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实施GSP促进药品流通业发展的意义研究

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3-07-17 15:30:30

[摘要] 将药品流通行业作为研究重点,对GSP规范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药品流通管理中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药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关的优化策略,旨在通过GSP规范的完善,提升药品流通的价值,满足现代药品产业的运行需求。

[关键词] GSP;药品流通;发展状况;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b)-0071-02

在药品行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药品流通产业的运行,可以逐渐优化药品流通的方式,提高药品的销售价值。研究中发现,在现阶段药品管理方案确定中,存在着药品安全、监管漏洞以及高额折扣等问题,限制了药品流通产业的稳定运行。因此,在现阶段药品行业运行中,应该认识到这些限制问题,通过对药品管理方案的构建完善GSP流通形式,以便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为现代药品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GPS规范的项目整合,可以逐渐完善药品的内部运行结构,通过审批程序、库存盘点、账款的签收,实现对风险的规避,满足药品行业的运行及发展需求,促进产业的稳定发展。

1 药品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化管理程度相对较低

通过对药品流通产业运行状况的分析,在现阶段产业运行中,存在着信息化程度相对偏低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医药配送难度相对较大,导致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程度相对较低,为药品流通产业的运行及发展造成制约。同时,在药品流通产业中,其中的药品配送方式以及运输路径等仍然以人工方式为主,导致一些药品的流通受到信息开发的限制,导致机械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药品流通产业运行中,应该将信息活动管理方法作为重点,完善监管策略,以便提高药品产业的运行效率[1]。

1.2 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在现阶段医药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性、复合性的物流管理人才,使一些医药物流的政策引导相对滞后,从而为药品流通业管理工作的执行造成制约。同时,在物流管理理念中,相关理念相对落后,一些医药流通产业仍然采用传统运输、仓储思维的模式,管理理念也相对落后,导致制度执行政策不健全,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限制[2]。

1.3 药品配送存在限制

通过对药品流通产业运行状况的分析,在药品配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配送过程中的冷链药品质量控制相对滞后。在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管理中,由于管理方案缺少标准化、规范化的现象,导致冷藏药品在生产及流通的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合理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相关配送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管存在漏洞等,这些现象都与发达国家的药品物流管理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我国药品流通业发展中,应该加快冷链物流产业的建立,逐渐促进药品配送的模式的稳定发展。②医药物流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研究中发现,在我国药品流通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为了谋取自身发展中的最大利润,在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等产业运行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药品物流资金严重浪费,而且在产业发展中无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出现建设及经营成本较高的问题[3]。

2 GSP促进药品流通业发展的策略

2.1 强化GSP认证力度,明确人才激励制度

在现阶段药品流通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业发展的价值性,通过GSP认证策略的构建,可以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通常状况下,整个过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①提高GSP的认证力度,实现对认证管理工作的严格控制。通过对GSP管理策略的优化,产业在发展中应该将药品质量的控制作为重点,通过对认证管理策略的实施,进行药品管理软件的构建,提升硬件管理方案实施的价值性。在GSP管理策略完善的过程中,能够抑制低水平的运行状况,实现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合理优化,并逐渐推动产业的发展,提高药品行业的经营力度。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药品流通产业运营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问题,积极推动市场的准入及竞争机制,防止企业出现非违法行为,提高GSP的认證力度,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②在GSP规范构建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完善药品流通产业的人才激励制度,优化产业的检查策略。不同区域的药品流通产业在发展中,应该通过对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区域的生活水平、物价水平进行检查项目的完善,并通过工作评估与认证检查工作的完善,实现工作绩效与年度单位的政策整合,加强项目的检查及补贴政策,逐渐形成完善性的工作整合政策。而且,在人员激励制度构建中,也可以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优化应聘机制,为现代药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

