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县域科技工作者职业状态调查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1-07-05 10:14:50

60%的县域科技工作者感到生活压力大,其中生活压力很大者接近20%,只有7%感到没有生活压力或生活压力较小。与此相适应,感到很幸福或幸福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不到一半。至于不幸福的原因,63%认为收入不高是主要原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掌握这一先进生产力的县域科技工作者的实际状况如何?

从2006年底开始,中国科协委托中国农学会,以县以下农业、卫生和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工作者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全国县域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课题组按等比原则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出203个样本县,并按50:25:25比例对各县农业、卫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20300份问卷(每县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913份,回收率达93%。

调研结果显示,县域科技工作者是建设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但在工作、生活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95%供职于企事业单位

近些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央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被调查者中,日常经费有保障的超过20%,基本有保障的近45%,两项合计达到65%。其中,农业、卫生、工程技术人员所在单位有保障的比例依次为58%、65%、74%,农业部门偏低。在设备配备使用方面,71%的县域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配备了电脑,其中具备上网条件的达到72%;54%可根据工作需要自由使用单位长途电话和传真;66%在下乡时单位能够派车。这些都为县域科技工作者开展工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但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状是,被调查者所在单位作为事业单位注册的最多,达74%;党政机关13%,居第二位;第三位是国有企业,占8%。民办非企业、民办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其他单位合计不到5%。

县域科技工作者供职于事业单位的比重,高出2003年全国数据19个百分点。这部分受访者的工作类型构成直接相关:在本次调查的对象中,占41%的农业技术人员只可能分布在国家农业事业单位;占25%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县和县以下也只可能主要在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的公营县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工作;占32%的工程科技工作者,在县域范围内最大部分属于提供电力、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国有企业。

县域科技工作者的单位构成给出了两个信息:县和县以下科技工作者主要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改善县域科技工作者状况的意愿,必须与提高他们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挂钩,这要求企事业单位的体制和机构改革;县和县以下竞争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离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在企业”的合理格局相差较远。这很大程度解释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县和县以下经济增长乏力,也凸现了加强县域范围内民营机构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急迫需求,这要求进一步促进县域范围的改革开放。

同时,调查显示,县域科技工作者衷心拥护党和国家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身权益保障状况总体良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科技工作者应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90%的县域科技工作者首选做好本职工作、促进科技进步,并且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县域科技工作者选项高度一致,表明他们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此外,60%选择遵守职业道德;35%选择自觉进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27%选择反映民声民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21%选择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

当被问及关于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时,35%的县域科技工作者认为是“三农”问题,33%认为是贫富差距问题。这表明县域科技工作者对这两个问题高度关注。排在第三位的是就业问题,占13%;第四位的是资源环境问题,占10%。其中,农业技术人员更重视解决“三农”问题,高出卫生、工程技术人员10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卫生、工程技术人员更关注贫富差距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的问题上,33%的县域科技工作者认为是发展农村生产力,27%认为是提高农民收入,16%认为是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投入,12%认为是增强、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四项累计占88%。相比之下,仅有8%认为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最重要,另有2%认为改善干群关系最重要,1%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最重要。这说明,县域科技工作者对新农村建设认识基本正确。

不容乐观的生存现状

虽然我国县域科技工作者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调查显示,这支队伍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生活水平低、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和条件艰苦、继续教育机会缺乏、社会地位不高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06年县域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平均月收入水平为1213元,不仅低于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时人均月收入1522元的水平,甚至低于全国城镇职工月平均1234元的收入水平,本次调查中27%的县域科技工作者月收入不足900元,超过2000元的不足7%。这其中,农业、工程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166元、1258元和1288元,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最低,比工程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分别低了7%和9%。按地区划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县域科技工作者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分别为1384元、1082元和1216元,中部“塌陷”现象严重——不仅比东部收入水平低22%,甚至比西部收入水平还低11%。

不仅如此,在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中12%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不能按时领到工资,其中1/3以上被拖欠工资达半年以上。相比之下,中部地区及时发放工资的情况最差,14%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不能按时领到工资,比东部高出4个百分点,比西部高出2个百分点。在按时领到工资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中,有1/4未能领取全额工资,14%只能领到60%以下的工资。此外,1/3近三年有过被强行摊派集资的经历,其中14%的人被集资额相当于1个月的收入。

