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及对策

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3-07-22 18:40:32

【收稿日期】2012-02-01

【作者简介】本课题组为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武清海(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会长)。副组长:胡志强(中共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汤柏荡(中共湖北省委党建办主任、湖北省党建研究会秘书长)、傅顺卿(中共湖北省委党建办副巡视员、湖北省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成员:罗栋梁(中共湖北省委党建办学会工作处处长、湖北省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舒邦元(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教授)、安翔勇(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陶维兵(湖北省武汉市社科院副研究员)、阳发林(中共湖北省宜都市委组织部干部)、李西丰(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

【摘 要】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新阶层的我国社会阶层构成新变化及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剖析了新时期党加强与不同社会群众联系的基本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层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联系的对策建议。文章对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阶层新变化及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切实加强党同群众密切联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社会阶层;新变化;党群关系;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D252/C9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2—0068—13 伴随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原有的社会阶层不断分化重组,形成了复杂多元的社会阶层结构。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正视这一变化并切实加强党与各阶层群众的密切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按照全国党建研究会的统一部署,2011年5-7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就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课题组先后到湖北省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农村及社区等不同领域,走访座谈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众,共召开座谈会22场次,座谈500多人次,发放调查问卷15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1378份。

一、当前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及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

(一)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及其新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大规模流动、职业身份的转换以及收入差距的扩大,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固定格局,并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及不同的利益群体。国内有的学者根据各阶层对组织、经济、文化三大资源的占有情况划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等“十大阶层”;有的根据利益获得及受损状况划分为特殊获益者、普通获益者、利益相对受损和社会底层等“四个利益群体”;有的根据消费水平划分为最富裕、富裕、中上、中间、中下、贫困、最贫困等“七大阶层”;等等。本文重点分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的变化及特点。

1.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就业渠道和方式多样化以及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格局的形成,导致工人阶级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经营管理者、知识分子、产业工人、雇佣工人、农民工、失业与半失业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人群体,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并频繁流动。在改革风浪中成长起来的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占居主导地位。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部分,是改革的受益者。产业工人绝大部分收入较低,传统的优势地位逐步丧失,由“老大”变成了“老八”。受雇于私营或外资企业的工人大多数属中低收入者,劳动条件、福利、保障较差。总量达24223万人的农民工成为工人阶级的生力军,普遍存在收入过低、社会保障差、职业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其中60.9%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艰难过渡时期,基本不熟悉也不愿回到农村,而融入城市成本高、掣肘多,不少人面临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的危险。失业和半失业工人是改革成本的垫付者,呈失业、转岗、就业的动态变化,处于弱势地位。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68万人,有547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同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0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4.1%。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调查发现,当前职工对企业关注度不断提高,他们希望企业稳定发展,个人收入提高,工作环境改善,对维护自身利益意识增强,对工资收入的关心特别强烈。对管理层与工人的收入悬殊以及企业改制中侵吞国有资产和侵犯工人利益现象不满。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工人中的党员比例及对党的感情明显高于其他工人群体。整体来看,工人阶级出现结构多元、就业形式多样、规模数量扩张、内部分化加剧、收入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地位及对党的感情差异化等新情况。

2.农民阶级的新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成为自主权较高的市场经济主体,职业分化更加明显,已从过去从事劳动生产的单一群体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等群体。有分析认为,每年约有1000万农村劳动者进入非农领域,1000万人进城,数百万人转为个体,预计后30年,约有5亿农村人口进城。因职业不同和受地区差别影响,不同农民群体收入差距明显: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个体经营者、农村智力劳动者相对较高;农村管理者与农民工收入相当;东部农民收入明显高于中、西部;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以留守老人和妇女为主,这支固守农村的被称之为“389961”部队的农业生产大军,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收入偏少。整体来看,受近几年党和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影响,广大农民由衷高兴赶上了“种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拖累”的好时代,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因征税收费导致长期激烈的干群矛盾得到缓解,农民对党的感情普遍加深,但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束缚下的农民,社会地位并没有明显变化,他们对拓宽致富门路、加强农业科技、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看病养老政策保障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问题非常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过程中,农民利益再次受损,大量失地甚至是遭到强征强拆的农民与基层组织和干部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冲突。

3.知识分子阶层的新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知识分子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流动日益频繁,内部结构分化加速。统计表明,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已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现在的8930人。用人体制的改革带来知识分子在不同领域、行业、地域、体制之间频繁流动,分化形成管理者阶层、从事精神生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事务管理的知识分子、大专院校的学生等不同群体。其中,管理者是党的干部队伍的主要力量,整体素质较高,处于明显优势地位,但其作风、腐败问题常被群众诟病,是最容易脱离群众的阶层;专业技术人员因单位所有制不同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方面有所差别;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容易受西方多元思想干扰,加之社会分配不公、就业困难、享受改革成果相对较少等原因,对党的认识有逐步淡化倾向,其思想认同、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呈独立、自主、复杂、多变等特性,使党教育、引导、赢得和争取青年的任务更加艰巨。整体来看,知识分子阶层职业相对稳定,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较高,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对党有较高的认同和较强的感情,但内部分化导致知识分子个体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产生较大差异。

推荐访问:党群关系 对策 社会阶层 变化 影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