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试论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两个高峰的比较及启示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10 10:05:18

摘 要: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一是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一是50年代初期到50年代中期,在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雏形,这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深刻认识这两个高峰的形成过程, 分析两个高峰的内容与特点,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科学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对于我们当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两个高峰;比较;启示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55-02

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毛泽东研究的领域,主要是集中在党建思想研究、军事思想、人格风范研究、经济思想、外交思想、统一战线思想、民主革命时期思想以及他晚年所犯的错误等方面进行单一又纯粹独立的研究,但对毛泽东思想不同时期的结合与比较虽有所涉及,但尚显不够。故本文试对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进行比较和总结,希望能深刻认识两个高峰之间的异同,对于我们领会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对于学习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两个高峰的相同点

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探索的思路、过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两个高峰在探索的思路上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走自己的路,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及建设道路。

两个高峰的形成过程都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道路。在大革命失败后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党的领导应该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乡村,开展农村土地革命斗争的主张。特别是在秋收起义之后,他带领部队离开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到偏远的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工农政权,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的道路。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会上的讲演《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特点……谁不懂得这个历史特点,谁就不能指导这个革命和进行这个革命到胜利,谁就会被人民抛弃。”[1]中国革命的成功只有走自己的道路,这些道路,马克思没有说过,列宁也没有说过,只有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才会成功。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开始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成为我党面临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当时的我国受到帝国主义严重封锁,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很多的成就,我们是继续跟着走苏联模式的道路,还是走自己创造的道路呢?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强调中国与苏联的实际不一样,不能照搬苏联模式,只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不断探索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雏型。尽管这一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冲击和发生了逆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但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2、两个高峰在探索的过程中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

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和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们党内非常盛行马列主义教条化,唯经验和本本为真理,即把苏联的经验和马列本本主义当作真理,认为苏联的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在中国一定获得成功。尤其以李立三和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也给中国革命造成惨重损失。为了挽救中国革命,毛泽东坚持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他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了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特别是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他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还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

延安整风运动,进一步纠正了党内种种错误思想,全党达到空前的思想统一和团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占据了统治地位,为“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打下了基础。从解放战争到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较好地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写成了《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3、两个高峰在探索的内容上都涉及到该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个高峰的内容是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时期实行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探索和总结了诸如军队建设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建设问题、统一战线问题等等。

第二个高峰的内容是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系列根本问题,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中国实际出发,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论十大关系》的光辉文献,就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要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制定了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内容涉及到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对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进行了思考。这些都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和重大问题,并取得了重大成果。

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两个高峰的区别:它们产生的经历和形成高峰的主要人物不同

1、两次高峰前遇到的挫折不同

第一次高峰前经历了大革命、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挫折以及抗日战争的磨炼,使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一系列问题,如革命性质、对象、任务、动力、领导力量及前途都做出正确的回答。第二次高峰前没有挫折,但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刚刚建立,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还比较局限,还没有认清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本质,所以没有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就使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困难重重。

2、形成高峰的主要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不同

形成第一次高峰的主要人物是毛泽东为首,包括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内的坚强稳定的领导集体。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都反映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思想。形成第二个高峰的主要人物是以毛、刘、周、朱、陈、邓为政治局常委的稳定领导集体。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反映出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思想。

3、形成的时代和所解决的问题不同

第一个高峰产生于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如何带领和领导无产阶级人民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一个联合政府的新中国。

第二个高峰产生于建国后到50年代中期,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比较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两个高峰得到的启示

1、理论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

第一次高峰是系统全面和深刻科学地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的规律,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时期党在理论上、政治上都是成熟的,在实践上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第二次高峰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雏形。第二次高峰在实践上的失败就是党在政治上已经成熟,但理论上还不成熟所导致的结果。

2、党的领导集体核心是实践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两次高峰都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为核心,并能各自独立在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在重大问题上实行民主、团结,共同解决。

3、把中国实际国情同马列主义相结合是两次高峰形成的重要因素

两个高峰的形成都是把中国实际国情同马克列主义普遍原理相结合的结果。中国革命的成功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当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仍要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实践。

4、具有高蟾远瞩的战略眼光是形成高峰的关键

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要以苏为鉴,强调中国与苏联的国情不同,只能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提出了正确处理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地位与关系,重视科学文化研究等具有战略眼光的主张。

分析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学习和掌握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规律的科学理论,团结一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新时期实践相结合,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社,1991:667;338.

推荐访问:毛泽东思想 试论 启示 发展史上 两个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