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2007年高考历史命题特点与2008年高考历受备考方略

医院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3-24 11:16:49

一、2007年高考历史科命题呈现出的七大特点

1 渗透了历史课改和史学研究的新理念、新范式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是当前史学研究的新视角,也是新课标和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理念,在2007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卷的历史试题几乎都考查了人类文明建设成果。以全国卷Ⅱ为例,第40题首先引入三段有关美洲印第安人培植出的高产农作物“玉米……(在新航路开辟后的200年内)在全世界迅速传播”的文字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和分析“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接着又引入苏联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的一段材料,要求学生“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就是从正反两方面考查物质文明建设活动。

2 直接考查能与现实热点问题相链接的历史知识

高考从来不回避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待时政热点问题(既可直接切入,也可间接考查)。以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为例,如选择题第16、17、18题在“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引导语下,分别考查了“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辖西藏事务的机构(元朝宣政院)”、“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如何产生(由金瓶掣签确定)”、“介绍西藏风土人情、建议政府防范外敌入侵的著作(《康辖纪行》)”,三道选择题实际是对应“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领土主权的完整”这一时政热点。又如材料解析题第38题,围绕两则材料从五个角度设问,既考查了民族主义,又考查了中俄关系,该题涉及的时政热点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尽快融入世界是重要的,而如何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更加重要,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和“2007年1月,俄罗斯规定外国人退出零售业;3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双方达成一系列协议”。

3 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查的落实,体现了强烈的人文色彩

例如全国卷11第12题考查的就是儒家注重“民德”与“教化”的思想。再如天津文综卷第19题引用清末的一首打油诗“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上的“崇洋现象”,实际上揭示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

4 更多地引入图片、图表,试卷图文并茂,彰显了历史的形象性与亲和力

引入图片,“以图证史”,在前几年的上海高考历史试卷中被大量采用,其余高考试卷偶有尝试。而2007年高考引入图片设计试题已成为普遍的一大亮点。如广东历史卷引入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要求分析其史料价值;新课改四省区和四川的试卷中,史料的丰富和质量则更胜一筹,四川文综卷引入了18幅图片和两个统计表,上海历史卷引入了12幅图片和1个柱状图及一个气候变化示意图,江苏历史卷使用的图片也多达11幅。

5 非选择题考查方式从“单一型走向综合型,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如海南历史卷第29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题要求回答:(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2)分析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第31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题要求回答:(1)概括小说表现出的反战思想。(2)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运动相比,“迷惘的一代”的反战思想有哪些局限?这样的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只要做到史论结合、能自圆其说、理由充分即可。

6 试题选材社会化、生活化,体现了对“从生活走向历史,从历史走向社会”理念的执着追求

如山东文综卷第11题“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家家守村业”反映了重视农业的观念,“头白不出门”体现的是安居故土的生活习惯。再如广东历史卷第10题引用了海昌太憨生的《淞滨竹枝词》:“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洒一觞。”以诗入题,揭示西餐在广东地区的出现。通过新材料,设计新情境,考查了中国人民“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7 体现区域特色,发掘乡土文明,增强学生“爱我家乡”情怀

如山东文综卷第29题“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借此题反映家乡的历史变迁,使学生从中更多地认识先辈的勤劳与智慧,激发热爱和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2008年高考历史备考复习方略

笔者赞成各地长期以来采用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三轮复习模式”,但每轮复习都必须更新观念,坚持以历史学科理论、新课程理念和历史研究新范式为指导,尽力做到“三个结合”(史论结合、古今中外史的结合、现实与历史的结合)。同时,每轮复习又应当各有侧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备考效益,也才能夯实知识基础、形成历史思维和提高解题能力。

(一)第一轮单元复习(至2008年1月结束)

这轮复习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夯实知识基础、实现“三个基本目标”(全面识记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做到“知识点透彻”;理清各朝代历史特征和纵横两条线索,形成阶段性知识网络;初步学会结合历史学科理论、新课程理念、时政热点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深层次的认识)。以对隋唐历史的复习为例,笔者的建议是:

