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对高校学生奖励体系构建的思考和建议

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2-02-22 10:07:38

摘 要: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学生奖励的评定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目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梳理分析高校学生奖励体系建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现有学生荣誉奖励工作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对高校学生个人奖励体系的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奖励;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奖励体系的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奖励体系作为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体系性激励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2],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3],对实现育人目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奖励体系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主动性,增强学生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且还能作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树立与之相一致的个人目标。奖励体系更是丰富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更加制度化和更加权威高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多地去追求精神价值,对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形成产生长期积极的影响[4]。具体来看,高校学生奖励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5],每个环节的设置和效果都将影响系统整体育人成效的发挥。国内外高校奖励体系的研究结果[6-9]显示:科学设置学生奖励的获奖比例,既能保证覆盖面又能兼顾稀缺性,最大限度发挥激励作用;无论是评定过程还是表彰和后续教育,精心设计的宣传更是能够在榜样树立、文化营造和风气引导方面发挥长效促进作用。

高校学生奖励体系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调查问卷分为背景信息和主问卷两部分,共37道题,主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奖励作用、奖项设置合理性、评价标准、评奖方式、表彰及宣传方式五个方面的看法、评价。问卷面向北京大学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6个学部的在校生,通过网络平台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2份,有效率为90.8%。从样本分布看,男女比为45.59%、54.41%,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占比50.55%、32.92%、16.53%;在年级分布上,主要集中在2014级—2016级在校生,该部分比例为81.12%;在学部分布上,理学部26.86%、信息与工程科学部11.29%、人文学部19.01%、社会科学学部25.14%、经济与管理学部8.68%人、跨学科类2.27%、医学部6.75%。问卷整体的信度系数(克隆巴赫Alpha系数)为0.899。效度方面,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040.93(P<0.01),KMO值为0.957,信效度优良。

此外,本研究还采用访谈调查方法,先后采访了各个学部、年级的教师、学生共50人,了解不同角色的群体对于奖励工作的看法与意见。结合问卷与访谈的数据,可以发现北京大学奖励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奖励类型设置不够合理

一方面,由于各部门在设奖时的沟通衔接问题,存在部分领域重复设奖的现象。例如:学校团委组织评选的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优秀志愿者等奖励与校级奖励中的社会工作奖、实践公益奖以及学生资助中心评选的学生公益之星,在评选领域和要求上有着较大程度的重合,也使得有关奖项的含金量和受关注程度降低。在访谈中有学生指出,奖项的重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并未扩大奖励的覆盖面,如获得校级奖励“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往往同时也获得了团系统的“优秀团干部”以及党系统的“十佳党支书”等奖励,反而造成了奖励评选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部分领域的奖励设置有所欠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认为学校现有各类别奖励中最为缺乏的是道德品行类的奖励。这一类的奖励中,专门设奖的目前仅有校级奖励中的“优秀品德奖”,而且该奖项的获奖人数也不容乐观。2015—2016学年全校还有88位学生获奖,2017—2018学年已经出现无人获奖的情况。

2.评选细则标准不够细致

制定全面细致、切实可行的评选细则能够帮助奖项评选工作顺利开展,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奖项的认可度。但当前部分奖励的评选标准存在着难以量化审查、主观性高、甚至被忽略的问题。这一点在思想道德品行评价方面便显得尤为明显。例如:学生年度人物评价标准要求在精神文明创建中有突出贡献、三好学生标兵要求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等方面表现突出。要实现这些标准的准确认定,首先,学生要确实本人符合該标准,并确有相应的表现和贡献;其次,是该生表现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了解和认可、核实并信任;最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定。这其中的每一环节都要花费较大的人力与时间,且有些过程没有独立的审核监督,无法保证真实性,容易出现造假、包装等问题;如果以打分的形式进行,则又存在主观随意性。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认为身心健康、道德品行、思想认识的评价较容易被忽视的分别达到了52.41%、62.6%、42.56%,远高于其他评价标准项目。

3.奖励评选过程不够完善

评选过程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在奖励的申请环节,大部分奖项根据素质综合测评的排名进行分配,少量奖项须提交报名表,只有极少数奖项需要参加线上评选或现场答辩。而在奖励的评审环节,缺少学生民主评议的环节,评审委员会则大都由学校或院系的教师组成,即使设置有学生评委或线上投票等学生可参与的评审环节,其在最终评审结果中所占比例也相对较低。在受访者中,有较多学生认为应加强学生自荐、他荐和集体推荐,提升奖励申请的学生参与度,这几部分的学生分别占到43.39%、31.13%和26.52%;有41.05%的学生认为应该做好学生民主评议,33.26%的学生认为应该充分发挥现场答辩的作用;此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应加强学生在材料审核、评审委员会评议和公示中的作用,分别为24.59%、17.22%和15.01%。

