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葫芦科经济植物的分类及种质资源

办公室述职报告 时间:2022-03-17 10:17:58

摘要:介绍了全球已经栽培利用和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葫芦科经济植物55种,其中食用植物35种,药用植物14种。观赏植物4种,纤维植物和砧木植物各1种,并按英国植物专家杰弗里现代分类予以划分。

关键词:葫芦科;分类;种质资源

2008年宏篇巨作之一《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蔬菜作物卷》出版了,总主编董玉琛院士在导论中指出:作物具有很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如果只考虑到食用作物,禾本科有30种左右,豆科有40种左右,茄科有20种左右,十字花科有15种左右,葫芦科有15种,蔷薇科有10余种,百合科有10余种,伞形科有10种左右,天南星科有10种。

实际上,全世界的葫芦科植物中,还存在着大量具有潜力供人们利用的经济作物,或称资源植物。本文主要依据美国康奈尔大学葫芦科专家罗宾逊博士等和《中国植物志》的资料,整理出葫芦科经济植物55种,其中可供人类食用的经济植物35种,药用经济植物14种,观赏经济植物4种,纤维经济植物1种,砧木经济植物1种,并按英国植物专家杰弗里的分类列出,供从事瓜类工作的同行参考。

1 翅子瓜亚科

1,1翅子瓜族Zanonieae)

1,1,1藏瓜亚族

解毒藤,英文名Antidotevine,稀少,产于拉丁美洲热带,药用。

1,1,2椎形果亚族

1,1,2,1

绞股蓝Makl草质攀缘植物,产于南亚、东南亚至东亚。我国产于陕西南部及长江以南各省,入药,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之功效。

1,1,2,2曲莲多年生攀缘草本,生于1800-2400m林下或灌木丛中,产于云南中部嵩明、昆明,滇西宾川、大理等地。块根提取雪胆素原料或生药入药。

1,1,3盒子草亚族

1,1,3,1盒子草柔弱草本,产于东亚的朝鲜、日本,印度、中南半岛亦产。我国产于东北(辽宁)、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广大地域。种子及全草药用,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祛湿之效。种子含油,可制肥皂、饲料等。

1,1,3,2假贝母

Franq草质攀缘植物,鲜茎肥厚,产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湖南等地阴山坡,已栽培。鳞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效,用于淋巴结核、骨结核、乳腺炎、疮疡肿毒等症。

2 葫芦亚科

2,1马瓞儿族

2,1,1葫芦亚族

2,1,1,1白籽瓜(拟)产于亚洲局部地区,食用。

2,1,1,2西印度黄瓜英文名Bur gherkin,本种是黄瓜属唯一产在西半球的种,据考证,它是随着奴隶贸易从非洲引进西印度群岛和巴西的。本种花、卷须、叶裂均小于黄瓜,果实长5cm,浅绿至黄白色,覆有短肉刺。但果梗长于黄瓜,达20cm。极丰产,整个生长季大量结果,嫩果可生食、凉拌或炒食,也可盐渍加工。

2,1,1,3迪普沙瓜英文名Teasel gourd,本种偶尔也被当作观赏果实植物栽培。果实小,3~7cm长,覆有浓密、长约5 mm的刺。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现在墨西哥等国已逸散至自然界野生。

2,1,1,4甜瓜英文名Muskmelon,Melon。全球十大水果之一,广泛栽培。初生起源中心在非洲,次生起源中心在土耳其、印度、伊朗和中国,是1个十分多样化种。果实可鲜食或加工汁、脯、酱等。

2,1,1,5非洲角瓜

英文名Africa horned aucumber。果实椭圆形,长10-15cm,果面长有1cm长粗硬刺。坐瓜后1个月果实质量达到最大,但再过2周后才转甜,并由绿色转为橙黄。本种因果实橙黄皮、深绿肉和怪异的刺而增色,有人认为该果具有香蕉、柠檬和西番莲的混合味道,也有人认为只具有本土植物的苦涩和气味。近年,新西兰种植者开发出来上市,叫Kiwi果,极耐贮运。

