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国外旅游演艺研究综述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22 12:10:06

旅游演艺是旅游业发展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产品,本文通过对国外旅游演艺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人类学和真实性的视角来解释旅游者与旅游表演者之间社会关系的建构、旅游演艺的文化影响以及旅游者感知体验的演变过程,本文为国内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演艺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一、引言

旅游演艺是旅游业与演艺业相结合而产生的独特的旅游现象,由于其对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创新,满足了游客的多种旅游体验需求,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外的旅游演艺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将旅游演艺、节庆、仪式等都纳入到文化旅游的研究范畴,Hughes(2002)认为旅游演艺是融合了一定的艺术特色后为旅游者提供的娱乐文化产品。Barbieri and Mahoney(2010)认为旅游演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欣赏任何文化艺术形式的社会、艺术和智力活动,包括参观旅游社区、传统遗产和宗教场所、艺术演艺、节庆以及特殊事件活动等。而有学者的研究视野更加宽泛,将旅游活动本身看成是旅游演艺。从国外的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的研究焦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类学的视角,研究在旅游演艺活动中,旅游者与旅游演艺者社会关系的建构;二是将旅游演艺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探讨旅游演艺的文化商品化现象;三是研究旅游演艺的“真实性”属性问题;四是从游客的视角,探讨旅游演艺研究从客观真实到游客体验真实的转变。

二、旅游演艺的人类学视角

1973年,MacCannell的《旅游者:一个新的休闲阶层》被认为是对旅游进行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最早著作之一,他通过研究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主要是为了寻找与旅游工业化社会下的、非真实的生活方式所不同的东西,即旅游的“真实性”。他认为虽然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演艺看似真实,其实都是不真实的,这些旅游演艺是被专门制造出来给旅游者观赏的。他的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旅游者,以及在旅游演艺的过程中,旅游者处于主导地位,并对旅游演艺者施加着影响。

随后,学者们运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旅游演艺研究,认为旅游演艺是人们对社会文化认同态度的展示,是社会协商和社会建构的过程。Bruner 和Gimblett(1994)通过对肯尼亚一个土著马赛人旅游点的旅游演艺的研究,指出演艺者受雇于英国家庭,为迎合旅游者的期望,将现代生活设施掩藏起来,以展示旅游者所希望看到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传统的、真实的演艺,而在旅游演艺的过程中,建构了旅游者与旅游演艺者的社会关系。Ringer(1998)也认为旅游演艺不单是由旅游组织者决定、演艺者被动参与的过程,而是两者协商决定的结果,演艺者会有意识地选择演出内容,旅游演艺实际上展示了个人和集体对于文化和社会的观念,这些演艺会受到旅游者、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Sarkissian(1998)认为旅游文化演艺是为了展示国家和地方认同,旅游演艺是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空间和情景中被建构和生产出来的,如由国家主办的旅游演艺会展现对国家和民族观念的认同,而地方旅游演艺是展示对于过去的记忆和集体的认同(Lau,1998)。Jessica·Anderson·Turner(2004)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对国内外的旅游景点的文化演艺进行研究,与MacCannell的观点不同,认为旅游演艺者比旅游者的作用更大,演艺者是“旅游展示的经营者”,他们参与到旅游演艺的过程当中,不仅是在展示当地的风景和地方的文化认同,也有权力来思考和决定自身文化中哪些部分是值得展示的。她还指出旅游演艺是一种展示和文化交流行为,通过这种展示,旅游演艺者实际上是在选择和宣传他们文化当中的特定部分展示给旅游者,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是如何看待自我和社会的。不能仅仅将旅游演艺看成一种商业行为,旅游者对这一文化变迁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要把旅游演艺看作是旅游点的主人参与旅游生产、宣扬他们特定文化认同和文化形态的手段。

三、旅游演艺的文化商品化现象

在国外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将旅游演艺看作是一种文化旅游形式,是文化展示和旅游吸引物,这一认识的根源在于旅游和文化本身具有共通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迎合了大众的旅游需求(Adorno and rabinback,1975;Barbieri and Mahoney,2010)。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以及相互影响也有利于两个产业的共同繁荣(Tighe,1986;Hughes,2002)。如旅游者参与文化活动、参观艺术场馆等可以扩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同样,旅游业引入文化艺术元素不仅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而且消除旅游的季节性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Zeppel and Hal,2001)。