2.2 确定GSP检查时间,优化认证培训时间

通过对药品流通产业运行状况的分析,在GSP相关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提高检查内容的价值性,并逐渐扩展认证检查的相关内容,提高药品流通的整体价值。在一些小型药品产业运行中,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经营的层级相对简单、经营种类单一,认证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就相对较短,可以即时满足药品流通产业的发展需求。但是,对于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的药品产业,由于经营面积大、经营品种相对多样,导致认证检查时间较长,从而限制了产业的稳定运行。因此,在药品流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业运行的价值性,需要通过企业规模、企业特点以及检查内容等综合因素的分析,进行检查项目的确定,以便保证GSP的有效认证。同时,在检查项目优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满足人才专业能力的提升需求,针对认证人员的基本状况,进行培训策略的构建,有效提高认证培训的价值性。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学习并贯彻GSP的相关内容,不同部门需要认真配合,并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由药品GSP管理规范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实现对认证人员的专业性指导,保证认证检查工作的有效性,积极引导药品流通产业的认证人员可以熟练掌握GSP的相关规范,提高自身的专业性,为工作的整合创新奠定基础[5]。

2.3 明确药品流通业的发展方向,优化GSP流程

2.3.1 有效完善日检查的管理机制 在药品流通业发展的过程中,药品产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该完善日检查管理机制,并逐渐强化GSP的认证力度。药品产业发展中,需要营造公众监督、社会治理的发展局面,并积极出台完善性的政策管理机制,鼓励企业员工对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举报,特别是对于一些认证后存在着反复违规的企业,发现后需要加强惩罚力度。相关的监管部门需要对认证后的企业进行不定期监督,发现不良现象予以通报,提高GSP的监督力度。而且,在整个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制定完善性的现场检查方案,改变以往的检查模式,通过对认证企业产品经营品种以及产品经营方案的分析,进行认定方案的完善,有效提高产品检测的质量,保证认证后续责任制度的合理追究,优化日检查项目,积极促进药品流通业的稳定发展[6]。

2.3.2 完善跟踪监督检查机制 通过跟踪检查、日常监督以及专项检查工作的设计,可以改善以往的药品流通整合方案,完善跟踪监督流程,提高产业运行的价值性。在跟踪及监督系统完善的过程中,应该通过科学、统一的规划,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多种检测方法的融合可以实现检查方法的交互性,并逐渐形成监管合力,为药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对于药品经营企业而言,在发展中应该通过对企业运行状况的分析,进行企业分类管理、后续检查以及管理方案的确定,并将GSP认证监管工作作为重点,实现日常监管与认证监管工作的有机融合,提高群众的监督力量,规范药品的使用价值,以便促进GSP认证工作的有效发挥,保证人们用药安全[7]。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药品流通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逐渐提高产业的运行效率,需要管理者明确药品产业GSP背景下的监管制约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系统性分析,完善药品流通产业的运行策略,提高产业的发展效率。一般情况下,在GSP策略指导下,为了提高产业运行的价值性,应该通过GSP认证力度的提升、GSP检查时间的整合以及流通产业发展方向的规划,进行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充分发挥出药品流通产业的监管需求,促进产业的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冬梅.浅谈新版GSP对药品流通领域的影响[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4):229.

[2] 劉敏.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发展3PL的几点优势—以华润湖南医药有限公司为例[J].江苏商论,2016(3):172-173.

[3] 刘莹.新版GSP的药品冷链物流质量风险管理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6):227.

[4] 郭辉.浅谈新版GSP对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的影响[J].科技风,2014(23):252.

[5] 陈英,徐志刚.新版GSP中医药企业药品冷链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海峡药学,2013,25(12):224-226.

[6] 王沁.符合GSP标准与要求的药品仓库改造设计[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7(13):40-43.

[7] 董鹏,王惠永.修订GSP能否堵住漏洞—山东“疫苗案”后我国药品流通领域面临新挑战[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1):46-47.

(收稿日期:2018-03-14)

推荐访问:流通 意义 药品 实施 研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