2,1,1,6黄瓜英文名Cucumber。全球分布广泛的蔬菜作物之一,遍及宅旁菜园、大型商品农场,及温室群。原产印度,中国是黄瓜的次生多样性中心。果实可作凉拌、生菜沙拉或炒食,大量用来淹渍加工。

2,2苦瓜族

2,2,1赤瓞亚族

2,2,1,1巴尔沙米果(拟)容易与苦瓜混淆。但本种果实红色,常呈钩状,果面无瘤:此外,与苦瓜不同之处还有:种子光滑,茎细短,叶裂更浅,雄花梗更短。果实有时用来做菜,但更多时间用来配药。广泛分布于热带。

2,2,1,2苦瓜以嫩果作蔬菜和入药(中国南方和印度)或叶、果、花供观赏(欧、美温室)。本种首先是在印度东部及中国华南被驯化。现已分布在东南亚一澳洲、非洲、亚洲中东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群岛等热带地区。苦瓜果实富含铁、钙、磷及维生素,故食者日众。

2,2,1,3木鳖子粗壮藤本,长15cm,具块状根。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和我国长江流域。西南部的云、贵、川及西藏。种子、根、叶均可入药,具有消肿、解毒止痛之效。在印度嫩果可炒食或制咖哩,幼叶、花、种子亦可食,种子油可照明,块根含有皂角素,可制肥皂。

2,2,1,4纤丝瓜(拟)英文名Sponge plant。产于非洲,在加纳偶尔见有栽培。粗大的茎捣碎后可加工成白色、吸水的浣洗巾。

2,2,1,5辛巴拉瓜(拟)分布从非洲东北部到印度,在印度偶尔栽培,果实可作食物或人药。

2,2,1,6云南木鳖英文名Kaksa,生长于南亚热带,野生于印度一中国云南。雌雄异株,黄色花器单生,果小(长3-8cm),味甜无苦味,软刺,种子黄白色。本种在印度叫卡克沙(Kaksa),栽培用来制作咖哩,嫩卷须、叶均可食,其多汁根(雌株更大)亦可食。本种在性型、染色体数和组型上均与苦瓜不同,而且也不能自然杂交,但印度学者近来却将两者杂交,并开始选育理想的后代。

2,2,1,7罗汉果攀缘草本植物,根多年生,肥大。产于广西、贵州、湖南(南部)、广东及江西(南部)海拔400~1400m的林下或湿地。集中产区广西永福和临桂已建园栽培。果实甘甜,甜度比蔗糖高150倍,有润肺、祛痰、消渴之效,叶晒干后也可治疗慢性咽炎、支气管炎。

2,2,1,8赤英文名Redhail stone,攀缘草质藤本,根块状。分布较北,产于东北、华北和西北(除新疆、青海外)海拔3001800m的山坡、河谷及林边湿地。朝鲜、日本及欧洲亦有。果实、根入药,有活血、解毒、祛湿之效。

2,2,2特尔法果亚族

2,2,2,1凹槽瓜(拟)英文名Fluted pumpkin。原产西非,现在尼日利亚、加纳、塞拉利昂等热带非洲国家栽培。果长近1m,淡绿色,椭圆形,果面有10个突出的瘤,成熟时被有蜡粉。多年生,雌雄异株,幼嫩茎尖和幼叶可做菜炒食。种子榨油,有杏仁香味。

2,2,2,2牡蛎果英文名Oyster nut。另1种原产非洲,现已被栽培的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蔓长35m,有5~7片小叶;花

紫红色;果绿色,有皱,长可达1m,质量13kg,熟时果易开裂;种子近200粒,大型褐色籽,形状如牡蛎。虽然也可食茎尖和幼叶,但主要有用的是种子,可生食(去掉苦种皮)、烤制或盐渍,也可做汤或甜食,种子榨出的油亦可食。

2,3栝楼族

2,3,1油渣果亚族

油渣果,木质藤本,多年生,雌雄异株。果实大型,扁球形,横径20 cm,淡红褐色,有6粒大型种子。产于西藏东部、云南南部及广西,海拔300~1500m灌丛山坡上亦有栽培。种子富含油脂,可食用。

