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深化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上)

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1-06-28 10:42:45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要突破,重点在配套。1983年的“三个面向”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再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教育改革的历史,改革成为教育最大的红利,改革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教育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育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相配套的综合改革,是国内外教育相互影响的统筹改革,是各级各类教育整体协调的优化改革,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周期律自觉有力的有序改革。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转变,从满足“有学上”需求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带来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内涵发展转型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这是对教育改革作出的新判断、新要求、新部署,对于跨越“深水区”,以深化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教育内涵发展要求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是推动当代教育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改变教育长期贫穷落后面貌的根本保证,是大踏步赶上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由之路。

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教育改革具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教育改革属于有计划变革的范畴,教育改革历来是由多种原因推动的,历史对中国教育为什么要改革已经做出了回答:在改革开放初期,穷则思变,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没有“文革”的人才青黄不接就不会有教育改革,没有教育的贫穷落后就不可能选择改革。30多年来,我国教育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伴随着改革的强大推动,改革成效显著,办学条件、普及水平、发展规模前所未有,达到了与世界人口最大国家相称的世界第一教育大国地位。中国教育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也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是因为弱则思变,不平则鸣,不改革不能解决中国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不改革不能解决中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而不能满足公众接受更高水平教育要求的问题。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走内涵发展道路,内涵发展必重改革,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认同,因为这早就不仅是理论认识,而是30多年改革成果带来的最重要的感悟和信念。了解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源头和历程,对于增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和“加强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对于坚定不移、不失时机地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建设一流教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教育发展无法替代教育改革。

发展是硬道理。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30多年在没有巨大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突出以“做大蛋糕”的规模发展为重点,使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历程,特别是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超过1亿人,位居世界第一,满足了亿万青年深造求学的机会,有力促进了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发展不是唯一道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发展是量的自然增长,而改革是质的改变,量变不能代替质变,发展不能压倒改革,发展也不能替代改革,发展不能自然带来教育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效益的提升。发展要通过改革来促进,改革要通过发展来巩固。以往围绕规模扩张为中心的改革,使得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聚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简单的增加投入不仅不能促成体制的改善,反而会导致体制的衰败,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使教育资源在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分配高度不均,呈现出封闭性。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差距过大,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质量不高,教育效益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社会批评意见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无法随时间的推移而自然而然化解,教育改革不能依靠惯性前行,需要不断深化改革,调整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改革越改越难。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看,采取的是一种务实的“先易后难”渐进改革思路,把难改的、风险大的改革留在后面,待时机成熟再改,教育的改革至今依然“在路上”。

1983年明确了“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目标后,先从一些好改的、容易改的做起,1985年开启了教育体制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和差异发展,着重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了在“穷国办教育”的资源短缺难题,使得中国教育取得历史性进步。1993年的教育改革则侧重办学体制,激发公办学校办学活力,唤起民间极大的创业热情,释放民间办学的能量。2010年的教育改革转向内涵发展,提出了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五项改革,着力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教育体制不活、教育投入不足等三大问题。

在“有学上”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之后,“上好学”和“就好业”的问题逐一显现,暴露出教育存在的不适应、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现在面临的问题较以往更加困难,矛盾较以往更加尖锐,意见较以往更分歧。

改革进入思想观念的“深水区”。思想是改革行动的先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改革具有广泛的共识和期盼,教育改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家都心向改革,拥护改革,期盼改革带来变化,带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与改革开放初期大不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使不同群体获得普遍利益的同时,出现了教育差距过大、不同群体获得利益有别等社会矛盾,使得人们对改革的态度迥然不同,随之出现了盼望改革、反对改革、惧怕改革、观望改革等多元化的思想情绪。由于人们的利益和立场不同,对改革“时机成熟”的判断和改革机遇的把握不一,越来越缺乏改革共识,社会对改革形成共识变难了,尤其欠缺对教育改革大方向的共识,过去是对具体怎么改有不同意见,现在对什么是改革,改什么,谁评判都有分歧。以往改革的参照系更多的是教育的过去,现在改革的评判坐标则是全球教育最优秀事物的集合。从个人立场出发,没有是非,只有对错,只有利益,如有的人偏重教育公平,而有的人则强调创新人才培养;东部强调质量为重,西部则主张公平优先。

改革进入体制机制的“深水区”。体制机制是改革行动的保障。由于各项改革推进力度不一,协调不够,经济改革超前推进,而社会用人制度和财政投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户籍制度等重要领域的改革比较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脆弱,社会公平竞争和发展机会不足,部门之间互相观望等待,甚至相互阻碍,改革深受体制机制障碍的困扰,经常出现“你改我不改,你早改我晚改”的局面,结果使问题被积累下来,教育改革难以深入推进,“深水区”迟迟无法走出,难以突破“高原期”,制度的效应发挥不出来。