4.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全面

在评审工作开始前,对于奖励体系充分宣传介绍,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奖励的认识与理解。调查结果显示:宣传工作力度有待提升。仅有21.83%的学生对学校各类奖励设置的意义和作用“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16.18%的学生“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奖励评选的内容和评选规则,其中“非常了解”的学生均仅有1%左右。而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是设奖部门宣传力度不够,也有近40%的学生认为是评选工作负责人的通知不到位。在评审工作结束后,对于获奖者事迹的宣传推广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奖励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学生提升自我、向优秀看齐。在全校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偏重获奖人学习成绩、学术成果和兴趣爱好的问题,缺少对于获奖人成长经历、个性品质的深入挖掘;同质化的宣传内容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降低宣传教育的效果。

学生奖励体系建设的改进方向

1.完善奖励体系结构

要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基层院系的积极性,做好沟通与衔接工作,完善奖励体系的结构。在学校层面,对于学工部设置的校级奖励、校团委设置的团系统奖励以及各职能部门设置的单项奖励,进行详细的统计、对比,将评选范围、评选条件相似的奖项进行合并,删繁就简,增加校级单位设置奖励的权威性与含金量,让奖励体系的主干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强调基层院系自设奖励是整个奖励体系的有效补充,鼓励院系结合学科特点与工作情况,设立更加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奖励,充分激发本院系学生的能动性。根据北京大学党委学工部对各院系自设奖励情况的统计,不少院系已经做出了多样化的尝试:与国家奖学金评选相结合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之星”;在学生中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生命科学学院“沈同奖”,通过基层班团集体推荐、答辩、师生评议等环节发掘优秀学生典型的城市与环境学院“铁汉—城环奖个人奖”等,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2.加强落实品德评价

一个完善的奖励体系要能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融入国家社会对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要求。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建议将北京大学现有学生奖励体系设置按照上述五大指标重新梳理整合,改变以往奖励评选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优秀品德奖”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奉献社会、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热心公益、孝老爱亲等方面的行为进行表彰,考虑设置“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獎项,加强对思想道德、品行修养表现突出个体的表彰。

在各类奖项的评选过程中,要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始终,把对学生思想修养、道德品行方面的表现作为重要考量指标。在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工作情况,探索信度高、效果好的思想道德评价方法;在传统的班级成员互评打分环节加入答辩和面试方式,以更好地结合学生日常表现开展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于思想道德评价不合格的学生,实行奖励评选的“一票否决制”。

3.强化评选流程育人作用

学生奖励评选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的提升体现在整个评选流程当中,应该通过丰富学生的参与方式、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建立起规则意识、监督意识、竞争意识与争优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奖励评选工作的育人作用需要强化学校各相关部门和院系的全过程育人意识。在评选过程中丰富学生参与方式,通过文字材料提交、线上评选、现场答辩等综合手段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在奖励评审委员会中增加学生参与度,通过引入大众评审、民主评议、学生监督员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奖励的评选、监督甚至是管理工作中,达到良好的育人成效。

4.健全表彰宣传教育机制

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表彰和宣传教育工作是保障奖励评选参与度和导向性的重要手段。各级各部门应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有深度、有内容的作品,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让学生对奖励体系、评审工作、获奖学生事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要利用好网络媒介在传播中双向互动的特性,将以往单向灌输式的榜样教育转变为双向互动的汲取式交流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奖励表彰制度,重在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凸显荣誉的仪式感;要做好获奖学生的追踪调查工作,尤其是毕业后的去向及发展情况,用鲜活生动的事迹案例增强奖励宣传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构建高校学生荣誉体系的路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5):56-58.

[2]曲莎莎,向辉,张其光.高校建设学生荣誉激励体系的基本原则与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5(7):96-98.

[3]丁丽,黄亚伟.浅析如何发挥高校奖学金制度的激励作用—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5):61,64.

[4]严海波,肖红燕.论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36-738.

[5]王丽萍.高校学生荣誉奖励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31-138.

[6]曲莎莎,顾彤彤,刘萍,等.哈佛本科生荣誉体系对我国高校学生奖励工作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4(4):149-150.

[7]曲莎莎,耿睿.美国高校学生荣誉体系的特点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1):48-51.

[8]季晶晶.探析高校奖励工作中的“马太效应”[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7.

[9]孟雪,边地.对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奖学金制度设计逻辑起点的追问[J].学术交流,2012(6):195-197.

(作者单位:王宇凡、柴腾,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耕蒲,北京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

推荐访问:高校学生 构建 奖励 体系 思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