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兴义市山地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办公室述职报告 时间:2023-06-23 12:00:42

[摘要]山地旅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有关山地旅游的研究。兴义市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山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兴义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 探讨了目前兴义市山地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加强山地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山地旅游;兴义旅游;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山地旅游是以山地自然环境为主要的旅游环境载体,以复杂多变的山体景观、各种山地水体、丰富的动植物景观、山地立体气候、区域小气候等自然资源和山地居民适应山地环境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传统人文活动流传至今形成的特定文化底蕴等人文资源为主要的旅游资源,以山地攀登、探险、考察、野外拓展等为特色旅游项目,兼山地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教育、运动为一体的一种现代旅游形式。山地旅游契合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愿望,发展山地旅游,是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兴义市山地旅游发展迅猛,有效的拉动了经济提升。为进一步把兴义山地旅游业做大做强,需要全面把握兴义市山地旅游的现状,深入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快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1 兴义市山地旅游资源概况

兴义市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带,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日照长。1月份平均气温4.5℃,7月份平均气温26.8℃,年平均气温14~19℃,降雨量1300~1600mm,无霜期300天左右。兴义以独特的气候和环境资源优势荣登“2014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50佳”,排名第36位。据贵州省环保厅发布的《2015年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兴义市AQI(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比例为100.0%,在全省9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此外,兴义万峰林入选“2014中国避暑名山榜100佳”,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事处、则戎乡入选“2014中国避暑小镇榜100佳”。兴义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良好。喀斯特地形地貌占71.5%,丘陵占20.5%,平坝占7.2%,村庄、河流占0.8%。非常适宜人们安闲而舒适地生活,是黔西南州旅游发展的龙头,贵州西线旅游的中心城市。境内山地旅游资源富集,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和万峰湖3个国家级风景区就在兴义城市周围,与兴义城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一城三景”的獨特组合。兴义市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等26个民族在此居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占全市总人口79.14%,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20.86 %。兴义的少数民族依山就势、逐水而居,衍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产业布依八音、勒尤、高台狮灯、围鼓舞、查白歌节等被评为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综上,兴义市集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古老深远的自然遗产和浓郁奇异的民族风情于一体,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此外,兴义的休闲运动发展迅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给兴义的山地户外运动发展创造了最优质的条件,近年来,徒步、骑行、登山、露营、野钓、滑翔等多种运动在兴义蓬勃开展,给这片美丽的土地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为该地区发展山地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兴义山地旅游发展的现状

随着2000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及对外开放的加强,兴义山地旅游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9月兴义市委提出“三化一业”(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旅游业)的战略构想,把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使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帮助旅游的氛围逐步形成,全社会对旅游的认知度提高,从认识上为旅游的发展给足了台阶。也就在2001年,旅游收入第一次超过亿元大关,达到了1.4亿元。至此,兴义旅游业才逐步走上产业化道路。

近几年来,兴义旅游业实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成功举办全省旅发大会、第三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后,依托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据《兴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十二五”末期(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为 2121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03.61亿元,与2014年对照同比增长20.97%;分别是2010年的7.8与6.6倍。“十二五”时期,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高达31.15%,与全省同期相比,高出了10多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旅游收入为13.20亿元,仅仅相当于生产总值的9.57%,2015年,全市旅游收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32.52%,与2010年相比,该比重增长了22.95个百分点,旅游发展速度较快,对全市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成效显著。

3 兴义山地旅游存在的问题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兴义市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旅游经验,但是一些问题仍需克服和解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3.1 综合接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总体来说,目前兴义市山地旅游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有些地方甚至陈旧落后,特别是主干道通往重点景区、景区之间、高铁和高速公路站点通往乡村旅游点的交通旅游公路少,运输保障能力不足,加之旅游机场所开通航线少(目前,兴义万峰林机场仅开通了至北京、上海、成都、海口、贵阳、昆明、深圳等11条航线),影响了游客出入,商品物流和信息流通,成为制约旅游规模扩大的瓶颈。以步道、行车道、索道、轻轨、小火车、观光电梯等为主的景区内部交通体系建设力度还不够,导致公共交通布局与旅游发展格局匹配程度不高,山地旅游的通达性、便捷性、舒适性有待提升。此外,公厕、环保设施、景区亮化等基础设施不足,旅游者对食、住的满意度还不高;景区电力、广播电视、通讯及基站等综合线缆有待优化和改造,免费WIFI信号覆盖面小,以涵盖旅游产品推广、个性化服务预订、产品预售和结算、实时旅游信息查询、旅游车辆调度、讲解导览、容量监控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旅行服务”平台尚未建成,游客走到哪里旅游服务和管理就覆盖到哪里的体验尚未实现。

