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新课程高考历史新史学观念的渗透与备考策略

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22 11:10:35

近年来的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的时代主流,同学们有必要认真加以掌握。

一、文明史观

1.真题例析。

例1.(2010·天津文综卷)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取题干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这明显表现出是犁耕技术的进步。正确答案为B。

例2.(2010·福建文综卷)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图文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应用的能力。本题所涉主要考点为古代书法艺术和书法名家。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平假名字体,可以判断该字体是模仿草书的;从选择项而言,王羲之非唐朝人,颜真卿和柳公权擅长楷体,怀素擅长草书。正确答案为D。

2.例题所体现的文明史观新观念。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选择题,大多体现出以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的文明史观确定主题、选择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命题的倾向。如例1表明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中国人在农耕方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例2表明古代中国以先进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非选择题更是注重考查考生以文明史观多角度思考、理解、阐释历史的能力。而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非选择题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外文明的差异、交流、碰撞,世界经济与科技等,突出文明的内涵与对其的实质理解与应用。可以预言,2011年及今后的高考历史试题仍将鲜明地体现以文明史观来命制的特点,为此同学们可以尝试从这些方面来加强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文明史意识。

3.文明史观考点知识链接。

(1)组建文明史观模块,整合历史复习专题。

(2)文明史观下的历史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文明的延续性;②着力挖掘历史长河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文明因素,强调文明的稳定性;③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评判标准(生产力),突出文明的深刻内涵;④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突出文明的整体性;⑤考查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突出文明的世界性。

二、现代化史观

1.真题例析。

例1.(2009·山东文综卷)图5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题干图片材料信息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及对教材知识的迁移与再认再现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20世纪初”并进行思考:20世纪初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是“实业救国”。正确答案为C。

例2.(2010·天津文综卷)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图片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应用的能力。依据教材中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首届世界博览会展出的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②。正确答案为C。

例3.(2010·安徽文综卷)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应用的能力。依据相关知识可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近代化概念的把握和应用;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近代化;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选项B、D不符合史实;选项A仅仅是从经济一个角度来说的。正确答案为C。

2.例题所体现的现代化史观新观念。

现代化史观是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现代化史观是近几年高考的“头等大戏”,上述所列例题中,例1着重考查了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要求;例2表现了世界近代史上的工业化进程与主要成果;例3表明俄国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产生的积极影响及对近代化的全面理解。

3.现代化史观考点知识链接。

(1)现代化的起步:①基本史实:现代化起步于16世纪至l9世纪初,表现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启蒙思想传播;资本主义在英、法、美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②东西方文明碰撞: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这种以农业为核心的文明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1840年,英国政府为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和开拓市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大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开始遭受“蛮夷文明”(事实上就是工业文明)的冲击。

(2)现代化的发展:①基本史实: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时代);三大潮流兴起、发展;欧美、日本实现现代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②东西方文明碰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农民运动,他们的斗争目标并不是在中国推进近代化: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完全是反现代化的,是一种古代小农经济的回归;义和团砍电线、毁铁路更是对现代化的直接打击。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的社会实践是中国开始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1898年,康、梁的戊戌维新是继洋务自强破产后中国选择现代化政治民主化道路君主立宪制的实践的开端,但是只维持了短短百余日便被顽固势力扼杀于摇篮之中,中国因此失去了一次国家振兴的良好契机。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开展了一场自救运动,即“新政”,新政的一系列措施在客观上反映了现代化的趋势。辛亥革命完全符合现代化的潮流,政治方面要求建立民主政治民主共和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民主化和法制化;民生主义和临时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工业化和机器化的趋势;清末民初社会风俗的变化则体现了社会世俗化的趋势。

(3)现代化的转型:①基本史实:20世纪初至l945年二战结束,两种不同性质的现代化模式并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世界民主化进程受到挑战;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②东西方文明碰撞:受一战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使了新文化运动兴起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经济呈现了短暂的活力;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深受日本侵华战争的打击和官僚资本的压制而步履维艰;中华民族实行全民族抗战政策,1945年8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4)现代化的稳步发展:①基本史实:二战结束以来(1945年至今),三种现代化模式并存;改革浪潮兴起;世界民主化进程加快;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第三世界崛起和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②东西方文明碰撞:二战结束后,美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实行“扶蒋反共”,在亚洲推行局部热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了民主与和平,取得了反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和反侵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6年底使新中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通过社会主义建设20年探索,1978年底中国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中国的国防、科技、教育、体育及外交开创了新局面;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5)对世界大潮下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规律性认识:在近代中国,中国近代化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机器化(用现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民主化与法制化,由封建专制统治向民主政治过渡;在思想领域主要表现为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在军事领域主要表现为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在外交领域主要表现为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总之,在现代化史观指导下,我们要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和对比,提高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全面而客观地认识世界和中国,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开放和平、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价值观念,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整体史观(全球史观)

