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心得体会 时间:2022-02-12 10:06:06

摘要:本文在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进行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人才培养体系要素,从华中农业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实践出发,总结了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做法与经验,为同类高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是目前高等教育中使用较多但又没有明确的界定。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可界定为“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培养过程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确定和建立培养体系要素,是构建培养体系的关键。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要素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施性要素,包括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另一类是资源性要素,包括课程、专业、师资、学风和设施等。其中实施性要素是核心,资源性要素是保障。

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社会精英的使命。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心脏”,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基础,也是大学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和大学形成“名校”声誉的品牌基础,而这都有赖于它完备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国外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分析

美国35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125所属于研究型大学。根据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即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可将这些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1 研究型大学在培养模式上始终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基础知识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并重,学研产相结合。表现较为突出的风格或特征是精英性、研究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研究型大学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坚持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较大比重。在重视教学科研结合的同时,还注重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同时,研究型大学强调发展国际教育。注重校园学生构成的多样化和异质性,通过多元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和碰撞,激活思维和灵感,培养本科学生的“全球性能力”。

2 研究型大学建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研究型大学的教与学是互动的,教学相互促进。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项学术活动。教师要努力把自己或他人的最新科学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性的学习。

3 研究型大学在管理模式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是基于自由选课的完全学分制和多样化的教学运行制度。教学运行制度灵活多样,采取双学位或多学位制度,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可以通过选择课程组合自由选择一个或多个专业,在转专业、选课等方面有很大的灵活度。以康奈尔大学为例,康奈尔的校训是“我将建立一座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任何想学的科目的大学”(Ezra Comell,1868)。2008—2009学年,康奈尔共开设课程7681门,其中本科生4820门,占62.8%;研究生2861门,占37.2%。

在培养体系的资源性要素方面,研究型大学强调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和以探究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注重平衡,突出基础。如康奈尔大学共79个主修专业,其中8个主修专业是两个及以上学院开设;牛津大学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在资源配置上,研究型大学具有一流的师资和教学科研条件,特别强调学校著名教授、学者以及一流实验室为培养本科生服务,各大学都力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实现资源共享,尽力使本科生从研究型大学独特的教育机会和提供的资源中获益。如哈佛大学为了提供优质的通识教育,文理学院各系所均派出相关领域大师级的教授来讲基础通识课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几乎得过诺贝尔奖的教授都教一年级的课。

二、华中农业大学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

华中农业大学始终坚持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提出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及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努力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 整体优化,构建具有校本特色、通专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每四年开展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以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先后两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全面发展,通专平衡,强化实践,尊重个性”等基本原则,构建整体优化的“文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系统性与前沿性。加强文理基础,突出道德与价值分析、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培养:夯实学科基础,打破学科壁垒,相同门类专业打通设置学科基础课程;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贯穿主动实践理念,以“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为主线,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坚持课内外结合,强化综合实习和科研训练。减少总学时学分,重点减少课内学时学分。扩大选修课比例,增加跨专业、跨学院课程,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给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探索构建具有校本特色、通专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2007年,学校以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张之洞”班为试点,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淡化专业,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设计了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哲学与道德思考、公民意识与社会分析、科学与技术、逻辑量化分析与数学素养6个课组,学生至少选修其中4个课组12学分以上;注重教学科研结合,重点实验室向学生开放,聘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讲授基础课和通识课;强调和重视跨学科教学,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的综合性课程体系,突出基础;实施以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注重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调师生平等,师生均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习者和参与者。将总学分减少到145学分左右,增加经典阅读、科研训练、素质拓展等学分,为学生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化培养空间,根据学科专业和人才类型目标和特点,制定指导性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

2 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促进教学科研结合

生物科学是我校优势和特色学科。学校按照“正确定位、优势集成、整体推进、局部突破、融合渗透、整合提升”等要求,以研究基地为支撑,以重大课题为纽带,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和交叉融合的特色,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学科专业,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推动和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努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的推动下,我校一方面发挥生物科学的学科优势,高起

点建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三生”品牌专业;另一方面,将现代生物技术积极应用于传统农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造和提升,开拓新领域,拓宽专业口径,扩展专业内涵和业务范围,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增强发展活力,将传统农学学科与现代生命科学有机结合。

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强调与科研结合,教学科研平台打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带动教学的良好互动。通过交叉学科联合培养和合作科研,以团队、课程等为纽带,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加入教师科研团队,教师积极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教学改革中,丰富了教学内容。知名专家、学者结合科研实践,面向本科生讲授学科基础课和前沿课,举办高水平学术报告会,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指导科技创新和毕业论文。学生通过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项目、“神农杯”创新基金项目以及自主设计性实验等方式,进入各类研发基地和实验教学中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近3年农科与生物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70%来自教师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3 以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大力改革教学模式

学校长期坚持教学研究改革,努力建设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带动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目前我校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湖北省教学团队5个;获得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建成国家特色专业10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7个;国家精品课程30门、湖北省精品课程53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3种、国家精品教材4种。

学校通过加强优质资源共享,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重组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强化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网络自主学习,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研究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实行教师重点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将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外查找和利用合适的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访问教师;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小组研讨,加强引导,设计研究型实验,拿出科研项目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通过Seminar将科研阶段性成果报告给学生,促进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式学习,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大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能力考核、科技开发和研究能力考核等,紧密结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逐步构建从一年级探究性学习到高年级顶峰体验的系统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在教学评价中,加大过程考核比例,增加小组学习分数,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以立项建设的45门研究性教学课程、新生研讨课,8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以及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张之洞”班小班授课等教学方法改革为示范,以教授引导、师生互动、小组研讨、探索学习为特点,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4 整合建设实践创新平台,构建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学校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建设、集成功能”思路,促进学科间交叉渗透。系统构建了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整合建设了24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国家、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了植物生产类、水产养殖类、经济管理类等9类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204个布局合理、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科研统筹,校内外互补。充分利用44个国家和省部级研发基地、产业化基地及转化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强化教师对科技创新指导,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搭建良好平台。学校将科研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模式,自2000年起连续9年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共资助1303个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受益面达40%以上。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开展科学研究,自主管理。2007年,我校成为首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60所高校之一,人均资助1万元,构建完善了国家、学校、学院三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学校还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站,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学术科技节、大学生科技论坛等,举行“神农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营造了良好创新氛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2009年,“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学校以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试点,以点带面,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积极推进适应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开展学科大类培养、完全学分制、辅修与双学位等教学改革;改革学生学分认定、毕业认定等,实行课外学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服务理念。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大学本科 构建 探索 实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