2,3,2栝楼亚族

2,3,2,1金瓜Merr草质藤本,根近木质。雌雄同株。果实长卵圆形,长3-4cm,橙红色。产于我国云南、广东、广西及海南海拔430-900m的山坡上,越南、马来西亚及印度也有分布,可食用。

2,3,2,2蛇瓜原产印度,现在潮湿的亚热带和热带澳大利亚、拉丁美洲和非洲栽培。雌雄同株,带流苏的花冠夜晚开放。果实细长,达150cm,嫩果绿色带白色条纹,成熟后转橙红色,种子褐色。仅嫩果供食,煮食或制咖哩;茎尖和叶片亦可食:根和种子入药。

2,3,2,3尖头瓜与蛇瓜不同的是,雌雄异株,果实短。长仅12cm,多年生藤本。在印度栽培,通常用茎或根的切条繁殖,大多为雌株,用生长素调节单性结实。嫩果可煮食、盐渍和制咖哩,卷须和叶亦可食。

2,3,2,4栝楼攀缘藤本,长达10m,块根圆柱状,黄褐色,富含淀粉。雌雄异株。花冠白色,裂片两侧具丝状流苏:果实圆至椭圆形,长7-10.5cm,成熟时黄褐至红褐色:种子卵状扁圆形。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地区及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海拔200-1800m的林下、灌丛、草地及村庄旁。本种产品为传统中草药的天花粉、栝楼、栝楼皮及栝楼籽(瓜蒌仁)。根有清热、生津、解毒、消肿功效,根中蛋白称天花粉蛋白,有引产和避孕功效,果实、果皮及种子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滑肠之功效。

2,3,2,5马干铃栝楼草质藤本,茎粗壮,多分枝。雌雄异株。花冠白色,具条状流苏;果实卵球形,横径9cm,熟时红色;种子阔卵形,暗红色。产于云南及西藏东南部海拔700-2100m的阔叶林下及灌丛中。还分布于印度、锡金。人药用。

2,3,2,6全缘栝楼茎细弱,叶纸质,雌雄异株。花冠白色,具10-15mm的丝状流苏;果实卵圆至椭圆形,长5-7cm,熟时橙红色;种子三角形,黄褐色。产于云南、贵州、广东及广西,国外分布于东喜玛拉雅山、东南亚直至印度尼西亚,日本也有分布。供食用。

2,3,2,7密毛栝楼攀缘藤本,茎粗壮,多分枝,叶片纸质。雌雄异株。花冠白色,5裂,具流苏;果实近球形,8-13cm,红棕色:种子椭圆形,灰褐色。产于云南、广西海拔350-950m丛林中,国外分布于东南亚。供食用。

2,4冬瓜族

2,4,1冬瓜亚族

2,4,1,1伊拉娜瓜产于非洲局部地区,可供食用。

2,4,1,2冬瓜原产中国华南,小果型种野生在云南以及南太平洋上的小岛。果实大到极大,个别单瓜质量达40kg,果面有硬毛及白霜。栽培变种节瓜(var.chieh-qua)成熟时无蜡粉包被。在中国、印度、菲律宾等国广泛栽培,果实可作蔬菜炒食或作汤,亦作糖渍加工。瓜皮、种子供药用,具消炎、利尿、消肿功效。

2,4,1,3白泻根全球零星分布,药用。

2,4,1,4克里特泻根欧洲大陆局部地区分布,药用。

2,4,1,5代伊卡泻根全球零星分布,药用。

2,4,1,6药西瓜多年生植物,野生于北非和西南亚。以留存在植株上成熟的“干”果作泻药而得名。果有苦味,种子无苦味,可利用作食用油。

2,4,1,7西瓜原产非洲干旱沙漠及半沙漠地区。现已遍及全球,成为葫芦科栽培面积及产量最大的作物,果实供鲜食或作饲料(饲料瓜Citron)。部分大粒种子供炒瓜籽食用(打瓜)。