1.真题例析。

例1.(2009·广东历史卷)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右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图片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应用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牙的殖民成果——拉丁美洲的巴西和非洲都得到教皇的承认,而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也得到了教皇的认可。A项是对题干的本质反映;选项B、C主要是从表象上去认知历史现象;选项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A。

例2.(2009·江苏历史卷)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所学史学理论及教材知识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依据相关教材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步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一状况的改变主要源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选项C是产生题干反映状况的根本原因。正确答案为C。

例3.(2010·海南历史卷)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解析:进化史观是近代进化论传入中国后而兴起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文明史观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整体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即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注意题干引文中的关键词“密切联系整体”、“全世界”,据此做出判断。正确答案为C。

2.例题所体现的整体史观新观念。

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历程就是整体世界的形成过程,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整体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从而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以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上述例题都能够彰显整体史观的新史学思想。

3.整体史观考点知识链接。

根据整体史观,可以对世界近现代史作如下整合: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全球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在近代史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包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三个部分: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相关的知识包括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及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深化;二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相关的知识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争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三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通过各种措施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逐渐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将世界其他地区作为其附庸强行纳入其经济体系,成为其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

(2)全球化在现代史上的发展。全球化趋势在现代史上不断得到强化,相关知识有: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不断出现,如国联、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的建立;区域性集团正在形成和不断完善,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世界各地各国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流更加密切,如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即是对这种情况的一种变相反映,再如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兴起并加强了交流和合作,如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对这种情况的变相反映;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展开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3)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发展。区域集团化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当今世界形成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此切入,可以联系的知识有:几大区域经济集团形成的背景、原因、经过、特点和影响等。

四、社会史观

1.真题例析。

例1.(2009·海南历史卷)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及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妇女的着装与妇女社会职业变化的关系。19世纪中叶,妇女主要从事家庭事务,因此穿着短裙与女式长裤受到舆论责难;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妇女普遍从事社会工作,这一着装被承认。正确答案为C。

例2.(2010·海南历史卷)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教材知识对题干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材料信息进行思考:选项A的表述从题干引文中看不出来;从引文中的“蔑视”等可以看出当时女工在社会上仍旧受到歧视,排除B;从“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可以看出作者并未为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而斗争,C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D。

例3.(2009·广东历史卷)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教材知识对题干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应用的能力。依据题干材料和歌谣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反映了民国初年新式婚姻的情况;选项B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衣、行等方面的变化;选项C中的“长辫子”等与民国初年的移风易俗不相吻合;选项D中的“改良的头”和“大脚丫”符合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特点。正确答案为C。

2.例题所体现的社会史观新观念。

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英国、美国等关注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在近几年的文综历史高考中,命题专家尤为关注社会史观中的“女性视角”,如例1、例2分别体现了高考历史试题对妇女社会地位转变、生产生活情形的关注。

旧课程总是从社会形态的高度来把握历史的发展,结果带来的是干巴巴的说教,学生的心中有社会形态、有国家、有民族,唯独没有活生生的个人。大纲版高考历史关注的是诸如毛泽东、拿破仑等“大人物”的活动轨迹与历史认识,而新课程高考历史提醒人们要关注诸如乞丐、妇女、童工等“小人物”的社会活动与影响;大纲版高考历史关注的是对历史现象宏观方面的考查,而新课程高考历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历史现象中平常百姓社会生活方面的细碎知识。譬如例3体现了社会史观中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小人物的趋势,彰显社会史观大众化的基本特色。

3.社会史观考点知识链接。

(1)梳理和掌握历史上出现的社会问题:①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问题,如长久的干旱、过量的降水以及地震、台风和虫灾等,会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元末的黄河水灾、明末陕北的旱灾等都引发了当时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②动乱或战乱带来的问题,如中国古代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③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如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深刻最重要的一次转型;另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与完成,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④人身和性别解放问题:如古代中国赋税制度中以人丁为主要标准所带来隐瞒人口、债务奴隶或债务农民大量存在、奴婢丫鬟充斥社会、妇女缠足、重男轻女等现象。

(2)梳理历史上统治者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减免田租、救济贫困、治理自然灾害等社会问题的政策及其影响;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福利等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影响。

(3)重视历史上出现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要突出如何借鉴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譬如关注和分析历史上主要国家统治者对“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土地流转、环保和安全”等突出问题的解决措施。

推荐访问:高考 史学 备考 新课程 渗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