这导致县域科技工作者普遍感到生活有压力也就在所难免了。在本次调查中,60%的县域科技工作者感到生活压力大,其中生活压力很大者接近20%,只有7%感到没有生活压力或生活压力较小。与此相适应,感到很幸福或幸福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不到一半。至于不幸福的原因,63%认为收入不高是主要原因,比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时高出22个百分点。

与此相应,在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中,66%的县域科技工作者感到工作责任重大,从事科技工作有压力;75%反映有焦虑或抑郁感,其中16%表示经常有焦虑或抑郁感、且难消除。东、中、西部地区县域科技工作者有焦虑或抑郁感的比例依次升高,分别为13%、15%和18%;初中级职称、低职位的一般人员有焦虑或抑郁感的比例均为16%以上,高于高级职称的12%和高层管理人员的13%。导致焦虑或抑郁感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工作压力大或不顺心”居首位,占41%;“家庭和生活压力大”占33%,“人际关系复杂、社会关系不适应”占31%。

亟待改善的工作状况

显然,导致县域科技工作者心理疾患较为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方面,但工作方面要想改善显然并不容易。

调查发现,超过1/3的县域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日常运转经费缺口较大,其中,有26%的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缺口较大,需要想办法创收弥补;7%缺口太大,年年欠帐。53%的县域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业务(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其中,有34%要靠创收弥补;12%缺口很大,工作没法正常开展;8%几乎没有业务经费。

对此,有两个典型的细节,其中一个是县域科技工作者基本交通工具和信息通讯设备状况。本次调查发现,由于经费短缺,1/3的县域科技工作者在下乡时单位没有条件派车,其中18%首选公共汽车,还有9%和3%分别选择摩托车和自行车等个人交通工具,1.5%选择步行。相比之下,农业技术人员下乡单位派车的比例最低,为56%,大大低于卫生技术人员的75%和工程技术人员的72%。以每人一台或自由使用为标准,只有18%能够方便使用电脑,13%能够方便上网,65%是多人合用一台电脑。在通讯设备方面,11%所在单位没有配备长途电话和传真,9%称不让使用,合计有20%在单位无法使用长途电话和传真。

另外一个典型细节就表现在县域科技工作者项目申报上。近5年中,64%的县域科技工作者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或科普文章,77%没有申报过科研或推广项目。在已经申请过项目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中,43%只申请过一次,28%申请过2次。项目经费申请以小额为主,5000元以下的占34%,1万元以下的占50%,超过5万元的不足30%。

同时,本次调查还发现,县域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状况亟需加强。在本次调查中,47%的受访县域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知识严重老化,仅5%认为不严重。与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相比,县域科技工作者自认知识严重老化的比例高出25个百分点;而自认知识老化不严重的比例,低了11个百分点。

这说明,知识老化问题是县域科技工作者面临的突出问题。但是,目前相应的继续教育机制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善。在本次调查中,仅有46%的受访对象所在单位没有职工继续教育制度,39%的受访对象所在单位建立了有效的职工继续教育制度。县域科技工作者5年培训参与率仅相当于全国科技工作者2年的培训参与率。无法接受继续教育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主要集中于农技领域和中部地区,44%认为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这与县级科技单位日常运转经费保证率仅有65%、业务经费保证率仅为47%的情况,是相互吻合的。

与此相互印证的是,56%的受访县域科技工作者通过大众传媒获取科技信息,只有29%是通过学术著作与学术刊物获得科技信息。比较之下,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的情况为:65%以学术著作与学术刊物为主要信息渠道;32%以学术会议为主要信息渠道。由此可见,县域科技工作者获取、了解科技信息的渠道不畅,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获得,这与他们大多数没有参加任何学术团体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本次调查中,72%的受访县域科技工作者5年内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会议,70%没有参加任何学术团体。能够参加学术会议的也只有1/3是由单位或课题承担费用,过去5年里只有不足10%获得过公费资助参加学术活动。其中,西部地区、农业技术人员获得公费资助参加学术活动尤为困难。

县域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学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主力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县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针对本次调查的情况,建议进一步提高县域科技工者的社会地位,高度关注这一群体,加大表彰奖励宣传力度,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关心;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福利待遇,全面提高山区、偏远贫困地区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补贴,建立高校毕业生县乡就业创业安置专项基金,以及农技人员的补助经费转移支付制度;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推荐访问:县域 科技工作者 状态 调查 职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