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几个问题

文员实习报告 时间:2022-02-15 10:11:26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我党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党员队伍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当前,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外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正在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念教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 党员 理想信念 信仰

一、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针对性不够强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包括部分党务工作者认为,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应该高于非党员大学生,对党员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较非党员大学生而言相对松懈。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理想信念呈现出不稳定的情况; 另外,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具体设计到针对大学生党员特殊性而开设的相关课程,一些党员学生甚至对于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这一说法感到迷茫,也没有接受专门的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2.存在着“形式”实、“内容”虚的现象

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上存在着很强的功利心理。党员活动开展的多,但收效甚微。往往是活动口号喊的响,重视前期的宣传,对形式要求规格很高,对教育内容的重视远达不到对形式的要求,内容与形式脱节现象还很普遍。

3.重“入党前”培养,轻“入党后”再教育

据笔者了解,大多数高校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及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时都有严格知识考核以及政治思想的评估,入党后,部分高校党组织就放松了对党员的集中考察与教育,而是将思想认识的提升交给了党员学生本身。一些党员学生甚至认为入了党就如同买了保险,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入党前尚能够按照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而在入党后,由于教育的松懈,很多学生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过分强调自我,脱离群众,出现了思想上的倒退。

4.存在重“知”轻“行”倾向

有的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知”轻“行”的现象。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认知教育方面投入较多,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具体到实际行动上,高校的投入就显得严重不足,导致的结果是知行脱节,使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无法合理的外显,使他们的榜样示范无法充分的发挥,影响了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展现。

5.缺乏系统性,有日趋弱化的趋势

长期不接受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一部分大学生党员逐渐淡化了党员意识,只有在开党会、听党课、举行党员活动时才记得自己是党员,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就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更谈不上在各个方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缺乏长效机制和规范制度。往往是上级党委有任务时,学生党支就应付一下,没有任务时,可能较长时间都不开展活动,这样使大学生党员在思想上找不到归属感,认为入党和不入党一个样,组织不找自己,自己也不联系组织。

二、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认识偏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能认识到教育的持续性,忽略了时时教育、处处教育的开展。另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的设定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旨在促使党员学生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这是一个逐步深化认识、升华情感的过程,因此教育内容的设定也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分层递进。然而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的设置高度抽象化,单纯将理想信念教育等同与传统的知识灌输、政治说教,将大而空的理论强加在大学生党员的头脑意识中,把社会现实、大学生党员的个体需要排斥在理想信念教育之外,忽视个人理想与政治理想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党员成了机械的承载知识的器物,对理想信念的现代功能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以抽象的政治理论说教代替了对现实的分析,内容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大学生党员生活实际问题相脱节。正是因为对党员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科学清晰的认识,造成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缺乏强有力的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2、党支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误区

高校党支部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施教主体,是对党员实施理想信念

教育的基础阵地,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形成上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然而部

分高校党支部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误区,方针政策落不到实处,严重影响

了对党员学生的教育工作。比如在支部党员集中学习问题上,部分党支部在组织党员教育学习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教育形式的开展,忽略了教育内容的设定,往往是高调开场,低调收场,使得教育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对党员的考察上,不够严谨。一些高校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时把关不严,片面追求“短平快”、“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其中以研究生入党更明显。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不够彻底,对预备党员预备期的考察不够重视,导致了部分吸纳入党组织的成员思想觉悟跟不上。由于在党员质量上的疏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党员学生教育的难度,也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3、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协同力尚未形成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固然离不开高校各级党组织部门的教育领导,同时也需要全校的各职能部门、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營造一种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协同力的形成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当前,高校各级党务工作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其他各教育职能部门教师缺乏有效的协同,全员育人的合力未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内部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协同未能很好的展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脱离,家庭教育被弱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立体化形式未凸显;正是由于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协同力的薄弱,导致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力量涣散,效果巩固性不强。

4、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缺乏有效机制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机制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机制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上,缺乏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等,使得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针对性不强、深刻度不够;第二,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使得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好坏一个样,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效果不持久,具有短暂性、偶然性;第三,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党支部的建设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不能长期持续下去,教育的开展具有中断性,教育的效果也呈现出临时性。

三、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

1.创新教育内容,完善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

首先,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之以理论体系,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由于大学生党员是一特殊群体,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党员,其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发展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以理论创新为思想基础,以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个性发展目标,从本质上提高对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感情,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引导正确的,一方面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将党员的思想教育、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其次,以满足学生成长实际需求为中心,直面重大现实问题,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理想信念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成长实际需求。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直面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深入阐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消除大学生党员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困惑,认清暂时与长久、主流与支流、成绩与问题、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创新教育手段、方法,创设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渠道

首先,加强党建网站和信息平台建设,积极为大学生党员通过网络交流互动创设渠道。要把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与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把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动权,在大学生党员“想什么”、“怎么想”等问题上予以引导,使新媒体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阵地。把包括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在内的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延伸校园文化功能, 才能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阵地的外部环境和良好氛围。

其次,探讨生动、形象、活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引导大学生党员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大学生党员之间互相提高、互相教育,大学生党员与教工党员之间相互教育、相互提高,形成互动式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一是创新情感型工作载体。二是注重感恩教育。三是在大学生党员群体中加强国情与就业教育, 鼓励大学生党员认识国情, 分析就业形势, 鼓励大学生党员到基层就业,树立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提升思想觉悟。

3、健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

首先,完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运行制度。一是要实施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二是要健全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三是要健全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制度。

其次,健全有效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考核机制。高校应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机制, 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提升党性修养,坚定对党的信念。其一,明确考核的主体,即: 党组织、群众和党员自身。其二,注重考核形式。其三,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其四,明确考核的内容。

4、协同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各方力量

首先,激发内在动力,促成自我教育。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要想提高实效性,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才是决定其成效的关键。高校党员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运用社会学习机制,为党员学生创设更多的观察学习的机会,强化党员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激发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

其次,增强实践环节,开展行动教育。对于党员大学生而言,党课、党员培训、党员报告会及党支部学习会等是党员接受教育的最频繁的教育途径。同时,高校应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大学生参加富有主题教育意义的活动,加深党员大学生对党史、党的文化传统的认识。

再次,营造育人氛围,优化文化教育。要营造科学创新、和谐向上的校园风气,用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武装教书育人。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建设。通过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开展,营造一种鼓勵先进、鞭策后进、促人进步的良好风气。根据党员学生的独特性,依托校园文化广场,宣传党员的心得体会、党的历史,树立先进典型,以艺术的形象性、渗透性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党的信念。应积极建设“红色网站”,有针对性的建立网上党员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专题网站。

注:此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12年党建课题《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课题编号gxdj2012_b136。

推荐访问:几个问题 理想信念 党员 大学生 教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