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人内心的宗教哲学

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28 10:11:04

摘要:人们对宗教的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认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宗教,去理解宗教。宗教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宗教信仰离不开人的存在,动物没有信仰,因为动物没有自我意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人是有信仰的,而宗教则是人的信仰的基石和精神支撑。

关键词:哲学 宗教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宗教信仰一直伴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演进变化。社会制度的改变,朝代的更迭,都无法抹杀宗教信仰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无论这种作用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

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那时,宗教规范往往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于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变,宗教也由最初的图腾崇拜逐渐演变为拥有各种完整理论体系的意识形态。

对宗教的理解应当从客观真实的历史环境去考察他产生的渊源,不同时期的宗教发展自然应该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出发,而不能生搬硬套的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批判宗教的局限性,这是我们在理解宗教以及人内心的宗教情结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那要了解基督教就必须仔细研究犹太教极其犹太民族的历史。《圣经》中出埃及记的记载,既是对犹太人反抗埃及法老奴役的历史再现,也是对犹太教发展极其犹太教对犹太人逃亡过程中产生的正面积极作用的体现,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摩西通过十诫守则,利用强大的精神信仰将犹太人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因为他深知:以色列民族的命运这样悲惨,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民族的团结。而要实现民族的团结就必须有一个精神上的统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点要求,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够为全民族接受的宗教。并且,这个宗教的教义必须与原始宗教不同,应该具有对人的思想、行为的统一作用,也就是对人的社会性有更加强的支持。

同样,中国佛教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的。

“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赵朴初居士所编著之《佛教史略》)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道教,儒家经典不断融合发展,最终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义:禅宗。而中国佛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当统治者利用佛教的生死轮回教义来影响人民,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的时候,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角度来看,佛教起了积极的作用。而当佛教的过渡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时,也起到了负面作用。因此就有了历史上的四个不同时间段的灭佛事件(具体详细信息可参见:王柏祥 原载《山西日报》)。

由此可以看出,宗教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宗教的发展关乎政治,经济,制度等方方面面。宗教的社会能量极其强大,符合社会历史条件时,它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当宗教的发展形态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时,则会影响社会的稳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考察宗教的历史过程的时候,如何正确的引导宗教的发展,如何完善宗教的理论体系使之符合当前的社会状态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点。

宗教的基本职能是满足信仰者的需要,这说明宗教是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人有很多的信仰,在众多信仰中可以不选择宗教,但是,一旦你信仰了宗教,那么在保持信仰的单一性上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许是缘于人本身的弱小,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对很多东西都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自然而然的会崇拜一些看起来很神秘的自然现象。这是原始宗教的形态。于是由此我们会想,既然宗教的产生源起于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那么是否解决了未知事物,宗教就会消失了呢?是否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发达,我们就不会去信仰宗教了呢?答案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发达的现代社会,宗教却并没有因为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消亡。相反,却在某些领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的潜意识里拥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而面对这种恐惧和压力,必须找到一种精神寄托,而这种精神寄托便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信仰的不同宗教。人内心对待宗教的情结并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消亡。相反,科学技术除了促进生产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外,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恐惧和压力。使得现代人面临着比原始人更大的生活压力,我们的探索越深入越会觉得自己无知。人是有精神追求的,面对现实的羁绊,内心的压抑自然需要释放,而选择信仰一种宗教自然选择了释放内心压抑的方式。

笔者自身属于形式上不信仰某种具体的宗教,但内心十分尊重宗教的一类人。以中国佛教为例,我也曾经到过不同的寺庙,在不同的寺庙我都发现一个现象。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面对着金銮大殿,面对着佛祖和各大菩萨。必然是虔诚恭敬的烧香拜佛,不敢说内心,但至少表面上的信仰方式足以显示出内心对佛教的敬重之情。

事实上,人永远也无法避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死亡之后要去哪里?人死亡之后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给出的答案或在定义都无法使人真正的从内心信服,因为这里有一个矛盾就是:无论是哪一种定义都是人所活着的时候给出的。给出定义的人本身并没有经历过死亡。也就是说,下定义的人无论思想有多先进,都是永远也无法突破体验死亡的障碍。那么这样的解释又能使多少人信服呢?所以人内心永远不会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而当现实无法解决死亡的必然问题时,那么面对死亡,人们就只有妥协,妥协的结果就是寻求终极关怀,而终极关怀则是宗教产生的必然。所以说,对宗教的情结是人内心固有的,是不可改变的。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内心永远也抹不去的对自身的不断追问。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人本身内心的宗教情结并不是高深复杂的,也不是学术性的理解。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自我关怀。就像其实中国人真的懂佛学的不多,认真钻研过佛教经典的更少,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把佛教主张的‘善恶有报,因果循环’当成对于“礼”不能在现实中实现其功能的一种替代品。是为了满足“遵守‘礼’,服从‘良心’,可以得到好的结果”的心理需要。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潜意识里的内心宗教情结其实是肤浅的,表面的一种自我安慰和心理救赎。与宗教的本质而言并无太多联系,甚至有将其迷信化的负面作用。烧香拜佛,求神或者求上帝保佑,希冀神或者菩萨能够有超能力改变自己。这实际上无形当中将宗教思想狭隘化了。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我们内心或多或少都有无法抑制的宗教情结,也许有的人不承认,但是事实上我们都应该对宗教保持一种应有的尊重。了解自身的宗教情结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信仰宗教,而是从根本上正示自己所需要的终极关怀,满足属于自身的精神需要,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推荐访问:宗教 内心 哲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