1 夯实知识基础:对本单元隋的建立和统一,大运河的开凿,隋末农民战争,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从府兵制到募兵制,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民族政策和边疆开发,对外交通和中外交往,科技文化成就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等历史基础知识的基本要素(时间、人物、事件、性质、实质、影响等),进行全面、准确的整理与识记。

2 准确把握历史阶段总特征和纵横两条发展线索:隋唐历史的总特征是处于中国古代封建农耕文明的繁荣时期。其纵向表现为经历了隋朝的繁荣——贞观之治的形成——武则天统治——开元之治等四个发展阶段;其横向表现为:

(1)政治文明继往开来:隋朝结束南北对峙局面,统一全国。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给后世统治者治国安民提供了许多启示。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科举制提高了官吏素质,均田制和“庸”制保证了农民生产资料和生产时间,募兵制、府兵制、两税法都体现了统治者的创造才能。

(2)物质文明成果丰硕:隋文帝改革使国家出现经济发展、仓廪富足的短暂繁荣。唐代,江南和边疆地区都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还为从事政治、文化、外交活动提供了条件。

(3)区域文明协调发展:唐朝先进的农耕文明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西北的突厥族、北部的回纥族、东

北的靺鞨族、西南的南诏族和青藏高原的吐蕃族,纷纷建立区域政权,接受中原先进文明,积极开发祖国边疆,促进了区域文明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4)中外文明的双向交流:唐朝农耕文明领先世界,统治者采取对外通好政策,加之发达的对外交通,唐朝与亚、欧、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大都会,唐朝文明在对外传播的同时也积极吸收外来文明。

(5)精神文明独领风骚: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创新领先世界,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敦煌艺术成为世界艺术的瑰宝。唐文化泽被东西,影响到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著名的“中华文化圈”。

3 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时政热点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层次分析:如从提高执政能力角度理解隋亡唐兴的根源;从政治文明建设角度理解隋唐的制度革新;从建立创新型国家角度理解隋唐科技成就的取得;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理解唐初统治者的政治活动;从加强民族团结角度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从扩大对外开放角度理解唐朝的对外政策与交流;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布局变化角度理解唐朝重要工商业城市的分布;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理解隋唐内外交通;等等。

(二)第二轮专题复习(至2008年4月结束)

在第一轮复习成果基础上,运用新课程理念和史学新范式对学科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拓展,力争线索清晰、角度新颖、分析透彻。在此基础上,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以构建起科学、系统的立体知识体系,形成必要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具体操作模式上,建议大家专题设置要小型化;知识归纳宜粗不宜细;每个专题古今中外要“一通到底”。

1 以新课程理念、史学的新范式统领历史专题复习

(1)运用文明史观进行专题归纳和分析。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它包括各地区、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以及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活动。

①物质文明建设成果:包括古今中外各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活动(畜牧业、农业、工业)、物质生产成果(各种食品、日用品)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衣、食、住、行、用)等。

②政治文明建设成果:包括古今中外各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创立的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如: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创立的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人才与官吏选拔制度、军事制度、监察制度、法律与司法制度、土地与赋税制度和少数民族创立的“蕃汉分治”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度等;中外近代历史上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若干基本原则、政党制度、内阁制度、议会制度、代议制、自由主义原则、垄断组织、社会福利制度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中国特色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

③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包括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生产技术、科学成就和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等。其中,科技和思想应作为复习重点,尤其是要重点掌握: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四大发明、儒道学说、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启蒙运动、三次科技革命等。

④区域文明建设成果:中国古代的区域文明,按经济形态大体可以分为农耕文明(包括南方水田作物区文明和北方旱田作物区文明)和畜牧文明(包括北方草原文明和青藏高原文明);按地域特色由北向南则可以分为北方草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珠江流域文明等。中国古代的各种文明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和互补性,乃至相互依存。其中,经济上的互补和相互依存是民族友好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动因。世界历史上的环地中海文明、环大西洋文明、环太平洋文明、环印度洋文明、环波斯湾文明或欧洲文明、美洲文明、亚洲文明、非洲文明等。

