜜蜂依然在这里低吟,蝴蝶依然在这里翻飞”,都体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情感与人文关怀,感性色彩较浓,小说基调以悲凉为主。

相比之下,鲁迅先生对于《祝福》中祥林嫂的描写显得平实朴素许多,文中对于人物的刻画直白简洁,如祥林嫂最初来到鲁家做工时的装扮描写“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色袄子,白色背心,年龄大概二十六七,面色呈青黄,红红的脸颊”,用词简单干练,凸显了作者文章独创特色,甚至在景与物的描绘中,也表现出批评反思的意味,如小说伊始对旧历年的描写“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与阿蕾作品中的细腻完全不同,平铺直叙下给人耐人寻味的感觉,可以说和鲁迅先生的一贯风格很相似,有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感叹,因此在悲剧色彩之上,让人更多地感受到了讽刺的意味。

(四)不同的人生阅历提炼

阿蕾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年代决定了其小说作品的风格以及内容和相关思想。其在彝族长期的所观所感,凝聚成了对彝族女性落后思想和艰难处境的怜悯,而当代稳定安宁的社会现状,使《嫂子》的整体风格相对温和,尔果嫫的形象特征也以善良淳朴为主线,并没有过多尖锐明显的讽刺描写,因此,在她的小说作品中,读者更直观的感受是来自于女性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可怜处境,之后催生出对彝族社会现状的反思。

而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其作品中都凝聚着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深思忧虑与指导方向。祥林嫂在整部作品中命途多舛,几番反抗,却最终丧失人生希望,可以说作家所有的情节设计都是在不遗余力的对主人公无情鞭挞,充满了尖锐其中,在人物的刻画上,除了人物本身的善良淳朴特性外,还赋予了她絮叨、畏首畏尾这样不争的一面,使整体描写显得更加理性化,渲染悲剧色彩的同时给读者以“可怜之人或有可恨之处”这样的直观感受,讽刺意味鲜明,更多的强调人们心灵上的麻木,一针见血的指出社会疴疾的根源所在,这也正是其所在年代作品中典型的写作风格。

《嫂子》与《祝福》中都描绘了主人公悲惨不幸的婚姻命运对其一生悲剧性的影响。从人物初始形象定位来说,两部小说均选取了勤劳能干、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同时赋予了其较早且无法自主的婚姻命运开端,为之后的人物命运性格转折蓄势,在主人公与现实的抗争中,最终安排了悲剧式的结尾,以不可动摇的社会现实讽刺了当时的落后。

而由于两部作品所处时代与民族文化的不同,在人物性格描写与剧情转折、大环境下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性别作家的审视视角和人生阅历上又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进一步阐述了两部作品的共性与个性的代表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长明,沙学锋.自在生命与人伦规范的冲突——阿蕾短篇小说《嫂子》的悲剧意蕴探析[J].凉山文学,2008(5):58-64.

[2]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阿蕾.嫂子[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推荐访问:鲁迅 悲剧 形象 女性 小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