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对图书馆藏书中有关科学一系列概念的疑义和认识(三)

文员实习报告 时间:2021-06-28 10:31:50

摘要:当今社会矛盾已转变为较大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大众日益对科学的更广泛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科学和科学文化是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和东、西方文化传统、思想的结合的整体。改变对于科学等一系列概念的界定和认识,符合当今世界科学与人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文关怀目标相统一的方向,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和文化观,对提高中国人的科学素质,实现科学、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 一系列概念 认识 界定

1、对科学一系列概念的认识

以下是本人对科学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及粗浅的界定。

1.1 科学

是建立在人类认识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实验、逻辑论证或概率统计、经验概括等方法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是关于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及人本身等各种事物、现象的本质及运动、变化、发展规律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知识体系。它是人类社会活动,是探寻世界本质及规律性的人类社会活动。它既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又是影响和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维科学等等。

1.2 科学知识

与科学一词一样,作狭义上的理解和使用同样会造成诸多认识上的误区,我认为科学知识也必须做广义上的理解,它包括所有科学范畴,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包括社会、人文科学等等,它是所有知识系统的总称。

1.3 科学教育

提到科学教育一词,安庆师范学院院长汪青松教授在其主编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书中指出:“科学教育指的是以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教学内容的教育。它是一个和‘人文教育’相对应的概念”。

我不同意这种提法,科学教育应该是所有学科教育的总称,它应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科学为内容的教育,我们在科学教育前面加上定语来确指是哪一知识领域的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与其它任何科学学科的教育都是平等的,都是科学教育。

只有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观,不是只有教授自然科学知识,从事自然科学工作才是进行科学教育和科学活动,不能人为地把人文、社会科学等为内容的教育从科学教育的概念里分离出来,这是西方的科学观,教育观,分裂的科学观,教育观。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对应,这是把科学教育片面化、孤立化,这种提法也是错误的,不存在所谓对应之说。人文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等都属于科学教育的范畴。

面对新时代,社会向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既缺少高素质、又缺少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这要求大学把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互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让他们真正从热爱、兴趣、好奇心出发,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思想,创新思想不可能仅仅来源于其本专业知识之内,需要宽领域的知识的综合,也需要来自于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和艺术等其它领域的启示和灵感,更需要来自于对自己的生活实践、工作实践、道德实践和正确信念的形成。怀特海曾经指出:“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古今中外,大科学家、大学问家无不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他们既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高尚的人格,又具有专深的学术水平,特别是思想的广阔、高远和深邃。我们要建立知识创新的教育体系,我们要实现素质教育,就不能不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对科技与人文平等相看,学生才可能对人文和科技平等相待,真正实现人文教育或社会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结合、相辅助、相统一。

1.4 科学素质

在1996年科协公布的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发展纲要》中指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且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物的能力。”可以看出:这里所指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那么与之相应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也与西方的概念一致。照搬西方的科学素质观念,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社会和国情,丧失中国文化传统和道德,丧失人文素养,这只是片面的西方自然科学的理性素质,这样的素质早已是部分丧失美好人性、道德和自由理性的素质,这与当今世界科学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不相适应,并有巨大差距。

在1999年,中国科协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49计划)中指出,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让我国全体公民“人人具备科学素质”,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从计划中可以知道:这里所指的科学仍然是自然科学。“科学精神”只能是自然科学的理性精神或技术理性精神。这里不再说这些提法、目标是否科学,只说“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两个“科学”用词,内涵和外延都不一致。“科学的世界观”早在五四运动时期的“科玄之战”中提出过,并进行了探讨、辩论,在五四运动后期,科学的世界观已经成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的代称,当时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已经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作为了自己的世界观。

科学素质的概念来自西方,此外还有国民素质的概念,按照传统的界定,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中最主要的部分,按照我对科学一词新的界定,以及国民素质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科学知识的支持和普及,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科学素质的定义和内涵扩充到一个人综合而全面的素质来认识,取代传统的国民素质。针对大学生而言,它包括: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具体讲: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信念、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劳动、实践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现代信息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结构与素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身体素质(体育运动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健康情感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

仍然反对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相对应的提法,人文本身就是科学的组成部分,人文素养也是科学素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社会与人文等科学知识,特别是离开哲学和艺术,科学素质也无从建立,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理性素质并不完全适应和解决人生各方面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推荐访问:疑义 馆藏 书中 概念 科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