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重视教材目录,促进历史教学

办公室述职报告 时间:2022-03-23 11:22:25

摘要:目录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教材目录很容易被教师们所忽略,其重要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利用好教材目录,历史教师能更好地领会课改精神,促进教学改革;能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材目录 历史教学

目录是教材组成的骨架,是总纲,是教材的高度浓缩,它与正文有着密不可分、互为表里的关系。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对历史教材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编,新版历史教材分为导读、目录、正文、插图、表格、中外大事年表等几大块。教材目录是新版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承载着很多新的历史信息和理念。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和发挥目录的积极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谈谈使用好教材目录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通过目录,深刻领会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旧版高中历史教材重视历史的时序性,而新版教材在编排上采用了专题式体例,相比之下,新版本偏重历史的纵横交织,更注重历史横向联系。如新版历史教材(岳麓版)必修Ⅰ对7个单元的设置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它从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文明(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延伸到西方古代的重要政治文明(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然后又从西方近代的民主政体建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回到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探索(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再从第五单元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到第六单元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最后以第七单元的“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结束。纵观新教材的目录,会让你清晰地发现教材的编排目的:“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可见,目录让我们明确:学习历史,既要注重历史的纵向发展,更要注重历史的横向比较。

另外,通过教材目录,我们还会发现:每本历史必修教材都设有两节探究性学习课,这是新教材改革的一大亮点。如新版历史教材(岳麓版)必修Ⅰ有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和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这些探究性学习课的设置,编者是希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通过研读教材目录,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历史新课改的基本精神,从而更准确地落实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目录,适时做好新课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当然,“教无定法”,课堂导入因人而异,形式多样。然而,如果巧用教材目录来导入新课,就会高屋建瓴地创设出教学情景和悬念,可以强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如岳麓版必修Ⅰ第一单元的单元目录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单元的单元目录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在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时,运用教材目录可以设计这样的新课导入:“同学们,请打开教材目录,先回忆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世界的西方,古代西方又有哪些重要的政治文明呢?它的文明源头在哪里?那儿为什么又会孕育出这些独特的政治文明呢?世界古代东、西文明各有哪些不同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今天,我们通过对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学习,就能揭开其中的奥秘!”由此可见,运用教材目录,可巧妙地做好新课导入,从而促进历史教学。

三、利用目录,宏观建构知识体系

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头绪复杂,容易混淆和遗忘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因而宏观构建知识体系、科学梳理历史知识对于学好历史学科非常重要。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目录,建立宏观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同时通过构建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及概括归纳能力。例如,岳麓版必修Ⅰ第一单元的单元目录为“中国古代的中央权集权制度”,在单元目录下共有四课子目录: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经过新课学习后,利用教材目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第一单元建立起这样的宏观知识结构:

从上可知,通过宏观构建单元知识结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得到进一步强化,能力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然,要建立好知识体系,还需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对知识体系进一步层层细化,做到粗细结合,不断充实和完善,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如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向下一层细化,包括建立的背景、主要措施(内容)、影响(评价)等。再向下一层细化,如背景包括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背景;影响包括积极、消极影响等。

四、参照目录,宏观把握单元基本线索和基本特征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它包罗万象,时间贯穿古今,空间囊括不同地域,包括不同国家和民族,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历史必须要重视历史现象的纵横联系,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揭示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历史学习中,利用好教材目录,有助于学生宏观地掌握教材的单元特征和基本线索,从而有利于学好历史,把握历史规律。以下以岳麓版必修Ⅰ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加以说明。本单元有3个子目录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从教材目录可以分析出马克思主义是本单元的一条主线。结合教材目录和教材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本单元的单元特征: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初步尝试。2.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进行革命实践(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无产阶级政权。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成功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4.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实践中体现出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要特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上可以看出,通过教材目录,有利于宏观把握单元基本线索和基本特征。

五、依据目录,强化复习效果

善于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学科的重要基本功。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教材目录为基本线索,用回忆的方式梳理教材,能很好地强化记忆效果、提高复习效率。复习历史教材时,要以单元目录为主线,围绕单元主干知识,全面展开宏观知识体系,分层分级对基础知识的相关要素逐步进行梳理和回忆。如复习重要历史事件时,可逐步回忆它的历史背景(原因)、经过、主要特征、历史影响(意义)等,当发现知识遗漏或记忆不清,再查看教材或相关资料,及时进行记忆补救。完成上述环节后,再继续进行回忆式复习,循序渐进地完成复习全过程。因此,这种以目录回忆式的复习方法,能弥补知识漏洞,强化记忆效果,达成复习的最佳效果。

此外,在历史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教材目录,准确把握教材重点,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增强复习效果。如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第三单元“各国经济制度的创新和调整”,教材主要是选取了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为代表进行编写的;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则是阐述中国人民经过苦苦探索,总结中外兴衰成败的经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从教材的单元目录和节目录的相互关系及教材目录所体现的整体布局,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分析出第三、四单元的知识重点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等。其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具现实意义,是这些内容的重中之重。这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吸取了我国以往经济建设的教训,大胆地学习苏联、美国的成功经验后进行的,通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正因如此,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特征和历史影响是复习中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同样道理,教材其他重点内容的确认也可依类推。这样,在复习中,目标更为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效果自然也会更理想。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可小视教材目录的作用,而应引导学生熟悉教材目录,利用好教材目录,让教材目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正如清朝王鸣盛所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清]王鸣盛著,《十七史商榷》卷一

推荐访问:历史教学 重视 教材 目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