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社会\文化及其社会化

文员实习报告 时间:2022-04-05 10:13:51

摘要:社会和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抽象,但在现实世界中两者却是不可分割的。社会指共享一种文化的人所建构起来的关系网络,而文化则指一个给定的社会人群所创造出来并赋予其相同意义的产物。文化的产生是一种社会过程,文化的习得与适应称为社会化。本文重在讨论社会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的社会过程。

关键词:社会;文化;社会化;文化适应

一、文化的涵义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在关于文化的理论中有一种普遍认同的观点,称文化具有可习得性特征(L. Samovar, et al., 1998:44)。这种观点是把文化作为认知或者作为知识(W. Foley, 1997:18; A. Duranti, 1997:30)。

在人类社会中,不仅思维和行为方式可以习得,而且价值、信念、规范、习俗、符号及其使用、知识等也都是可以习得的,因为这些东西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价值(values),指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一些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共享观念,比如好与坏、理想与不理想等。信念(beliefs),指人们对价值和真理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主观判定,信念是无须证明和解释的,是思想和行动的内核。规范(norms),指人在社会中必须遵从的行为准则。习俗(customs),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日常习惯和俗约,它对人的行为没有强制作用。符号(symbols),指用以代表或指称其他事物并且产生规约意义的事物,包括语言、体姿、声响、图像等。知识(knowledge),指人们长期积累起来的事实,它包括陈述性信息和程序性信息。

文化和社会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抽象。文化是人们已经创造出来且赋予特定意义的事物,而社会则是享有共同文化的人群所建构起来的关系网络。人们利用文化来引导自己的社会关系方向并使这种社会关系产生意义,而文化本身又是人们在社会系统中互动过程的产物。文化与社会有着不解之缘,正如社会人类学家所言(D. Light,1989:81;G. Park,1974:4),文化如果没有社会则无以存在,社会如果没有文化也就不成其为社会。

进一步分析可知,文化与社会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在于文化使人从自然状态进入秩序状态。G. Park (1974:14-17)提出,处于自然状态的人(raw man)应该归为自然系统(natural system)。人类学的一个普遍观点是,自然与文化相对立。自然先于任何历史过程,自然是普遍的,其属性是永恒;而文化则是历史过程的衍生物,文化是特殊的,其属性是时空约束。根据这一观点,自然系统中的人与文化无关。与自然系统相对应的是社会系统,当人参与社会之后,其自然的属性中便衍生出许多非自然的东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地位和角色。由地位和角色建构起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社会生活模式、产生社会世界,人由此从自然状态进入结构状态,文化随之成为人类的必然。

社会对文化的作用在于,社会为文化提供了一种熔模力(moulding force)。G. Park(1974:14)认为,人的可能的行为是一个弧长(arc),社会要从这个弧长中选择、截取一些行为片段(segments)予以推崇和强化,同时要对另外一些行为片段予以排斥和禁止。由于社会的制度作用以及人的可锻性天资,那些被推崇和强化的行为片段经社会心理过程以后会被社会中的大多数个人所接受,并且通过社会结构的影响得到综合或者一体化,最后成为价值、信念、规范、习俗、准则甚至法律等文化元素,而这些文化元素一旦内在化(internalized)便成为人类性质的组成部分。

二、文化产生的社会过程

社会学家假定(D. Light,1989:97),一种文化的元素并不是象鲜花绽放那样在一时间突然出现的;相反,任何文化元素都是经过长期的各种各样的判定和抉择才形成的。这种假定称为文化产生的社会过程。文化是社会过程的产物,而社会过程有两大环节:一个是社会行动,另一个是社会结构。所以D. Light说行动与结构相结合便产生文化。

在社会学意义上,只有带有某种目的、意图的行为才是行动。而在社会结构的支配下,人的任何行动其实都是社会行动。社会行动有4个特征:(1)朝着目的、目标或是某种预期状态的实现;(2)发生于特定的情景之中;(3)受规范制约;(4)由于动机的建立而消耗能量。按照有关社会结构的理论,社会行动既受社会结构的支配和制约,又对社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以物质文化层面为例,一个时装设计师的行动除了受支配于自身的服饰美学思想和冲动之外,很大程度上他(或她)还受许多外在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其设方案要接受同行的评价,其理念要通过模特儿的表演来演绎,其作品要通过广告或者时装杂志推向公众,其商业开发价值要通过服装商人的营销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在这里,尽管时装设计师及其同仁、模特儿、杂志编辑、时装商人以及消费者,作为社会个体,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行动,而且这些社会个体又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子系统或者制度:艺术的(设计和表演)、舆论的(广告与杂志)、经济的(营销与消费),但是当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中,就服饰这一主题产生了共同的主观判定和选择,或者说有了相同的价值、信念、习俗、规范和符号知识,他们的行动就可以产生一种文化元素-时装。

