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国与东盟睦邻关系的战略思考

心得体会 时间:2022-03-27 10:14:14

[摘要]中国需要东盟。东盟也需要中国。中国与东盟各自非常重视发展相互间的友好关系,这既是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区安全使然,也是国家根本利益之所在。只有不断加强了解和沟通。发展友好合作。求同存异。减少麻烦。才能构建新型睦邻关系。实现互利双赢。

[关键词]中国;东盟;睦邻关系

[中圈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4-0120-03

东盟成立加多年来,随着经济实力和影响的不断加强,在东南亚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惟一与东盟国家直接为邻的大国。中国的发展状态和周边政策,又直接影响到东盟国家的利益。因此,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睦邻友好,对于双方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推动东南亚区域以及亚太区域合作、实现双方战略目标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历史发展

自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随着国际格局变化和中国对外政策的改变,在中国与东盟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由最初的对立发展到现在的友好,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67年至1978年的对立阶段。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东盟国家有许多理由关注和接近中国,但国际冷战格局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盟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尽管在这lO年问双边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国先后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国际原因和历史原因仍然是影响双边关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这一阶段没有人出访东盟,双方在这一阶段基本上任何接触。

第二阶段:1978年至1989年的缓和阶段。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第二阶段始于1978年11月5日至14日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是我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东盟。出访过程中,邓小平多次重申中国支持东盟国家维护独立主权,主持正义,反对霸权,反对外国控制、干涉的正义斗争,支持东盟各国和平、自由和中立的政策,帮助东盟加强区域性合作和维护本国资源和权益的努力。邓小平非常重视发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睦邻互利的友好关系,视之为搞好我国周边环境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东南亚地区的国际背景发生了改变,1978年12月。越南武装干涉柬埔寨并且随后占领了柬埔寨。华盛顿和北京联合起来反对越南的武装干涉。尽管他们在支持形形色色的抵抗组织等方面大相径庭。然而,美国减少在东盟地区军事卷入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为双方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提供了重要的国际背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向东盟国家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政策得到美国官方和非官方的认可。美国对越南武装干涉的低调反应以及中国的积极参与、所有这一切在许多方面都已经表明,东盟国家与中国打交道的国际障碍似乎已经消除。

第三阶段:1989年至1997年的正常化阶段。1989年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转折点,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的关键性一年。这一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印度尼西亚希望与中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随后,新加坡和文莱相继改善了同中国的关系,并进而实现双边关系的正常化。到1991年,中国与东盟所有成员国的关系首次实现了正常化。东盟各国领导人与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决定、从1991年开始。中国一东盟每年都举行外长会议。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正式对话伙伴国”,成立中国与东盟经济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双方每年举行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

第四阶段:1997年至今的全面发展阶段。1997年,我国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出席了中国一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这是中国与东盟历史上首次最高级会晤。1998年底,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参加中国一东盟第二次领导人会议。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东盟不断增强合作,构建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参加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加强贸易投资关系,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议,双方达成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10个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年10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第七次会议。双方发表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育》,确定了中国与东盟面向睦邻友好、和平统一关系,为双方在新世纪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宏观指导。

这一时期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特点是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其重要性已超过了地区安全问题(如南中国海问题)。其原因在于、1997~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人们更加关注东盟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与此同时,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金融危机也给中国提供了在东盟地区扩大影响的大好时机。各种各样的有利形势(包括自由贸易协定)促使中国加速改善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地区安全关系。改善的结果是使双边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中包括双方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安全利益。以及双边和多边的各种活动。

二、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东盟因素

冷战后中国所处的地区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俄罗斯奉行与中国友好政策使中国的西北部安全有了很大改善,美国加强了对中国东部、东南部周边地区事务的介入和干涉力度,成为影响中国地区安全的首要因素。与地缘相邻、文化相通的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显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21世纪的国际作用的发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如何与这些国家建立新型关系。

1、从政治层面看,东盟是中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

中国与东盟处于同一地域,具有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且都属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问题和地域问题上有诸多共同利益,都肩负着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和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重任,在改造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倡导独立自主原则,推动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与中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并在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国家长期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与中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战略基础。冷战结束后,东盟的独立自主的政治立场更加明确,在许多问题上反对霸权主义国家的主张。如果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处理得好,东盟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中国的战略伙伴。

2、从经济层面看。东盟是中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借重伙伴

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尤其是中国的西南省区,与东盟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国陆地直接接壤,开展贸易往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而且东盟国家又是华侨和华人的海外最集中地之一。发展经济往来具有得天独厚的亲缘、文化优势。中国的发展首先给东盟带来机遇,

东盟的繁荣也使中国从中受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强。不仅有利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且东盟国家正在成为中国实施“走出去”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