改革进入不同群体的利益纷争的“深水区”。利益决定改革行动的立场。现阶段推进改革不仅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对于踏入城市化前中期和中等收入门槛的中国来说,不同部门、行业、群体的教育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观点、立场、愿望差距很大,甚至是彼此对立。普惠式的教育改革最容易接受(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扶贫式的教育改革也可以接受(如援助落后地区、倾斜困难群体)、抽肥补瘦式的改革难以接受(如重点高校名额分配)、割肉式的改革最难接受(如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取消择校特权)。在改革中滋生了很多既得利益者,如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城市,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原来也是改革者,但有了既得利益后,就不愿继续改革了,成为深化改革的阻碍力量,开始厌烦改革,阻碍改革;一些添枝加叶的改革,一些假改革,一些错改革,一些走马灯式的改革,一些改来改去的改革,一些只说不练的改革,败坏了改革的声誉,使当事者(学校和教师)倦怠改革,使得群众对“改革”的疑虑渐起,一些质疑亦日渐激烈。改革涉及利益调整,谁都愿意改革别人的利益,谁都不愿意改革自己的利益。政策取向常常陷入公平和效益难以兼顾的境地,如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问题的两难选择,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情绪对立,家长对孩子要健康还是要前途的纠结,教育界对满足国家需要和群众满意的困惑。

(三)教育不继续改革就会有危险。

深化改革有风险。改革在于开辟新的道路,不确定因素增加,没有现成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盲动必乱,存在失败的风险。改革的风险不仅是政绩上的,与其他部门的矛盾,而且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顾忌舆论的反映。

拖延改革更危险。不改则衰,消极则亡。教育改革已经开始,改掉了一部分,使得没有改的这一部分显得分外醒目,更令人无法接受。很难想象,没有教育改革,社会也会发展。教育改革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可供消费,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再改革,就会陷入僵化、封闭、保守,资源错配,机会不均,造成不公平竞争和过度竞争,损害学生健康,加重就业困难,付出的代价会不断升高,进一步削弱我国教育的竞争力,恶化社会矛盾,会导致教育危机或社会危机。

不改革的风险大于改革的风险。改革有风险,但风险可控,成本也可承受。而任何一次改革都会有风险,任何一个重大决定,都有承担风险的责任。改革有风险,躲不开,绕不过,回避和拖延导致问题积累,如果久拖不决,又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矛盾更加尖锐、观点更加对立、社会更加分化,不改革更危险。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改革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教育强国难成,民族复兴无望。

今天的教育存在不适应(不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规律,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不均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过大)、不协调(各级各类教育不相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不可持续(身心健康受损、竞争力不足、就业困难)的问题。问题出现在教育,但根源在社会,新老矛盾交织。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也缺乏社会共识,不改革不行,假改革无用,乱改革更不行,改来改去也不行。改革的难度之大,矛盾之尖锐,任务之艰巨都是空前的。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至为艰巨,甚至举步维艰,几陷胶着,出现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因为改革不到位,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深化改革。有些改革可能会有局部的、短期的阵痛,但从全局看、长远看,深化改革受益会更大、更持久。

(四)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攻坚克难。

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理念与利益、文件与文化、前台与后台、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是导致中国教育改革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教育的改革有历史的必然性,充分理解教育改革的难度及其原因,是实事求是制定教育改革的合理具体目标与科学推进策略的基础。

深化改革乃大势所趋。现在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也是攻坚期。从全局和大趋势看,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教育关系千秋基业,关系千家万户,只有改革才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得到人民的拥护,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抓住战略机遇期,不失时机深化教育重要领域改革,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加大综合改革力度,提高改革的协调性实效性。

改革依然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红利。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各行各业都需要深化改革。教育作为民生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需要优先发展,率先改革。改革重在解放生产力,一旦突破了原来的桎梏,就会迎来一片新的天地,中国教育的发展就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变中国教育贫穷落后面貌需要改革,改变教育差距分化需要改革,实现国富民强更要深化改革。如果说30年前的教育改革主要是突破僵化的观念束缚,有选择改革对象和调控改革节奏的主动性,那么现在决定和影响改革的因素很复杂,有些因素对改革举措的配合度很低,甚至是挑战性的,社会对改革的认识和期待已呈多元,改革的一部分动力是通过倒逼机制呈现出来的。要使改革不停顿、不止步,保证节奏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突破现有利益格局,难度越来越高。为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减少阻力,基本做法是做增量改革,面向未来调整预期利益,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利益,在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冲突,继续发挥改革这个教育最大的红利效用。

二、深化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层出不穷,教育改革千头万绪,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切实抓准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力争事半功倍解决突出问题,而这种突破口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改革必须切中问题症结和要害,又能凝聚体制内最大限度的共识,打通发展与改革的新通道,为后继的改革路径奠定基础。要把中国教育为何要改革的道理寻问到底,才能找准教育改革的出发点(育人、选人、用人),这样才能避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教育的历史为未来教育提出了双重的任务:教育既要复原,同时又要革新。找准并重温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并使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趋于一致,这是当前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深入思考、着力解决的问题,要找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教育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国教育的重大转型,从偏重规模和速度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向注重公平和质量的内涵发展模式,着力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我国教育内涵改革为主的进程中,提出了育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家长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施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首的五项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要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为导向,保障每个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使每个学生(资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教育内涵改革的艰难,即“改到难处是高考”、“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学”。