但旅游演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源于旅游演艺的商品化现象,传统文化在被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商品化的风险,尤其是在以传统民族和民俗风情为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由于与旅游活动或旅游商业的结合,展现出了过度舞台化、商品化和庸俗化的倾向,传统文化遭到侵蚀和破坏,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Greewood(1982)从旅游影响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演艺将旅游地文化商品化,演艺者针对游客的演艺也演变为一种为金钱利益的演出,会导致原有文化对于当地居民的特有内涵和意义的丧失,这一观点也得到其他学者的认同(Mathieson and wall,1982)。而且旅游组织者在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演艺产品时,原有的仪式等都会被删减、修饰以迎合旅游者的需求,传统的宗教、节庆活动等形式都与其原来的涵义出现断裂,其文化内涵遭到破坏。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Cohen(1988)并不完全同意Greewood提出的观点,并指出其所说的“文化商品化会导致其文化意义的丧失”的论断有些夸大,Cohen认为一些民间艺人等尽管是为了金钱等利益而为游客演艺,但是他们同样会因为有了展示自身艺术的机会而激动,不能说他们因为金钱而参加演出,就因此忽略艺术对于他们的意义。在Cohen看来,旅游演艺虽然也在经历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但是,文化的生产不仅是要面向当地居民,更多的是要面向外来公众。这样,文化的生产者就有了动力在文化产品中增加一些新奇的元素来吸引他们,这一过程(文化商品化过程)不仅没有破坏文化产品原有的内涵,相反,通过给旅游者提供创新的文化产品为当地文化增加了新的内涵,也成为当地居民文化认同的标志。McKean(1976)通过对印尼巴厘岛的仪式演艺的研究,指出虽然这种仪式演艺有三类观众:神职人员、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但面向旅游者的演艺并没有影响到仪式对于神职人员和当地居民所特有的意义,而且,为游客演艺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演艺者的技巧和改进了演艺设备,实际上是保护了当地文化。因此,Cohen认为旅游演艺中将文化商品化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旅游市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传统,保护当地文化也使文化商品化现象表现出了积极的意义。

四、旅游演艺的真实性与舞台化真实

真实性成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源于人们对大众旅游的批评和社会失真性(Inauthenticity)的认识。Boorstin(1964)认为在现代旅游中,游客所体验到的都是经过旅游工业所设计的,是不真实的,是一种虚假的现象。MacCannell(1973)也持有同样的观点,指出在旅游活动中原本应该以非公开的方式举行的宗教仪式以公开化的舞台方式演出,其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他还认为旅游者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其旅游的动机就是寻找真实性。虽然两者的研究都是对旅游失真性的批评,但是得到的结论却是截然不同。Boorstin认为旅游组织者不断设计和制造旅游假象,其最终结果会使旅游者越来越远离其所追求的真实性。而MacCannell则认为虽然旅游者在体验旅游现象和活动中的不真实和虚假性,但是仍然可以增加对旅游客体的了解,关键问题是旅游者所了解和经历旅游客体的真实状况的程度会有所不同。

MacCannell还依据Goffman(1959,1972)的拟剧论提出“舞台化真实”理论,将旅游活动空间分为前后台区域,所谓前台区域是指主人或服务人员与游客接触的场所,而后台区域则是指主人或工作人员休息或准备的场所,游客难以看到。前后台之间有明显的间隔,后台是真实的生活场景,而前台则有某种社会角色扮演于其中,呈现舞台化现象。而在现代旅游中,文化旅游更多地体现在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互动过程,旅游事件和旅游活动等都不可避免地被设计和舞台化,这种设计和安排都是以游客为中心,帮助游客得到真实的旅游体验,即“舞台化真实”。

舞台化真实性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者们的探讨,并运用此理论去解释一些旅游现象。Greenwood(1982)认为旅游虽常将文化真实性以舞台化的方式呈现,但是其真实性不一定会被解构,相反会带来文化的繁荣和振兴。Cohen(1989)认为要将旅游地的文化通过舞台化真实性的呈现出来,广告沟通的效果显得更为重要。Willams(1994)认为旅游演艺中舞蹈的真实性要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的相一致。Daniel(1996)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对旅游演艺中的真实性进行了探讨。Matheson(2005)以商业化的音乐节为对象,研究其真实性以及其建立的社会关系。Connell(2007)在研究Tanna岛的旅游时,将他们所看到村民真实生活的“后台”与“前台”演艺相比较,认为Tanna民俗村的演艺缺乏真实性。Chhabra, Healy and Sills(2003)研究真实性对遗产旅游参与者和旅游活动的质量、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机制不仅存在,而且发现遗产文化活动的举办地点虽然不在其真实的起源地,但是经过舞台化的设计,遗产文化活动也会让参与者体验到真实的感觉。

