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良好的民族关系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奠基石

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3-07-24 08:50:13

【摘要】民族关系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民族关系的发展历史和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来看,民族关系的良好发展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国家的发展应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社会。所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在和谐理论的指导下,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我国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民族关系;社会发展;民族团结

2006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因此,如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纵观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历史

民族关系是有特定内涵的社会关系,是多民族国家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任何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良好的民族关系都是国家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就已形成插花式的交错杂居。华夏族由聚居黄河中下游逐渐向辽东、西北、西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散布,与东胡、蛮、夷、戎、狄、氐、羌、巴、苗、彝等民族杂居在一起。自从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我国的民族迁移,人口流动更为频繁。秦始皇曾迁徙50万“罪徒”于岭南,与百越人杂居交往。汉武帝为了“屯田实边”,四次将160多万人迁到酒泉、张掖、陇西、北地、上郡、朔方、西河和会稽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羯、氐、羌、鲜卑诸族,纷纷进入中原;而大批汉族则不断向南方或其他边疆地区迁移,同当地的越、蛮、夷诸族杂居交往。两宋到南北朝时期,人口难以计数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三北”地区的民族向中原地区迁移,而中原地区的汉族又大量向南方、西南移居,使全国范围内的民族杂居得到进一步发展。到清朝,随着满洲贵族入关和清军八旗四面挥师与驻防,以及一批批汉族人民向关外或其它边陲移民垦殖,终于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独特格局,即大杂居、小聚居,几乎没有一个民族完全集中居住在一起而不与其他民族杂处。而人口最多的汉族,则从内地到偏远的边疆广为分布。

应该承认的是,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也有征服性的战争,血刃交加,社会出现不和谐的状态。这是历史,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但是从全局出发,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更多的是统一局面,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交往,民族战争只是短暂的插曲,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主流的,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从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看社会发展

民族关系的社会属性决定民族关系,民族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从性质上说,已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邓小平曾经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①但是,由于所处发展阶段的局限,表现出它在这一阶段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特点。

第一,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我国已废除了民族压迫歧视制度,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但是,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存在,实际生活中民族平等的法律保障不健全,社会生活领域享受民族平等权利时常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不和谐现象。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加快经济发展,保持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始终不渝地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才能构筑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坚定基础。

第二,民族团结的相对性。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把我国建设成了一个民族平等友爱的大家庭。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民族团结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这些又受时代因素的影响,民族间不和谐、不团结的因素仍然存在。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制造舆论,蛊惑人心,煽动不满,挑起争端,也是影响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解决好民族问题,才能实现我国繁荣发展的目的。

第三,共同繁荣的初步性。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充分发展、共同繁荣的时期。但是,共同繁荣是以各民族自身发展为前提的。离开了民族地区经济及各项事业的繁荣,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量十分缺乏,在与其他民族发展横向经济联系方面也受到自身基础条件的限制。

三、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民族之间关系的良好发展

国家的繁荣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之间的各种力量。民族关系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民族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民族问题具有复杂性,与整个社会系统发生多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受各种社会问题的作用和影响,与各种社会问题相互交织。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族问题是非常重视的,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对人类社会民族问题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列宁关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内探讨了民族主义的问题。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对后来的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影响,第一次完整地论述了“民族”的定义,他更多地关注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理论和政策体系。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把民族问题同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联系起来,他指出:“国内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我国六亿人民正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地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②又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③毛泽东民族理论的特点在于从现实和历史的联系中看问题、处理问题。邓小平的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实现民族发展是邓小平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的着眼点,他认为:发展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④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他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民族问题也非常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和谐,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区域、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说,发展良好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民族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消除民族结构不合理对国家发展产生的摩擦力和制动力。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6.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7.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9.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3.

参考文献:

[1]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32.

[2]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3]张艾力.和谐社会构建与民族关系发展[J].中国民族,2006(4):5-8.

[4]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262-263.

作者简介:杨灿,女,贵州大学法学院人口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与区域发展。

推荐访问:奠基石 繁荣 民族 关系 国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