(一)改革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西方是讲成长,是以罗素的质量主义为基础,是按照效仿自然的法则,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志愿、选择,自然生长,不受外界的干预。而我国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工业化思维,结果就导致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这就是根源所在。教育还停留在择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精英教育阶段,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有所教相去甚远,是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不是学生选择适合需要的教育。因此,要着重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课程教学教材,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全面发展。要尊重和利用规律性,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相结合,既注重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差异;既要促进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课业负担。

(二)改革难点是考试招生制度。

考试招生制度涉及人才选拔机制,与社会用人机制相关联,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尺,是具有高利害关系的教育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照应高一级学校人才选拔、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逐步形成招考分离(考试是招生的依据,招生是考试的目的)、分类考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类)、综合评价(注重全面发展和历史表现)、多元录取(考试录取和学校自主招生)的考试招生制度,考得科学,招得合理,建立学生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志趣志向、学业负担五位一体的评价指标,既要保证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又要把考试转向评价,考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考出学生的特长和能力。

(三)改革热点是课程教学。

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既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明确学校的基本定位、服务面向、治理结构、基本管理制度,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权,为学生提供学习创新的平台;又要创新教育家办学制度,推进教育家职业化专业化,培养造就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规律、拥有系统教育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家,选拔任用懂教育、会管理的教育家办学,创造教育家成长的环境,引导教育家潜心办学,干出业绩;还要提高教师素质,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聚焦课堂改革,改革教学方式。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推动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切实解决好“入园难”、“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保障学有所教、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三、深化教育改革需要综合配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就对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做了评价,认为“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已不再是可取的。”这个评价对于中国30年的教育改革也是有针对性的。变革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又提供了满足这种要求所需要的工具。无论教育改革是局部的,还是比较一般的,都必须联系到整个局势。1985年设立国家教委,就包括了多个部门,设立了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形成了“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模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要求:“积极进行农村教育、城市教育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县、乡两级政府要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分级统筹管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统筹规划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燎原计划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有机结合,落实科教兴农战略。”2010年成立的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由国务委员任组长,发改委、财政部等20个部门参与,设计了10项大改革项目,设立了425个改革试点单位,包括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等10大类专项改革,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以及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等5大类综合改革试点。教育部与天津、上海等地成立了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教育国际化等多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未来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三个面向”既是指导过去教育改革的方针,也是指导未来教育改革的指南,要求用系统的思维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的观念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推进改革,真正做到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促进和谐。

(一)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内部改革的系统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教育相互联系,各类教育相互关联,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各种学段相互影响,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在一个特定时期,单一的、单方面的、一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也许能收到一定成效,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改革模式不仅难以奏效,反而会对其他方面产生掣肘。推进综合改革,不是局限于局部内容的调整完善或单一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充分考虑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考虑,有效衔接。

(二)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外部改革的关联性。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同时受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因素影响。推进教育改革,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改革的影响,跳出教育看教育,要将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筹考虑,既要坚持按教育规律推进改革,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社会评价对改革的引导作用,而不能关起门来搞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形成合力推进教育改革,营造更好的推进教育改革的社会环境,取得更好的教育改革的社会效果。

(三)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区域改革的整体性。

教育改革到今天,已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某一领域,而是全面展开、整体推进。深化改革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推进改革也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教育工作的共同任务。因此,在改革布点上,既要统筹考虑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各级各类教育的现状,分类指导;又要突出重点,提高整体性。

(四)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事业内外改革的协同性。

发展要靠改革,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完全可以推动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充分认识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改革意识。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阻碍大局和大趋势的部门、行业、地方或个人等局部利益和特权,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深化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一同部署,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深化改革的要求。

(五)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国内外改革的统筹性。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国际化的现代社会,任何国家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孤立地进行,通过多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融入世界教育改革的洪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有机结合,需要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既要立足国情,以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为中心深化改革,也要放眼世界,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关注国外的教改动态,研究国外的教改经验,为我所用。在吸取国外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同时,积极向世界贡献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六)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改革的前瞻性。

教育既是今天,也是明天。教育改革既要服务当下,更要着眼未来。教育改革要与时俱进,实践无止境,改革无止境,要通过改革努力破解当前的教育重点热点难点盲点问题,也要分析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做出教育改革的超前规划和部署。“亡羊补牢”式的改革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未雨绸缪”式的改革。

教育问题极其重要又极其复杂,教育改革千头万绪,仅靠教育部门努力是难以奏效的,办好教育是各方面的责任,推进改革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既要进行制度协调和完善,克服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制定的制度存在的矛盾、漏洞甚至是抵触,更要创新制度。

参考文献: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华东师范大学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

②宋德明:《坚定不移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12日第1、第2版。

(未完待续。本刊下期将刊登该文的第四部分“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及第五部分“深化教育改革需要着重制度创新”,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 梁伟国 刘群)

推荐访问:教育事业 深化改革 强大 推动 动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