2,4,1,8阿比西尼亚红瓜非洲局部地区分布,可供食用。

2,4,1,9红瓜英文名Ivy gourd。野生种和栽培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到东南亚的广大热带地区,并散逸到拉丁美洲及澳大利亚,多年生,雌雄异株。花冠白色,果实纺锤形,深红色,可生食、煮食或糖渍。叶、嫩尖和嫩果亦可做菜,也可当作树篱观赏。采用切条扦插繁殖,可10倍地提高雌株比例,某些单系可开发单性结实,1个生长季可结300个果。海南省常见杂草(野生)。

2,4,1,10喷瓜蔓生草本。茎、叶柄、果实上均被粗糙短刚毛。花冠黄色。果实苍绿色,长圆或卵圆形,长4-5cm,宽1.5-2.5cm;粗糙,两端钝;成熟后膨胀,自果梗脱落后,基部开1洞,由于瓜瓤收缩,同时将种子和瓜液喷出,是为“喷瓜”。供观赏,果液亦可作泻下剂用。产于新疆和西亚地中海沿岸。

2,4,1,11毒瓜攀缘草本植物,根块状,茎纤细、无毛。雌雄同株。花冠绿黄色、小,仅7mm;果实球形,近无柄,不开裂,横径14-18mm,黄色至红色,间以白色纵条纹:种子少,卵形,褐色。果实和根有剧毒,供观赏用。产于台湾、广东、广西海拔1000m山林中。越南、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非洲有分布。

2,4,1,12葫芦共6个种,全部原产于非洲,只有本种供栽培,已有近万年历史,现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花冠白色,夜开花。果实形状十分多样,仅我国就有4个变种:葫芦vat.siceraria,瓠子var.hispida,小葫芦var.micro-carpa,瓠瓜var.depressa。嫩果、幼梢、叶可供菜食。熟果壳可制容器、乐器及观赏,亦可入药。

2,4,1,13空心西瓜英文名Round melon。仅1种。在染色体数和花粉形态上与西瓜有区别,且不能与西瓜属Citrul-]us的种杂交。单性雄花成簇,雌花单生;嫩果有刺,熟果光滑,果实圆形,横径10cm,种子黑色。起源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印度北部是普遍存在的蔬菜,供煮食或加工贮藏。种子亦可供炒食。

2,4,2丝瓜亚族

2,4,2,1广东丝瓜又名棱角丝瓜。一年生草质攀缘藤本,果实圆柱形,具8-10条纵向棱条和沟,无瘤状突起,无毛,生长在东南亚及其他热带地区,印度很可能是栽培棱角丝瓜的起源中心。嫩果作菜用,熟果的纤维化网络作药用,通经络。

2,4,2,2丝瓜一年生攀缘藤本,雌雄同株。果实圆柱形,直或稍弯,长15-30cm,表面平滑,常有深色纵条纹,果实未熟前肉质,成熟后干燥,呈网状纤维,由顶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扁卵形,边缘狭翼状,可食,炒制后商品名叫黑金刚。野生群落出现在中亚南部到澳大利亚东北部,以及南太平洋。栽培类型出现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嫩果作夏季蔬菜:老熟果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用作洗刷具,药

用有活血通经、清凉利尿之功。

2,5南瓜族

2,5,1南瓜亚族

2,5,1,1灰籽南瓜又名墨西哥南瓜,起源于中美洲北部和墨西哥南部。特征是:果梗硬,有棱角,但成熟时变圆,木栓状,与果面附着部稍开张;茎硬,有沟槽;叶片中等裂,有软毛;种子大,通常为白色,种面平滑或开裂,种缘突起、光滑或粗糙。在墨西哥和加勒比海沿岸及美国西南部栽培,果实供菜用。

2,5,1,2黑籽南瓜英文名Malabar gourd,起源于墨西哥高原,十分耐寒,可在海拔2600m以上生存。果梗硬,棱角平滑,附着部稍开张;茎硬,沟平滑;叶裂近圆,有微刺;种子黑色或褐色,常有凹点,种缘光滑、狭窄。在墨西哥、拉丁美洲和亚洲高于1000m以上的高原如中国云南栽培,果实可贮藏2年以上,种子广泛用作温室黄瓜的耐寒砧木。在拉丁美洲用来作蔬菜和家畜饲料。

