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葛”的教育传承价值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1-07-24 10:27:00

摘 要 “梅葛”是楚雄彝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性史诗,它是楚雄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葛”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当前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探究“梅葛”的教育传承价值。

关键词 彝族 梅葛 教育价值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种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梅葛文化是难得的非再生资源,它将楚雄彝族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经验、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民族历史、民族关系、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风土人情集于一体,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长篇史诗中的一朵奇葩和瑰宝,是彝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彝族人民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财富。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负载了将先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化财富和经验代代相传的历史重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变迁,外来文化冲击和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民族文化渗透了不少现代符号,面临着同化、甚至遗失的危险,民族文化的损毁必将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自己民族味道的世界里。

1“梅葛”的历史追溯及简介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楚雄彝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葛”便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楚雄彝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史诗,与民族同生共长,并与原始宗教祭祀、节日庆典、礼仪民俗融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点,如充满浓厚、神秘的原始宗教观念,在展示楚雄彝族家庭婚姻和传统伦理道德演变过程的同时还揭示了彝族社会生产力从低到高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了彝族从游牧到旱稻兼作或稻作的农耕演变规律。

“梅葛”作为一种活形态文化仅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里颇”、“罗罗颇”两个支系中,气势宏伟,内容丰富,艺术精美。仅上世纪50年代搜集、整理并出版的《梅葛》计有5700余行,分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个部分。它的流传基本是口耳相传,且过去多为彝族毕摩掌握。在历史上,当举行祭典如祭天神、祭山神等时,均由毕摩吟唱梅葛。梅葛的内容不断扩充,毕摩和歌手成为“梅葛”的保存者和传播者。近几十年来,由于毕摩和歌手的减少,梅葛神圣性减弱而世俗性增强。梅葛由神坛走向民间,彝族民众成为梅葛的主要保存者,梅葛也随之萎缩。梅葛的内容除神话之外,还包括了以传说、记事的方式追忆了彝族古代文化发展及社会生活场景的内容。显然,梅葛在内容上已突破了神话的局限,把彝族初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熔为一炉,反映了彝族初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梅葛”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楚雄彝族历史发展过程,并以集体加工的方式将楚雄彝族的历史发展增益到史诗中去,这也就是梅葛随着楚雄彝族的历史发展而获得与日俱增的影响的历史因素。

2“梅葛”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楚雄彝族文化中当数“梅葛”最具有代表性,这是一部集神话、传说、记事于一体的活形态的原始性史诗。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里颇”“罗罗颇”这两个支系中。“梅葛”分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个部分,它与彝族特定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心态、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有机联系,是一部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彝族民间文学珍品。“梅葛”充满了浓厚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崭露了家庭婚姻和传统伦理道德的演变过程,也萌发出原始、直观、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梅葛史诗中万能的神在创世中经历了艰苦的劳动,倍受挫折之后方获得成功。神的个体形象正是有感情、通人性、懂彝族人习俗的彝族先民形象,神所创造的一切都是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的。这蕴藏了轻天命、重人事、劳动创造一切的思想。

“梅葛”具有敬神拜祖、驱鬼除秽、祈福纳吉的宗教功能,《梅葛》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姚安、大姚、永仁、牟定的彝族地区,其中姚安马游、大姚昙华、永仁直苴是著名的流传地,马游更被誉为“梅葛之乡”。这些地区大都为山区或半山区,山高坡陡,气候寒冷,交通闭塞,自然条件艰苦,科学技术缺乏,经济十分落后,长期以来原始宗教盛行,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的现象非常普遍,人们事事要祭神,时时要送鬼。这种文化土壤使原始宗教对“梅葛”的产生、传承及其内容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史诗“梅葛”也以艺术的方式,凭借艺术的魅力扩大了原始宗教在当地的影响力。二者间的这种密切互动关系,导致“梅葛”具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宗教功能。主要表现在祭拜神灵以祈求去病除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宗教事象中。

“梅葛”具有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承载与传播功能。“梅葛”既反映了彝族先民的世界观和对宇宙万物的丰富想象,也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演变与发展过程;既反映了彝族人民恋爱、婚姻、丧事、怀亲、送别等生活习俗,也反映了彝族同胞与其他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亲密关系。

3“梅葛”对人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梅葛”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上。彝族“梅葛”文化包含了彝族人民对天地万物的认识,以及对本民族历史渊源的记载。通过对“梅葛”的了解,彝族人民早自童年伊始就开始对周围世界进行认知建构。不但逐步确定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也对本民族的过去有所了解,在此过程中,确立了对天地万物、人类起源、盖房子、狩猎和畜牧、农事、造工具、婚恋以及生死存亡等的态度和认识。

“梅葛”作为含有神话故事的原始性史诗,虽然它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但也不乏丰富的想象,但却是用非常质朴简洁率真的语言表现出来,这一方面是从自然中吸取天然纯朴的元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口传需要易记易读使然。整部“梅葛”基本上以质朴、生动、简练的语言来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发展人想象力的极好素材,它锻炼了彝族人民的创造性认识功能。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想象能力从4岁到4岁半之间最发达,5岁以后就开始向着现实的、具体的方向认识世界了。因此,彝族从小就有意识让孩子学唱“梅葛”、了解“梅葛”,极好的培养了小孩子的想象力,并且对他们的心灵影响是巨大的。“梅葛”中展现的这些故事能极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内在潜能,激励他们描绘所听到的故事,并教会他们懂得爱、恨,学会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和光明的人生。

其中描述的一些超越现实的、神奇的、美妙的、幻想的虚构故事,激发了孩童纯真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孩童时期的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姿态、天马行空、标新立异的,是儿童充满自信心的表现。借助“梅葛”,我们可以启发儿童的思维,使其闪现出创造偶的火花,为其带来无限的惊奇和愉悦,这满足了儿童的多种需要。

以上是“梅葛”对智力因素:认知、想象力、思维力的影响,在非智力因素层面,“梅葛”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梅葛”中吟唱的故事运用了人们周围的具体事物,传递了氏族社会的意识,人们在学习“梅葛”的过程中,这种形象化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根植到了内心,从早先的道德形象的无意模仿,成长为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在吟唱中,彝族祖先的事迹,感染了和塑造了他们果敢、勤劳、创新、开脱进取的民族性格。

千百年来,彝族人民用“梅葛”来抒发心中的情感,它已经成为彝族文化中一种固定的情感表达模式。彝族人高兴时候唱、悲伤时唱、孤独时唱,曲调或高亢、或欢快、或低沉、或悲哀。唱“梅葛”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情感,它亦能带动引发听众或受众的情感。人们通过唱“梅葛”,在抒发情感的过程中,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对生命的见解,一种独特的见解。于质朴中显现了深刻性。在“梅葛”中包含生命底蕴及其彝族传统文化的精意自然而然地从质朴的语言中表露出来,而这种发自心底的语言是朴素的、优美的、充满力量的。它是彝族自我认同的“根谱”,是彝族人民精神的支柱和凝聚物,显现了彝族的情感与美感。在唱诵“梅葛”时,族人会陷入深深的沉思中,并使个体的命运与整个族群的关系和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族人对传统文化深刻性的认识与尊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神圣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群体意识都在其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甫旺.论“梅葛”的历史文化特点[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2] 普丽春.云南彝族烟盒舞及其教育传承的特殊价值[J].民族教育研究,2007(2).

[3] 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育出版社,2007.

[4] 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 文化遗产 传承 物质 价值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