3、从安全层面看,东盟是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直接外部屏障

东盟国家大都是中小国家,就经济和军事实力而言,对中国最不具有地缘安全方面的威胁。但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有领土争端,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正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该问题国际化,把美国等外部势力引入其中,增大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冷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也乘机有意散布“中国威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牵制中国。这些都增加了中国东南部安全环境的复杂性。中国东南部安全关系到中国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关系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最好地区的东南部沿海省份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西南少数民族的团结和安定,所有这些对中国国内形势以及发展战略有直接牵动作用,维护东南部安全是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和平、稳定的东南部安全环境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果东南部安全环境恶化,则不可避免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干扰。

4、从外交层面看。东盟永远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出席“10+3”和“10+1”系列峰会期间,详细阐述了中国的东盟外交政策。他强调。积极促进亚洲的发展振兴与和平稳定。是中国的既定方针。“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睦邻”。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安邻”,就是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富邻”,就是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安全、合作、繁荣,是中国亚洲政策的目标。东盟国家不是中国的敌人,而是朋友,是可以长期进行合作的战略伙伴,也是稳定中国周边环境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屏障。这就是东盟国家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基本定位。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会更加突出。

三、东盟国家外交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中国需要东盟,东盟也需要中国。东盟各国非常重视与中国发展良好的国家关系,这既是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使然,也是国家根本利益之所在。东盟各国无论实行怎样的“大国平衡”战略,建立多元的国际联系。都不得不认真面对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

1、从政治合作层面看,中国是东盟实行“大国平衡”战略的重要借重对象和发挥区域合作主导作用的重要合作伙伴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惟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战略力量的增长,它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本地区,一定会增加,在区域合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东盟与西方国家交往的重要借重力量。自从中国应邀参加“10+3”领导人会议以来,中国一贯支持“10+3”以现有模式开展各种合作,支持东盟发挥牵头作用,在历次会议上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倡议,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合作的进展。东盟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同中国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2、从经济发展层面看,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不仅是东南亚地区经济的重要稳定因素。而且是东南亚地区经济的活力所在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负责任的决定。赢得了东盟国家的人心。金融危机使东盟国家更强烈感到应当挖掘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东盟国家一方面加快了组织内部的合作步伐,积极参与亚太地区更大范围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积极谋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东盟国家看到,中国庞大的市场、西部大开发、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加入WTO、举办2008年奥运会等。对东盟国家来说都是可以分享中国发展的良机。

3、从地区稳定层面看。中国在谋求周边环境的和平安定上与东盟是一致的

东盟近年来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本地区有一个和平安定的政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政治和平安定形成良性的循环。目前,东盟各国都进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纷纷制定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战略。东盟各国都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但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地区环境。东盟的需要也正是中国的需要,在保持地区稳定问题上双方是一致的。当前,中国支持东盟国家在建立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中国除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外。从1995年起还开始与东盟进行定期的双边高官磋商,与东盟讨论政治与安全问题。此外,中国还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东盟倡导的“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这样的民间机构,作为开展多边安全合作的“第二轨道”。对于东盟国家提出的开展预防性外交、建立信任措施等建议做出积极的反应。中国愿继续与东盟就本地区的安全问题进行双边的或区域性的多边对话。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磋商,使安全合作进一步发展并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四、中国与东盟之间存在的问题

中国与东盟发展友好关系的进程中,确实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有些问题在短期内解决的可能性不大,中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态度是诚恳的、积极的,中国的诚意和立场也得到了许多东盟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所谓“中国威胁”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些国家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调。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主动措施化解和消除东盟各国的疑虑,东盟国家对华信任度日益提商,但一些国家在发展对中国的关系时依然混杂着矛盾心态。“中国威胁论”在一段时期内可能成为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深入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

第二,南中国海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中国海争端各方对主权范围各执一词,在领海、领空等问题上争执加剧。中国与东盟各国于2002年11月4日在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但南中国海问题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其彻底解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南海诸岛问题事关我国国家尊严和利益。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

第三。华人、华侨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与所有的东盟国家关系正常化,历史遗留问题也陆续解决,东盟的华人、华侨成为联系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的纽带。但是。在东盟许多国家,华人经济显赫,国内各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吸引一部分华人、华侨的投资、也引起一些东盟国家的担心。在有些民族矛盾尖锐的东盟国家,损害华人、华侨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第四,台湾问题。从1993年开始,台湾当局开始推进“南向政策”,加大与东盟国家的“务实外交”,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实质关系。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的国家利益,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台湾问题是考验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敏感因素。

第五,大国关系问题。近年来,美、日、印度等国都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在东盟的影响不断增强。东盟与这些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有其现实的政治、经济、安全及战略利益考虑,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不排除美、日、印度有企图利用一些东盟国家遏制中国、削弱中国影响的意图。如果此问题处理不当,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的稳定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

东盟与中国在广泛的领域内拥有共同利益和一致观点、在战略上构成深层次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关系存在坚实的基础,从发展的态势看,只要双方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彼此加强了解和沟通,增加信任感。求同存异,减少麻烦,就不仅能确保目前良好关系不受损害,而且未来的发展会更加健康而富有成果。

责任编辑 陈合营

推荐访问:东盟 睦邻 中国 思考 战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