再看非物质文化层面。我们知道,社会结构可分解为地位和角色及其关系,而社会关系决定地位或者角色的行为方式。在我们多次分析过的那个“工作面试”情景中,无论面试者还是受试者他们都是两个独立的角色集合(a role set)。其中,作为人力资源部或组织发展部经理的面试者,对于公司的总经理她是一个下属,对于公司内的其他平行部门的经理她是同僚,而对于受试者她又是一个权利者。而那个受试者,在家庭他是一个儿子,在学校他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当下他又是一个找工作的青年。尽管如此,在这一特定的情景中,两个人分别只扮演一个具体的角色,而且这两个人所各自扮演的具体角色又构成一种互补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社会结构的微观表现。虽然这两个角色有着各自的动机和行动目标,但是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们所采用的语言、他们的表情和身姿及其含义,都要受到一定社会规约的限制。换言之,这种社会关系和互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三、文化的社会化

社会化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指新的社会成员逐渐认识并接受该社会的价值和角色,并使之内在化的过程;第二,它指人们学会成为人类社会成员的途径和手段。而在文化研究领域,简单地说,社会化就是指文化习得和文化适应。文化的社会化具有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理据。

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在性质上分为两种:先天的、人类遗传性行为和后天的习得性行为。前者称为预置模式(preset patterns),后者称为认知模式(cognitive patterns)。预置模式属于本能成分(instinct),而认知模式则属于文化成分。本能成分是人和动物都有的神经生理表现,而文化成分则是人类独有的社会心理表现。在比重上,人类的预置行为模式是很少的,人的绝大部分的行为都表现为复杂的认知行为模式。文化人类学家解释说(Scoolon and Scollon, 1995:148),这是因为,为了成为一个能被社会接受的成员,人类在出生之后便开始进入一种终身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要通过学习不间断地认识、获得一些行为,并且随时比较、调整、修正和完善自己已经习得的那些行为方式。这种认知行为的内在化过程就是文化习得(enculturation)。

文化习得的方式和途径有两种,教育(education)和社会化。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指在学校或类似学校的机构中进行和完成的正式、规范的教学和学习,而后者则指以使社会成员能够充分参与社会为目的的非正式教学和学习。有些社会学观点把教育称作文化的二次社会化(secondary),而把人生早期阶段的文化习得和适应称作文化的一次社会化(primary)。一般说,一次社会化是儿童在家庭背景下与接触最密切的亲友之间进行和完成的,而二次社会化则是当儿童开始走出家庭,在学校或类似学校的背景下与非家庭成员互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Scolloon and Scollon,1995:104-106)。在一次社会化阶段,语言或语言能力和社会行为(或行为方式)是最重要的文化习得内容。儿童的基本句法结构和语音结构以及言语功能都是在这一时期习得的。作为新的社会成员,儿童在家庭环境中都是通过直接接触、观察、模仿和强化其他家庭成员的发音、用语和“行为——目的”方式来习得这些文化元素,而其他家庭成员也在这方面对儿童进行积极的教导、指引和灌输。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文化习得和适应是人类社会的普通活动,而人类个体的文化习得和适应则又是连续和终身的,所以一次社会化并不仅仅局限于儿童期和家庭背景,儿童期以后的人生阶段和家庭以外的环境中,一次社会化也是十分普遍的。事实上,一次社会化与二次社会化,或者更恰当地说文化习得和适应与教育,是交替、混合式进行的。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大学毕业生最终通过了工作应聘面试,被一家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新职员。那么在开始阶段,他对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及生产流程、营销策略、对公司治理、公司精神与理念等等,一言以蔽之,对公司文化或者对公司层面的社会结构,是完全陌生的。因此他需要学习、需要参与,否则他就不能成为社会结构意义上的公司人。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那家公司,当然是应该想到这一点的,于是人力资源部或者组织发展部的经理,将以公司的名义安排这位新职员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岗前职位培训,以便使他能在类似学校的条件下和环境中接受公司的正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就是二次社会化。按照有关回归教育的理论,当代社会中二次社会化应该是普遍和终身的文化习得过程。

但是,这种二次社会化并不足以使该新职员能够从社会结构意义上的公司人转变成为彻底的文化意义上的公司人。尤其是如果该公司对于这个新职员是一种跨文化(cross culture)背景的情况下,在公司培训之外,他还必须通过观察、体验、心理冲击、行为调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来认同公司的企业精神、价值、公司人的行为准则等,从而使自己完全融入公司文化,这就是文化适应。

参考文献:

[1] Duranti, A.(1997).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Fasold, R.(1990).TheSocioliguistics of Language [M]. Oxford: Blackwell.

[3] Foley, W.(1997).Anthropological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Oxford: Blackwell.

[4] Henslin, J.(1995). Sociology[M].2ndedition. Edwardsville, S. ILLinois: Allyn and Bacon.

[5] Hudson, A.(1996). Socioligustics [M]. 2nd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Kottak, C.(1991). Anthropology: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 [M].Fif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7] Light, D. et al.(1989).Sociology. fifth edition[M].NY: Alfred A. Knopf .

[8] Park, G. (1974). The Idea of Social Structure [M]. New York: Anchor Press.

[9] Plog, F. and Bates, D.(1976). Cultural Anthropology [M]. NY: Alfred A. Knopf.

[10] Ranney, M. and Shimoda, T.(1999).Education [A].In Wilson, R. and Keil, F.(eds).pp.261-262.

[11]Samovar, L. and Richard, P.(1998).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The third edition .CA: Wadsworth.

本文获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03W02)资助。

推荐访问:社会化 社会 文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