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邢家桥之治的启示

医院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3-07-24 15:20:09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成立于1993年,是重庆首批“农转非”安置小区。在经历了最初搬迁新居的喜悦后,由于房屋老化破旧,历史欠账较多,社区居民一方面期盼改善居住环境,一方面又寄望于通过拆迁获得高额补偿,因此对社区安置房综合改造工作十分抵触。身患癌症的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抱着“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装着我们”的信念,带领党员干部“软磨硬泡”,一户一策,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仅成功推进社区治理改造,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本期“封面人物”讲述的邢家桥社区从乱到治的故事,为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一个样本。

将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全面落实“中国之制”,扎实开创“中国之治”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靠千千万万个像谢兰这样的“初心使者”。谢兰在邢家桥社区工作了17年,深知群众的酸甜苦辣和所思所盼。“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装着我们”,怀着这样的信念、情义、责任,谢兰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推动原本陷入僵局的社区治理改造,以移山心力和无限深情,感动了邢家桥社区的居民群众。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改造的支持率从最初的23%,上升到99.4%。谢兰和社区党员干部们以真抓实劲、敢抓狠劲、善抓巧劲、常抓韧劲,迎难而上,一户一策,找到了一把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加快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就是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真心践初心换民心。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城市老旧社区整治之难,难在主体多元、诉求多样,谢兰和社区党员干部们之所以能够推动邢家桥社区从乱到治,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依法治理与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下足“绣花功夫”,通过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邢家桥社区的很多群众说,“我们不是被谢兰说服的,而是被感动的”。邢家桥社区从乱到治,还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牢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邢家桥社区在安置房综合改造过程中,从动员会、院坝会,问卷调查、定点收集意见,入户走访、家家走访、反复走访,到一户一策,样板房示范,装修材料选用的每一种材质,甚至电线插座的安装位置,都充分进行民主讨论,不厌其烦地听取群众意见,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是基层民主治理的生动范例。

老旧社区群众生活之“苦”,基层社会治理之“难”,干群关系改善后之“乐”,构成了邢家桥社区从乱到治的“三部曲”,这是“中国之治”中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案例。邢家桥之治启示我们,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把握原则要求,不断在完善治理思路举措、健全具体制度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践,扎实有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像谢兰这样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一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加强治理能力建设,注重改革创新,下足“绣花功夫”,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治理成果,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荐访问:启示 邢家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