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

文员实习报告 时间:2023-07-14 19:00:05

摘要分析了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方面探讨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结合林区和社会需求,创办新型专业方向;注重课程体系改革,深化传统专业改造。旨在为相关林业院校进行森林工程人才培养和我国传统专业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工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9-0255-02

The Research of Forest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eaching Reformation

ZHU Hongqian,DENG Minya,WEI Zhanguo et al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Hunan 410007)

Abstract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forest engineering culture were analyzed, while the new personnel fostering mode wa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It is stressed to combine the needs of forest and society, establish a new professional dire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deep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The aim i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orest engineering talents fostering and the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specialty in the relate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Forest engineering;Reformation of teaching;Talent fostering

森林工程學科是林业工程的一个二级学科,研究如何合理地从林区采伐木材,并将木材经济有效地运输到市场,包括林业机械、林区道桥、采运规划、森工企业管理、林学等内容,主要为各木材采育场、林业局、林机企业、林科所、林业院校等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也可以到起重运输企业、物流企业、道桥企业等从事设计、研究与管理工作[1]。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林区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森林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不断调整和革新。

森林工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调查了解森林工程式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动态,发现森林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根据林区和社会的需要、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探索传统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和途径,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革新。笔者对森林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体现了国家提出的“立足林业,面向社会”的教育方针,以期为相关林业院校进行森林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也为我国一大批传统专业的改造提供参考。

1森林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森林工程专业面非常广,涉及机械、电子、道桥、系统工程、管理、林学等学科和领域,几个一级学科的知识大量交叉,在人才与知识都十分缺乏的历史条件下,林区十分需要这种知识面非常广的人才[2]。

由于我国工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和我国机械化木材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我国森林的过量采伐,致使我国林区先后进入资源危机、经济围困的境地,而南方林区的情况则更为严峻。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些因素导致森林工程毕业生中有相当一批人到社会上去就业。而在社会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口径不能太宽。传统的森林工程专业口径太宽、专业课程设置大量跨一级学科交叉,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调整和改变[3]。

2 森林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

2.1结合林区和社会需求,创办新型专业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林区对森林工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向专业化发展,不斷与社会接轨,大量机械设计、道路桥梁工程、企业管理等专业人才也不断涌入林区,对森林工程人才的发展形成严峻挑战。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更好地满足林区的需要,必须与社会接轨。这时候,国家及时提出了“立足林业,面向社会”的总体教育方针。林业院校的森林工程专业中先后培育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意味着森林工程学科中森工机械、森林道桥、森工管理等研究领域立足林业、面向社会,成功地经受了社会的考验。这些通用学科在林业院校的发展带有深刻的林业背景和特色,既可以为社会服务,还可以作为森林工程相关专业方向的替代人才,更好地为林区做贡献,并为森林工程专业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4-6]。

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后,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以拉动内需,全面加速经济发展,催生出铁路、公路、水利等大型基建项目,从而出现了工程机械和起重运输机械人才供不应求的新局面。林区木材的采伐运输工程实际上就是艰苦条件下的起重运输工程,森林工程专业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扎实的基础。根据林区和社会的需求,可以设立森林工程专业“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方向。该方向以起重运输机械、工程索道、工程机械的科研、设计、制造、管理、维护为主线,注重学生机电知识体系的完整和能力的培养。

2.2注重课程体系改革,深化传统专业改造

2.2.1结合新方向,继续建设森林工程传统优势课程。森林工程专业经过数十年的师资、实验室建设,在“起重运输机械”“工程索道”等专业课程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这些专业课程在教材编写、科研论文方面都有着丰硕的成果,由于它们深刻的专业特色,往往成为学生的就业保障。因此,应充分发挥这些课程的作用,并对其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如“工程索道”不只是讲授林业索道知识,而是讲授各种工程索道的相关知识;“起重运输机械”不只是讲授贮木场机械,而是涉及各种类型的起重运输机械。

2.2.2

结合新方向,删除和弱化一批关联不紧密的课程。森林工程专业“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方向不再培养森林工程专业“林区道桥”方向人才,删除“林道网规划”“林区道桥设计”等课程,这部分人才可以由带林业背景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供给。林区对这部分人才需求量大时,也可以通过增设森林工程专业“林区道桥”方向解决。各林业院校在该方向的课程、师资、实验室及相关科研都没有中断,只是部分转移到“道路桥梁工程”专业,部分保留在森林工程专业研究生层次。同时,删除了原森林工程专业里汽运工程模块里的一些课程,如“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学”等。同样,该方向的课程、师资、实验室及相关科研都没有中断,部分转移到“交通运输工程”专业,部分保留在森林工程专业研究生层次。这样就可以把有限的课时转移到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这条主线上来。

“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方向以机械知识体系为主线,以自动化知识为辅线,针对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行业的特点、林区和大型施工企业的需要,“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方向继续开设森工专业道桥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结构力学”“钢结构”等,但教学课时根据需要分别予以减少。

2.2.3

结合新方向,以机电课程体系为主线,强化和增添一批课程。因为起重运输机械、工程机械都以机械学科为基础,而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扩大学生在机械行业的就业面,“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方向应逐渐加强机电课程体系的建设。比如增添“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控技术”“工程机械故障诊断”“起重机械计算机控制”“林业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伺服系统”“机电传动控制”“工程机械测试技术”“吊装工艺学”“物流装备与技术”等机电类专业课程。

森林工程专业在森林工程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一直有着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基础,同时还可以依托林业院校里面有着深刻林业背景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自动化”专业师资和实验室,并通过大力引进机电类人才,或支持年轻的森林工程教师到重点大学机电类专业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加强森林工程专业“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方向的机电类课程师资。森林工程专业可以规划与建设工程索道实验室、起重运输机械实验室、工程机械实验室,通过这些机电液一体化的实验室来保证学生机电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满足林区与社会对工程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人才的需要。

3结论

市场经济的竞争追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传统专业的改造必将接受市场经济的选择和挑战。如果一个学科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产销长期不对口,学科自身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调整,顺应林区和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在林区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森林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实践也值得我国一大批传统专业借鉴,以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开展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现代科技的教学改革实践。

參考文献

[1] 王立海,周新年,粟金云.面向21世纪森林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求[J].中国林业教育,1998(1):20-21.

[2] 薛伟,郭德禹,林文树.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森林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4,30(6):186-188,193.

[3] 薛伟,耿志伟,汪洪涛.面向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森林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4,30(1):190-193.

[4] 周新年,邱荣祖,张正雄,等.森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J].森林工程,2013,29(6):171-175.

[5] 肖生苓,王立海,董希斌,等.森林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森林工程,2013,29(3):157-160.

[6] 辛颖,薛伟,王立海,等.森林工程涉外森林开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9-12.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新模式 探讨 森林 工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