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科探究方法的培养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03 10:10:15

新课程在我省实施将近两年,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课程提出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渐渐变成现实,课堂讨论、设计制作、表演体验、辩论访谈等学习方式已然成为常见的课堂现象。但是,在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在普遍注重外在形式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弱化了学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往往是重视了“知识”而淡化了“能力”,“过程与方法”只讲外显的非学科性的行为过程与方法,而忽视内隐的学科性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以至于一些老师感慨:课堂是变得活跃而热闹了,但不知教学的有效性在哪里。

即便是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也往往流于形式,有探究之名,无探究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并不具备探究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因此,无论从三维目标的全面实现,还是要使探究教学成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方式,都必须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探究方法。具体而言,包括获取史料信息的方法、梳理史实的方法、历史思维的方法、运用史学理论的方法与认识历史的方法等。本文结合新课程教学案例,提炼若干基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学科探究方法,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

一、 对史料探究的方法

历史学习离不开史料,有效获取史料中的历史信息,是重要的学习能力。在史学研究中,史料类型繁多。而在中学历史学习阶段,所接触的史料主要为文字、图片、图表、照片、地图等。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仅将史料作为一种教学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即便要求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也往往粗枝大叶,不讲求方法和能力,史料的教学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如果提供了史料,就要充分利用好史料,注意引导学生获取解读史料的思维方法。

案例1:《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

教师出示两幅军机处的外景和内景图,设计一些 问题:这是清朝某一机构的内外景,请仔细观察两幅图,你从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教学过程略)

在此教学过程中,执教老师不断通过对学生提出“你看到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你的依据是什么?”的追问,巧妙地引导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而且,教师的目的不仅在此,还在通过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获得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图片信息要从两个层次来获取。一是获取表层信息,就是图片直接呈现的信息。而表层信息的获取方法可以归纳为:(1)多角度地观察提取历史信息,如案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从军机处的建筑规模、室内布局设施、外观颜色等角度提取历史信息;(2)图像与图题或有关提示相结合,筛选有效信息。如案例中图片的提示语是“清朝某一机构”,这为信息获取提供了方向。第二个层次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归纳出深层次的信息。其方法是图像信息与历史事实相结合。本案例通过提供相关文字史料,印证先前获得的表层信息及其判断,从而获得相关的历史知识。其实,本课例还蕴涵着一个探索历史真相的方法,即利用历史信息(史料)对相关现象(文物)进行解释的方法。

二、 对史实探究的方法

史实,即历史事实,是反映历史客观存在及发展状况的信息,包括时间、人物、事件(及其过程)、典章等方面。在教育心理学中,属于陈述性知识。史实是人们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史存在所作的叙述和解释。了解史实的能力是指学习者对时间、空间、图标、概念等历史纬度的认知能力。了解史实的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空间坐标、历史图表和逻辑要素等方法。

案例2:必修Ⅰ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课教学片断

某教师在进行高一必修Ⅰ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会考复习教学时,让学生制作本专题的知识框架。其中一小组上台展示的知识框架如下:

小组发言人介绍思路:一汪汪海洋,一片片树木,一方方陆地组成了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地球。于是我们小组成员以圆代表地球,构建了地球从两极对峙直到走向多极化的历史过程。美苏争霸时期,以美、苏为首组成两大集团控制着地球,地球出现了两极分化并处于长久冷战中。于是我们的地球这个圆体便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一个个条约、计划、政策、组织层出不穷。

小组发言人介绍思路:随着历史的发展,新兴力量不断崛起,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等悄然兴起。美国、苏联仍控制着各自的那一片天地。

小组发言人介绍思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课或一单元教学结束,教师在组织复习时,通常会给学生梳理、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此时,学生的课堂参与更多地表现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老师设定的图式进行填空,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其实是不需要进行什么思考的。而从能力的角度审视,正如前面提到的,构建知识结构,本质上就是人们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史存在所作的叙述和解释,反映了认识者对时间、空间、图标、概念等历史纬度的认知能力,因此,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恰恰就是这种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案例中,学生的知识梳理很有创意。体现的方法主要是空间坐标法,以圆代表地球,构建了地球从两极对峙直到走向多极化的历史过程,同时,又较好地结合了时间序列法和逻辑要素法。如案例中,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过程就体现了时间序列法。又如图一中所列“冷战开始标志”、“两大格局的形成标志”、“影响”等即为逻辑要素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对这种认知能力的培养。在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将构建知识结构的任务交由学生去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历史的能力。

三、 对学习方法的探究

分析和综合、比较归纳和演绎、具体的方法和抽象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等等,这些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对于认识历史现象,探求历史本质,揭示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实际上就是历史思维能力。中学阶段,历史思维能力主要涉及识记鉴别、领会诠释、分析综合以及评价辩证等。掌握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是提升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又如何让学生习得这些方法呢?下面结合有关案例予以探讨。

案例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片断

师:我们常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同学们,你们会提供哪些资料来说明论证这一观点?