3.2 品牌打造不够

近几年兴义市遵循增长极开发模式,重点开发了市内优势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初步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但是,旅游产品类型比较单一、产品功能趋同、不可替代性不强。目前,兴义市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不足,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旅游宣传更多地停留在对旅游资源丰富性的宣传上,没有能列入省级、国家级旅游拳头产品。无论是万峰林还是马岭河峡谷,景区范围在逐渐扩宽,但是游览产品做成并不大,有标牌标识的比较成熟的就那么一段,游览时间太短,每一个景区只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加上市区到景区往返一个上午都觉得占不满,游览时间短,难以形成消费。多数的山地体验旅游项目还处于旅游者自发组织的阶段,旅行社关于山地体验旅游的业务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第二,民族文化特色精品旅游商品缺乏,民族文化元素挖掘不足、吸收不够,形成不了应有的旅游商品市场,综合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山地旅游产品时还应该重视地方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提升,以其促进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及乡村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促进并进一步巩固地域性山地旅游项目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比如旅游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是讲好故事,山地是有丰富内涵的,这里面有许多结合地方人文的鲜活有趣故事可挖掘。目前兴义市在旅游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关于旅游小故事的助力作用还比较单薄,缺乏富有地方资源人文特色的文化故事、历史故事和产品故事。第三,景区开发缺乏审美的多样性,容易使游客审美疲劳,难以长时期处于兴奋状态,不容易留住游客。即便是留下来之后,吃、住、行、游、购、娱这些要素怎么组合也是必须思考的,勉强留住客人,但他们无所事事,也是不行的。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无论是景区审美内涵发掘,还是旅游六要素的组合,我们的景区开发不过是初级产品。第四,旅游品牌单调,缺乏多元化,知名度与美誉度不够。目前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其它类型旅游产品,如专项参与式旅游产品和度假型旅游产品的开发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开发水平仍然较低,数量较少,缺乏鲜明的特色,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有限。缺乏一套能够适应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由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与以户外山地运动等构建起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品的单一导致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尤其是对回头客而言没有二次旅游的需求。在旅游宣传方面,虽然近年来力度不断加强,但方式上还不够丰富,主要集中于现场推销、电视广告等传统手段,而微博、微信、APP、微报刊、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同步推进报道速度明显滞后。第五,旅游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方面还需多下功夫。如在同一个地方,基本上家家都是“农家乐”,旅游商品大同小异、品位低、质量差,形成不了应有的旅游商品市场,甚至争抢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相同的活动在临近的两家就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收费标准,常常使得游客愕然。因此,旅游产品的个体各自经营,包装欠缺,造成市场定位不准,加之外联与接待方面尚未形成一定的规范,影响了旅游产品的推销。

3.3 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足

山地旅游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改善当地落后的经济条件,提高经济收入。旅游业综合性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要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就必须大力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真正的大产业格局。近年来,兴义市在探索旅游发展的道路上,把旅游产业化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起来,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旅游业态,旅游产业获得一定发展,“大旅游”格局初见雏形,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旅融合特色景区数量过少、发展模式不丰富,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游客群中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的工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工业产品也没有充分借助旅游来提升其附加值;山地旅游业与电子商务、会展业等其他行业的融合力度有待加强,“山地旅游+”发展模式刚刚起步。

3.4 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

随着兴义市山地旅游业的发展,各景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第一,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和利用,带来了过度消耗和破坏。第二,旅游环境的污染造成生态失衡。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化工企业的引进,对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都造成一定的生态污染。第三,旅游旺季过多游客的进入,超出了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如过多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时践踏植被、采摘枝叶花果以及在树干上刻画等不良行为直接造成了植物的伤害和死亡。第四,对民风民俗的破坏。由于旅游者的大量进入,旅游者所代表的外来文化和现代时尚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表现在民族特色消失。

4 兴义市山地旅游的发展对策

4.1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是接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保障。山地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一种方式,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均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需要通过财政投入或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大基础建设经费投入,对山地旅游区的交通、古建筑修缮保护、通讯、住宿、环保、能源等方面的设施进行投资和建设,优化旅游业态布局,突出功能分区,形成多景点连线成片,为游客打造四通八达的旅游网络。

4.2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提供优质的山地旅游服务,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旅游的发展需要人才助力,从业人员的高素质是保障高质量旅游接待水平必不可少的必备因素。目前,兴义市旅游产业发展中人才短板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自主培养的旅游人才较为匮乏,阻碍了旅游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培训工作滞后、用人机制有待于完善等方面。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大招聘力度,通过招考或高校引进等机制补充人才数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另一方面,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旅游服务知识及意识的普及, 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3 提高管理机制和水平

山地旅游想要长久发展不仅要依靠旅游资源,旅游区内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非常明显,关联性强,涉及面广,使其管理、协调的难度增大。首先, 旅游发展涉及旅游、发改、文化、规划、财政、城建、土地、环保、农业等多个部门,要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思路明确,职责清晰,統一集中,避免多头管理、部门分割、职权分散等现象存在。其次,要加强游客行为监督。在全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保护环境和保护文化的宣传教育。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要统一规划与统筹安排,做好科学论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来开发保护山地旅游资源。最后,严格执行和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地方的管理规章制度,有针对性的出台地方旅游法规,从一开始就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旅游从业者的行为和所有来到兴义市的旅游者的行为。

4.4 全方位开展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一直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要实施强势宣传促销策略。每年都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宣传推广兴义市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在旅游宣传促销方式上,注意运用多种有效的宣传手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制作宣传视频、宣传画册,增加在知名媒体上的曝光率,扩大山地旅游的知名度;第二,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利用各种旅游产业大会、论坛等契机,做好“走出去”的宣传工作;也可以在景区开展促销优惠活动,吸引外地游客的参与。

[参考文献]

[1]陆嘉鹏.江西龙虎山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6):10.

[2]张攀春,何胜利.贵州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其景区开发策略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2015,10(5): 110-114.

[3]陈君奇.山地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3): 24-28.

[4]王军.浅谈山地旅游产品的开发[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6):64-66.

[5]苏洁,李军.武陵山片区旅游竞合发展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0):23-24.

[6]陆嘉鹏.江西龙虎山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6):10.

推荐访问:兴义市 山地 现状及 对策研究 发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