2,5,1,3印度南瓜又名笋瓜。起源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和乌拉圭。果梗软、圆、木栓化,附着部不开张;叶裂浅,全缘、软;茎圆、软;种子白或褐色,饱满,种皮有时开裂或有皱,种缘狭窄,种喙斜。由于耐寒性强于灰籽南瓜、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故能种植到更高的纬度及海拔地区。当前,在全球广泛栽培,尤其是在南美洲、印度及非洲,供人类食用或作饲料。

2,5,1,4中国南瓜又名番瓜、倭瓜。起源于墨西哥及南美洲北部。果梗硬,棱角平滑,附着果面处极度开张;茎硬、沟平滑;叶片近圆,叶裂片中等、软;种子灰白至褐色,种面平滑稍粗糙,种缘突起,种喙稍斜。全球广泛栽培,除美洲外,在亚洲和非洲还有几个多样化次生中心。供人类食用或作饲料。

2,5,1,5美洲南瓜又名西葫芦。起源于墨西哥及美国东部。果梗硬,有棱,有时附着部稍开张;茎硬,有棱,槽,带刺毛;叶掌状裂,常深裂,带刺毛;种子灰白至黄褐色,种面光滑,种缘突起,常光滑,喙方或圆形。本种是最早引进欧洲的瓜类作物,次生多样性栽培品种出现在西亚,至今已遍布全球。花后1周嫩果可食用,是人们制生菜沙拉和炒食的主要蔬菜。

2,5,1,6油瓜英文名Baffalo gourd。原产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及墨西哥。多年生旱生植物。适应沙漠化气候。种子产量高,富含蛋白质和油,叶片作饲料喂牛,大型块状根可制淀粉。已有人育成了用全雌株作母本,雌雄同株作父本制成的杂交一代,但尚未实现商业化栽培。

2,5,1,7卡沙香蕉瓜英文名Casabanana。花和果很香,原产于秘鲁或巴西,现在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国家栽培。多年生,雌雄同株,茎长15m以上。黄色花冠单生,巨大而粗硬,花期持续数日,期间花色转变成粉红一橘黄;椭圆形果呈黄、红、深绿或深紫色,长30-60cm,果肉黄色、多汁,味甜,但粗硬。用作果蔬或成熟后用来观赏,散发香味的果实放置室内可驱避害虫和异味。未熟嫩果可生吃或煮食。植株全身均可制药。用种子或插条繁殖,藤蔓需搭架,需要高温果实才成熟,熟果可贮藏数月。

2,6裂瓜族

2,6,1小雀瓜亚族

2,6,1,1小雀瓜英文名Stuffing cucumber,原产美洲,但亦长期在亚洲栽培。由于耐寒,常可上升至海拔2000m种植。茎蔓光滑无毛,压破时有强烈黄瓜气味。叶片大,叶裂深。雌雄异花同株,雄花总状花序,雌花单生。果实黄绿色,长5-15cm,狭长圆形,先端具喙。种子黑褐色,可食。叶片可鲜食或煮食。果实亦可用作黄瓜代用品生食,或淘出种子填入多种配料煮食。整个生长期内均可采收。

2,6,1,2野黄瓜全球各地均有,零星存在,主要供观赏用。

2,6,2佛手瓜亚族

2,6,2,1佛手瓜英文名Chavote。原产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目前,佛手瓜的商品生产基地在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巴西和波多黎各,产品运往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在热带、亚热带的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已成为重要蔬菜作物。本种为具块状根的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雌雄同株异花。果实淡绿色,倒卵形,果面有瘤沟。1果仅有1粒大型种子;种子必需在果实内,依赖果实养分才能发芽。生长势旺,生长期均可多次结果。嫩果作蔬菜供炒食,嫩梢、叶、卷须及块根中的淀粉均可食用。

2,6,2,2塔卡戈瓜(拟)拉丁美洲局部分布,食用。

推荐访问:种质 葫芦 植物 经济 分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