⑤农耕文明与畜牧文明的碰撞:这一内容应着重分析中原文明与周边区域文明的交流盛况(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中原文明和游牧文明碰撞的结果:中原文明促进了周边少数民族的农耕化、封建化进程,而北方少数民族的文明成果也改变着中原人民的食物结构(作物、面食)、日用习惯(胡床、胡凳、服装等)和文化风格(乐器、粗犷风格)。两大文明接触与碰撞的交汇点:从历史角度看,长城是两大文明的分界线,长城位置的变迁实质上反映了农耕文明的扩展;从中国年降水量则可以看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展开,由此将我国分隔成两个不同的经济区:农耕经济区与游牧经济区,这条线也就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认识:游牧民族在军事上能够征服农耕民族,但最终都将自觉不自觉地被农耕文明所同化,体现了先进文明必然战胜落后文明这一发展规律;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⑥工业文明与前工业文明的碰撞: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广大亚洲、非洲、拉美国家纷纷进一步沦为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殖民地、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实质上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的前工业文明的胜利。

⑦中华文明与异域文明的交流及其“双赢”关系:中国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也冲击着中国的儒学;汉唐吸收和消化国内各族和外来的文化,促进了盛世的出现,而唐宋文化的远播也影响着东南亚、非洲的发展进程;四大发明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而“西学东渐”也给明清科技文化注入了生机。这种交流的结果是一种“双赢关系”。

(2)运用现代化范式统领中外近现代历史的复习。

④现代化的内涵:。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历史进程。它包含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全面、深刻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

②世界现代化的几种模式:

A 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重点分析下列问题: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在欧美少数国家的确立(荷、英、法、美等);在世界主要国家的确立(德、意、俄、日等)。

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和演变——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出现的议会制、政党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选举制和三权分立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出现的民主政治模式(代议制、政党政治)和君主专制模式;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法西斯体制;二战后西方国家政治模式逐渐接近的趋势等。

资产阶级的法制建设——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和《拿破仑法典》;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全国工业复兴法》等;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模式及自我调节—手工工场、工厂制、私人垄断、国家垄断等;

资本主义经济指导思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念等。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政策;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健全等。

总之,资本主义制度至今仍具有强大的活力,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总量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资本主义还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B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它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模式,存在的历史虽然不长,且充满了曲折,但前景无限美好(人类文明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色彩)。

苏联模式——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

东欧模式——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把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波兰扩大企业自主权等。

中国模式——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变革,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才能自我完善、不断发展。

C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分阶段归纳和分析):二战前,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殖民扩张紧密联系在一起,充满了血泪与痛苦,现代化难以真正实现;二战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民族独立,为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亚洲现代化发展成为典型,韩国、新加坡、印度、西亚的现代化模式是重点;在知识经济兴起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征服,实质是近代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的农耕文明的胜利,在给亚、非、拉美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当地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因此,它是一把“双刃剑”。

③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国社会现代化渐进式地又是十分深刻地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

A 从横向看,中国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具体表现:

经济现代化——外商企业的兴衰、洋务派官办企业的兴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衰、官僚资本的兴衰、新民主主义经济(根据地经济、新中国七年过渡时期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确立和改革等。

政治现代化——农民阶级的探索(《资政新篇》的政治主张);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君主立宪制方案、民主共和国方案);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的政权建设、新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等)。

思想现代化——“师夷长技”思潮、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思潮、民主与科学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新三民主义思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等。

教育现代化——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出现、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南京临时政府发展教育的举措、蔡元培在北大的办学思想、黄埔军校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等。

军事现代化、外交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须高度重视)等。

B 从纵向看,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再到“走自己的路”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以晚清时期为例,现代化表现为: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新式学堂和出国留学的出现;“师夷长技”、“维新思想”、“民主共和”先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人们使用“洋碱”、“洋火”、“洋钉”、“洋油”等日用工业品;一些大城市出现自行车、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有人穿燕尾服、吃西餐,使用电灯、电话;可以欣赏到西洋音乐和油画;教堂和教会出现等。

C 从结果看,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充满了艰难与曲折,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才得到了迅速、健康的发展。

复习中应重点分析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3)运用整体史观统领国际关系史的复习。

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友好交流;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开始形成、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

③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由相对封闭隔绝到逐渐形成为—个整体——新航路开辟和“商业革命”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中新的交通运输工具、新的信息技术对“整体进程”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世界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发展和相互关系;

