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基于文献回顾与讨论的农民政治参与特征、因素与影响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13 10:33:53

摘 要: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水平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发展基层民主作为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的政治参与呈现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并存的特征。在农民政治参与的政治活动中,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政治体系的结构等因素都对于农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展现了这些因素与农民政治参与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农民的政治参与对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改善农村的基层治理水平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政治参与;民主政治;农民;政治体系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5)01-0092-08

在現代政治理论中,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正式途径影响统治者或政府决策之内容的行动[1]。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政治参与水平的不断提高构成其中重要的内容。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的扩大、权威的理性化和政治结构的分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三重要素[2]。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参与水平的提高标志着公民能够更多地影响领导人及其政策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动政治参与水平的提升是实践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参与事实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政治参与具有积极的正面功能,能够提高政权的正当性和政策的合法性,满足民众参与政治的需求;另一方面,政治参与的负面功能也值得我们警惕,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民众参与热情超越了现有制度的容纳能力,进而导致了参与内爆的情况。这对于政治秩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从这个意义上讲,就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而言,发挥政治参与的建设性作用、减小其破坏性影响是推进民主政治发展中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基层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中国农村基层的政权组织也随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国家开始在农村尝试村民自治的民主改革。1987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这标志着中国村民自治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给予了确定,农村村民自治已进入到制度化实施阶段。经过十多年的探索,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正式成为中国基层民主实践的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推行,农民的政治参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类型与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中国的农村地区推行了村民自治的民主实践。与此同时,国家逐渐摈弃了政策执行中的群众动员模式。周晓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将农村的民主自治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形式后,农民的政治参与才得到了实质性发展[4]。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自主性政治参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具有了新特征。戴昌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政治参与具有如下3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参政意识差异大,有些农民对政治参与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而有些农民表现出政治冷漠乃至政治排斥;第二,制度化政治参与不均衡,即制度化的参与渠道成为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体制性的局限,制度化的政治参与难以满足农民政治参与的需求;第三,参政动机多元化,手段性参与和目的性参与并存。换言之,农民既把政治参与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方式,同时也认同民主的价值[5]。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政治参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就。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方军认为,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存在着如下5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农民政治参与的意愿和能力不足;第二,农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参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个体性;第三,农民政治参与的理性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程度比较低;第四,农民利益表达和信息传播机制不健全,农民很难影响地方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政策议程和决策过程[6]。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对于农民政治参与的一般性看法。换言之,由于自身经济和思想的局限,农民对政治活动既缺乏兴趣,也缺乏相应的能力;而现有制度结构的局限同样会对农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与高质量民主政治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的案例研究揭示出完全不同的结论。1999年,肖唐镖等对江西40个村委会的村民选举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积极参与选举,在参与选举的活动中争取和维护自身的权利;选民的理性化投票程度不断提升。尽管在选举中仍然存在着消极逃避和随大流的情况,但是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投票参与选举[7]。2000年,钟杨对江苏农民的实证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农民对于国家政治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近三分之二的农民对于本地区的公共事务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8]。蔡定剑的研究则揭示了中国农民的民主意识和选举积极性被严重低估的情况:与通常人们所认为的由于农村落后和农民素质不高而导致农民对于民主政治不感兴趣的看法不同,蔡定剑通过实证调查后发现,农民对民主选举和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要远高于城市居民。这个结论推翻了一般意义上人们所认为的农民在政治上比较保守和冷漠的传统看法。在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时,蔡定剑认为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村民自治和村民选举密切相关。村民自治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机会,使其切实参与到民主政治实践之中,这导致了农民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水平较高和对于民主理念的认同[9]。这些实证研究揭示出农民对于民主政治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缺乏认知和参与的意愿;相反,农民表现出较高的参与意识和民主认同。这个研究结论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有所不同,后者认为农民的政治参与要么发展成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要么呈现出极端的政治冷漠[10]。上述实证研究提示我们,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我们跳出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认识窠臼。尤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与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认知不同,农民群体可能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推动力量。

推荐访问:文献 特征 回顾 因素 参与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