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流程创新途径与策略研究

办公室述职报告 时间:2022-02-15 10:05:02

摘要:本文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流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有效的创新途径,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流程适于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流程适于采用项目教学法。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流程;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29-02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培养更多既符合企业需求又有利于自身职业成长的技能型人才,是我们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我校《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流程创新研究》课题组自成立以来,全组成员共同努力,以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为对象,以本专业开设的重点专业课程为载体,通过学习课改理论,开发课改案例,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流程不断进行改革,反复进行创新,通过认真比较、慎重评价,逐步摸索出一系列较为实用的教学流程,并归纳总结了一些教学流程创新的途径和策略。

一、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流程创新途径

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流程,适合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老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的教学流程是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动态地联系起来,不仅直接服务于学生的意义建构,更注重“知”与“能”的转换,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应注重“精、实、新、广”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对于电子专业课程中复杂的理论推导很难理解,实用性也不大,反而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因此在备课时就应对教材中的“深、难、偏、怪”的内容进行删节或简化,对理论内容力求“精”讲,做到够用就行。

在电子专业的理论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打好基础。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更多地通过图片、课件、影像、实物、模块搭接、实际测量等多种手段来增加实践环节,与以后实践课程中的项目教学之间形成前后照应,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感知,强化“实”用。

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电子专业教师要始终敏锐地吸纳新的专业知识,并在教学中及时输送给学生,让学生能超越书本,与时俱进,掌握“新”知。

电子行业的就业途径和工作岗位很多,也就需要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面要广,对电子行业的文化、企业的管理、生产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许多专业知识都要有所涉及,让学生形成“万能接口”,适应以后不同的工作岗位,“广”泛学习。

(二)教学手段要注重多媒体的应用

电子专业的许多理论都很抽象,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在组织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尽量采用一些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表现能力很强,可以把电流、电压、电荷、磁力线等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把接触器的动作过程分解成慢动作,分步展示出来,还可以把图像变化、声音失真等特殊现象直观地表现出来。现在网络中共享的电子专业多媒体课件很多,只要老师多留心、多收集、多制作、多应用,就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三)教学方法讲究灵活多样

要想让枯燥的理论教学变成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堂,不单要在教学手段上创新,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实物教学法是电子专业教学中有效方法,把课堂上讲解的电路实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让学生对电路中的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器件的大小、外观、标识、标称值等建立直观的意义建构,对电路的实际应用场合、电源接入方式、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等有全面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电子专业的工程实践概念,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实验演示法可以清晰地反映电路中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实际变化,有助于验证电路的理论结果,掌握电路的实际应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未知欲望,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

问题探索法是电子专业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现代社会中电子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大量与电子相关的问题,专业老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适当的话题来让学生进行提问和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和钻研,最终分析并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法是对多个不同实验结果或物理现场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到结论性的结果,或者编成顺口的口诀,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判别电路反馈时,通过总结可以得出口诀:“一点出入压,两点出为流;一点入为并,两点入为串”,使反馈判别一下子变得很简单;再如在RLC电路中,总结得到“容流前,感流后”的口诀,可以让学生迅速记清电容、电感中的电流电压关系,简单实用。

二、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流程创新途径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流程,是以“实训项目”为核心,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项目进行重构,让学生先对实训项目进行感性认识、动手操作、实验验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在动手过程中感知和领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电子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流程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电子专业的项目教学法一般以单元电子电路和实用电子电路为基础,通过分析电路的结构与功能,再进行实际电路的组装、焊接、检测、调试等,按步骤分模块进行学习与研究,最终使学生不仅掌握该电路的工作过程,还掌握其组装、调试技能,以及相关仪器仪表的使用技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一)选择合适的实训项目,编写相应的项目实训教材

以往的电子专业实训都是以完成安装任务为目的,比较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本课题组在对电子专业的实训项目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不仅编写了相关的项目实验教学的校本教材,还参与了《维修电工实训》和《电子设备装接工实训》两套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的编写,对实训的项目进行规划和筛选,最终选择了“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音频功放电路的组装与调试”等一系列实用的训练项目,细化了项目的实施方法、过程、测量步骤、调试方法、测量范围、评价标准等实施流程,并对实训的实验配置、分组研讨、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力求使实项目教学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二)设计明确的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一个完整的实训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解成多个明确的任务,每一节课必须完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紧紧围绕工作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电子专业实训的整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工作任务的设置上既要注重相对独立,又要注重前后任务之间联系,一个项目的多个任务之间要形成一个系统,在难度方面要由简单到复杂,在知识结构方面要环环相扣。

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任务的设计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都能有收获,增强专业技能学习的自信心。

(三)安排合理的学习小组,发挥团队协作互助效能

项目教学不能由老师包揽所有问题的解决,而是要组成学习小组,开展组内交流互助,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一般在训练过程中要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因素,主要以互补的形式为主,将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等。一般由4到6名同学一组,每组同学坐成一排,在实习过程中要求要互相检查,共同研讨,互相促进,集体评价。每组推选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组织分工、问题研讨、质量检查、情况汇报、安全监督、卫生清扫等工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

(四)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课程评价是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课程的实施起到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作用。项目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评价需要多元的评价体系。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形成过程,包含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等三个部分。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过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情况、课堂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报告、实习及综合毕业设计等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复合式评价方法。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时刻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对学生的评价要尽量从正面加以肯定,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描述,评价的结果主要表扬学习成果,还要委婉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也可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主动弥补。小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提高协作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

多元的综合评价是激励学生自觉运用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既要关注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评价的结果,更要关注评价过程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的激励作用。

[作者简介]张文芳,女,涟水县职教中心电子专业教师,江苏省职教课改课题《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流程创新研究》课题组成员。

推荐访问:中职 途径 流程 策略 创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