④重要国家组织、国际会议——有问题、存在矛盾不要紧,各国可以在“和平共处”基础上通过协商的途径加以解决,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⑤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 加强区域文明史的专题复习

政、史、地综合题绝大多数时候是以区域切入。为了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临考前有必要进行一轮区域史的梳理与训练。笔者在复习中,把中外历史整合成为下面13个专题加以训练:

(1)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福建和海南)史——这里有“珠三角”、“闽三角”两大经济开放区;

(2)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和浙江)史——这里有:“长三角”经济开放区、现代化城市群和上海浦东新区;

(3)北部沿海地区(山东、河北和北京、天津)史——这里有“黄三角”经济区、环渤海湾经济区、京津塘工业带、“京三角”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首都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地;

(4)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史——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北亚问题;

(5)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史——“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战略;

(6)黄河中游地区(陕西、河南、山西和内蒙古)史——“中华民族’的摇篮”;

(7)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广西)史——“西三角”、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体、东盟一中国合作和北海港的兴建;

(8)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史——我国反恐前线;

(9)港澳台地区史——“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台独”势力的“去中国化”,《反分裂法》等;

(10)北太平洋地区史——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南海问题,中日东海石油、天然气之争,美日“安保条约”等。

(11)北大西洋地区史——世界近代文明的起源和中心,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中心,在当今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12)中东地区史——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复杂的各种矛盾,二战结束以来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的频发地;

(13)非洲地区史——中非合作论坛和中非合作新模式。

(三)第三轮针对性复习(至2008年5月份)

临考复习更加强调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并尽可能提高复习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提高复习效果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上,要求“点”到为止。

1 适当关注时政,以提高“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高考从来不回避时政热点问题,因此,重视时政与历史的链接是必要的。如关注:

(1)我国与世界上一些国家“文化年”的举办:可联系:①中国儒学和道家文化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也冲击着中国的儒学;②汉唐吸收和消化国内各族和外来的文化,促进了盛世的出现,而唐宋文化的远播也影响着东南亚、非洲的发展进程;③四大发明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而“西学东渐”也给明清科技文化注入了生机;④在中国近代,伴随着西方侵华活动的加剧,世界近代最新文明成果也不断地传人中国,出现“西学东渐”,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魏源主张“师夷长技”,近代西学东渐开始;梁启超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传播西方科技文化,西学东渐由物质层面发展到社会制度层面;孙中山主张用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将西学东渐由君主立宪发展到民主共和;李大钊等宣传民主与科学,西学东渐从制度到思想;李大钊等宣传十月革命,西学东渐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到学习马克思主义。

(2)大国兴衰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英国兴衰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德国三次崛起的背景、条件、途径、表现和影响;美国世界霸主地位逐渐确立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日本的崛起及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和平崛起战略形成的原因和对其的认识。

(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北京相关的重要史实、北京的名称沿革;古代的体育活动等。

(4)中共十七大的召开——中共历次重要会议的召开背景、重要决议和影响。

(5)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古今中外有关国家统一与分裂的史实;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及名称沿革;台湾问题的形成与实质;有关台湾地位的国际法;涉及台湾的重要历史人物;国共关系等。

(6)反恐军演—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民军队的神圣职责;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中国崛起对世界的贡献;“中国威胁论”的实质等。

(7)“探月工程”(科技创新)——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史实;“嫦娥奔月”的传说、先民对“飞天”的探索、火药与火箭的发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等。

(8)能源问题——魏晋南北朝时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旧中国的“洋油时代”;新中国能源建设成就(煤炭开采、三大油田、电力工业、大亚湾核电站、三峡电站等);蒸汽时代的到来;电的发现和应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列强对海湾地区的争夺和西亚经济发展模式等。

2 精选一些经典试题进行多角度分析,以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①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体现了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相关决定要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从而实现了党对国家生活实行政治领导。②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的原因:第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宪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体现让人民当家作主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党和国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二,修改宪法要严格依法办事,体现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①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我国的宪法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应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②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故需要修改它、完善它。③这是对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的正确运用。

推荐访问:年高 方略 备考 命题 历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