“舞台化真实”理论也被用来研究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互动关系,用来预测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以及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在休闲时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于求新、求异、求奇、求美、求知等,旅游者能否获得真实和愉悦的旅游体验取决于旅游者的体验深度、积极参与与立体感受,而作为旅游产品供给者,应灵活地看待真实旅游的真实性问题,不应将真实性局限于旅游客体的真实性,而应侧重了解特定环境中旅游者的主观体验,根据旅游目的地自身的资源特色和环境因素,营造出真实性的旅游氛围,向旅游者强化其独特体验。真实性的后台作为保护的区域应得到严格的保护,以保证传统文化的根据免遭商业化的破坏,而前台的是旅游演艺的舞台,需要用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为旅游者建构观赏、参与和体验的“舞台真实”。

五、旅游演艺从客观真实到游客体验真实

从西方旅游演艺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对旅游演艺的真实性的探讨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具体来说,主要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视角进行了阐释和剖析。MacCannell认为人们的旅游动机是为了看到生活以外的场景,即所预期的真实,无论是旅游演艺的后台,还是经过舞台包装的前台,都是旅游目的地的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代表了旅游资源和旅游本体的真实性特征。而Handle﹠Saxton(1988)在研究旅游客体与旅游体验关系中,指出仅仅将真实性概念用于解释旅游客体上,就会把真实性这一概念简单化了。

Cohen(1988)认为真实性的概念不是静止的和固定的,指出Maccannell的舞台真实性理论只强调“舞台”真实却忽略了对真实性本身的探讨,而且,他从建构主义视角认为真实性是社会性建构而成的,旅游活动组织者和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偏好、期望和权力等赋予旅游产品的某种真实。Cohen将游客对旅游的印象这一因素引入到真实性的分析当中,认为旅游真实性不仅是指旅游客体的客观真实,而是一种游客看待和解释旅游客体的主观结果,人们对旅游真实性的感知会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Cohen这一研究视角的转变也表明他开始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旅游演艺的真实性。除了建构的真实性,Cohen还提出了自然生成的真实性,将时间因素视为判断真实性的另一种依据,认为某一旅游文化产物在游客刚接触时可能是非真实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一非真实就会被后人认为是真实的,即“新增的真实”(Culler,1981)。真实不等于原始,文化也是在不断的前进和发展的,真实性也可转变,所有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真实可以被创造的。根据Cohen的理论,自然生成的真实性也为旅游新文化产物的创新提供了支持,旅游活动中,许多旅游文化产物是因为商业化而产生的,这种文化产物会随着时间的演进形成自然生产的真实性,而产生新的文化内涵。

Wang(1999)将真实性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客观真实性、建构真实性和后现代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主义的真实性。存在主义的真实性是指旅游者在被旅游演艺的激发下,处于一种“成为”的存在状态,旅游者并不关心被旅游的客体是否真实,只是借助旅游演艺或者旅游客体以寻找本真的自我。存在主义真实性的观点不再强调旅游演艺的真实性,而是旅游主体通过旅游演艺体验所达到的一种真我的状态。Wang(1999)也认为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自我感性体验并又不一定来源于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如人们在自然旅游中可以体验到真实的自我,但是这种体验并不是基于对真实的客观世界的认知得来的。

六、结论

总体来看,旅游演艺在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与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文化商品化的现象,如何保证旅游演艺发挥文化保护传承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需要科学合理地把握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界限,寻求真实性与商业化的最佳平衡点。而在看待旅游演艺真实性的问题上,将真实性界定为客观真实是不全面的,旅游者对旅游演艺的真实与否的判断关键在于旅游者的整体旅游体验以及这种体验对于旅游者的意义,不同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知识、经历和期望,旅游者是否满意不仅取决于旅游环境,同时还在于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真实性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从客观真实、舞台真实到体验真实的转变过程,因此,旅游者对旅游演艺的真实性体验感知也需要从整体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具体到中国的旅游发展实践,旅游演艺也正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大型实景旅游演艺已经突破了原有旅游演艺的限制,全新的商业模式、真实的演出场景、传统文化的真实再现激发了国内旅游演艺的开发热潮。因此,在中国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实景演艺的内涵以及影响等也将成为未来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演艺 综述 国外 研究 旅游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