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公共艺术之于社区环境营造的分析报告

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21 10:05:59

【摘要】:我国现存的社區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变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区,作为我国公共艺术发展最为基础的环节,它的属性定位直接关系到其中公共艺术的品类和呈现方式。相比之下,许多国外的公共艺术则既可以主宰社区环境的主题和品味,也极大满足了社区居民的使用需求,不再是社区的附属品,而是社区环境的灵魂。通过本报告,具体列举国内外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实例,根据我国的发展需求和具体国情,找到我国社区环境中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区;公共艺术;人文环境;需求

根据调查,我国社区形态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五种:1、传统型,旧城区中医传统街坊为主的社区。具有鲜明的地方人文特色。居民之间互动性小,交流频繁;2、分配性,空间规划整齐,单位社会所影响,成员多以各单位职工和家属为主;3、商品型,较新,定位明确,面向较高收入阶层。居民之间的互动较少;4、边缘社区,未经规划,空间混乱,成分复杂,以外来人口为主,内部交流频繁;5、混合型,兼具以上特点。社区人群通常具有相近的经济水平、文化观念,或者存在相关的生存利益。另外,社区不同于商业区、工业区等其他社会功能分区,它要满足人们生存生活、协同合作、意识交流等多种需求。然而,在城市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作用影响下,居民之间生活交集逐步减少,人际关系开始淡漠,社区应有的归属感逐渐弱化。特别是老龄化社会中的老年居民,在社会职能减退之后形成的心理落差和社交范围变化的情况之下,社区文化在老年群体中的价值骤升,社区中的公共艺术板块则成为其中的一种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有目的地致力于解决该群体所面临的这些问题。

社区是我国公共艺术发展最为基础的一环,因为公共艺术的最后落脚点必然是能够体现大众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的关心。公共艺术的设计与设置可以起到协力社区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通过承载居民文化背景和审美喜好的公共艺术品设置,带动和整合社区环境及物质文明建设,促进培养和提高居民文化修养,这有利于社区自主建设、自主管理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再造建设过程,与打造社会主义新型社区和提升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理想目标应该是同步的、整合的,并产生互动的过程,而绝非是各行其是的,单向孤立的短期行为。

在西方国家公共艺术被看作是城市精神的物化而获得重视。他们不但通过公共艺术的设置来塑造良好的都市形象、擢升城市文化品位、阐扬城市精神,公共艺术潜在的功能和效益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美国芝加哥的布朗兹维尔是主要黑人聚居区之一,它曾经是典型的“城中村”式的边缘社区。美国政府曾大力资助该社区的公共艺术建设,其中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该地区文化和历史及黑人迁徙到芝加哥的历史,并为当地的城市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最终一座17英尺搞得具有地标性质的青铜雕像成为了布朗兹维尔的代表作品。

再来看看美国中部地区的阿米什社区,这是一个拒绝在家中使用电灯、电脑、电话和汽车的族裔,国家电网和燃气管道被拒绝接入社区,他们采用太阳能发电,自己烧锅炉、使用汽灯,出行则用马车代替汽车。很显然,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是,大片的牧场、成簇的鲜花、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池水和清新的空气,他们的社区中还随处可见人工制作精美的鸟屋,是他们维护自己居住环境这种独特的独立体系的回报。

对于今天当代中国城市建设来说,对于如何协调处理多方面的意见,本案例尤其有重要意义。一件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品质是否优秀,导入社区环境是否成功,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一是自身的形式语言的创新性及独特性:二是作品与所在社区的人文环境、历史背景是否具有相关性和可对话性。这就要求公共艺术应该注重对社区所在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发现和利用。从宏观角度看,由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造就的不同城市类型,如北京、西安等古都型城市,青岛、大连等滨海城市,丽江、拉萨等民族特色城市……都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魅力和环境景观资源;从微观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资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物种资源、人才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其中社会人文资源主要指地方历史文化遗存,例如古建筑、器具、服饰等的文脉,戏曲、绘画、剪纸、茶艺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文化风俗。这些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有助于社区公共艺术具备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烙印,有助于建立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台北安邦公园吉安邦小区为例,项目名称为“安家·安邦·新公园”。该项目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土壤采集、区域研究;二是乐烧民众参与、临时装置;三是“安邦陶瓦烧”永久装置。此项目以社区居民家庭为单位,从采集土壤到烧制陶器,其参与性和互动性是显而易见的。其理念是“人人都是艺术家”,如果你具有一个专业而真诚的心的话,你可以成为艺术家。

在处理公共艺术与社区物质环境关系时,须注重其形态美学和物质服务方面与居民需求相适应,设施的导入也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社区特有的地形、地貌、水资源情况等地理条件进行设计。

南京的“天元吉第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结合坡地地形而设计的爬山廊,将挡土墙装饰美化设计成的景观墙以及南京“天鸿山庄”居住区把原有的水资源进行改造和美化,营造出风格自然的池塘水景。

纵观国内外社区中的公共艺术案例,不难发现,人文精神为主导的社区环境,公共艺术不再只是属于固有环境中的附属品,国内外优秀的公共艺术形式告诉我们,好的设计完全可以统领整个人文环境的主题和品味的,也可以是人文环境中的灵魂所在,人的感官得到适当地刺激,社区内容营造才更加丰富,与整个大环境相辅相成,才有更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维 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1日版

【2】田然 公共艺术参与社区再造的意义和策略

推荐访问:分析报告 之于 营造 环境 艺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