生1:我们用的资料是l949年和l996年的国民总产值的对照表。

生2:我们用的资料是l949年和l979年的教育发展状况的对照表,这些资料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3:我们有三组图片的对比,可以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性的转折。

第一组:人们住房条件的变化(60年代与90年代)

第二组:人们服饰的变化(60年代与90年代)

第三组:瑞安城市的变化(60年代与90年代)

生4:我们认为中国的地位的变化也可以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世界的地位逐步提高,如今我们加入WTO,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国,我们收回香港、澳门,彻底结束了历史的屈辱,在重大的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调节韩美关系、印巴关系等。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历史概括和历史结论,其内涵及其深刻,外延及其丰富。要理解如此抽象而庞大的历史结论,比较好的方法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该教师运用的就是历史研究方法中的“具体的方法”,让学生拿具体的史实、生活中的史实、感性的史实来证明“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结合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具体方法”的运用思路:先判断某历史结论的内涵和外延,如果该历史结论内涵及其深刻,外延及其丰富,结论高度抽象,那么宜采用“具体的方法”;然后收集相关的史实,史实要典型,有代表性,也要具体,最好来自身边、来自生活,使人感到真实可信;第三,对史实进行梳理,按一定的角度进行归纳;最后,对历史结论进行证明。

当然,这个案例又是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有机结合。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该案例运用了形式逻辑的枚举法让学生一一举例来证明“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历史命题。又由于要证明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动态演变的命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又都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运用比较法时,在比较的时间点的确定上是不严密的,1949年或60年代距1978年间隔还是太远了点,如果选1978年前后、紧邻1978年的史实就比较有说服力。另外,我们要证明的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所以应该选取1978年前后一段史实为好。

四、 对理论探究的方法

历史认识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这其中也包括其他学科理论的指导,如认识经济现象需要经济学理论等。

案例4:《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

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我们通常从内因、外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等角度进行分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我们固然可以从上述角度进行原因分析,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原因分析中进行关于历史动力的理论探讨。

材料一: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写道:“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业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使异服之南洋及亚细亚全带,无不畏我、仰我之大业尚未实现。”

师:从材料一中你读到什么信息?

生: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并制定分步侵略计划。

材料二:(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1935年东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师:从材料二中你读到什么信息?

生: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急需发动一场侵略战争。

材料三:1927年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坚持“剿共”政策。蒋介石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师:从材料三中你读到什么信息?

生:蒋介石坚持内战,不愿抵抗外来侵略。

师: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形成什么关系?

生:构成了日本发动战争的内外因。

师(追问):那么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请说明。

生:没有。日本制定侵华国策与日本经济危机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打内战和日本的问题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师:那么怎么理解它们构成了日本发动战争的内外因?

生:因为它们都发生在同一时期。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急需发动一场侵略战争。而当时中国长期内战恰好给日本以可乘之机,何况发动侵华战争又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师:同学们由此得到什么认识?

生: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几个不同的历史因素在特定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师:对,这就像物理学上讲的合力。历史事变通常也是合力的结果。

历史合力是历史动力的构成形式之一。“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日本侵华战争可以看成是“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本案例对理论的探究过程可以归纳为,先由教师向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对某一具体的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的分析,然后老师通过设问引导,借机对其蕴涵的理论价值进行挖掘,使学生对这一史实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得出对相关规律的认识。其方法可以提炼为:个案研究,适时引导,借题发挥,得出认识。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方法很多,本文仅结合部分案例,略举其中之一、二以述之,旨在举一反三,以一斑窥全豹。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真正、全面、有效实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真正有效实施探究教学,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探究学习的方法训练不可偏废。

(责任编辑关燕云)

推荐访问:探究 学科 历史教学 培养 关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