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毛泽东党的作风建设思想

文员实习报告 时间:2022-04-12 10:13:08

【摘要】党的作风即党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毛泽东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他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的这些论述,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依然是我们执政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关键词】毛泽东;党的作风建设

一、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的与实践过程

毛泽东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十分注重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注重对具体事物采取实地调查的研究方式。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报告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建党以来第一份调查报告,是三大的最初体现。另外《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也是经过实地调查后而写出的。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极端民主化、单纯军事观点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这以后,毛泽东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改造各种错误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工作。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矛盾论》是讲辩证法的,但它主要讲人应如何分析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矛盾,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改变社会结构、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目的。《实践论》是研究认识论的,但它首先讲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讲社会和人的改造。《矛盾论》、《实践论》相互联系,统一于一个整体,向广大党员干部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为党的作风建设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1942年2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发表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首次提出了“党风即党的作风”的概念。毛泽东指出:“指为了完成打败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整顿中国共产党作风的任务”。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正式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我们党内,尤其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居功自傲、颐指气使,少数人在政治上颓废堕落、在经济上贪污腐化、在纪律上跨越红线,因此要求各级党组织结合总结工作,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依照中央指示,整风在各级党的组织普遍开展。在此基础上,我党于1951年底和1952年初相继开展了“三反”、“五反”斗争,即针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针对私营工商业者“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1957年6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紧进行整风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随后展开。但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借机捣乱,给整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6月,整风运动转向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基本结束。对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是正确和必要的,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不幸的后果。1959年的庐山会议及随后的“反右倾”斗争,给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恶果。不仅打击了党内敢于实事求是讲真话的同志,而且从政治上严重损害了党内的民主生活。随着“左”倾错误的逐步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十年内乱,党的作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在丢失党的“三大作风”后所带来的教训给我们在党风建设方面以深刻的思考。

二、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而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我们党也锤炼出了自己优良的作风,这种优良作风使我们党与其他政党有了明显的不同,也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这一系列优良作风可以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本质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来,只有在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毛泽东曾在1941年5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说:“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反对主观主义,尤其是反对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本文是党的历史上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在这一著作中,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毛泽东还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思想。毛泽东还第一次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对于端正党和红军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所以毛泽东说:“我们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原则。”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历史开创的根本动力不是个人英雄,而是人民群众。正是基于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1929年,毛泽东提出了农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想,从而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1930年,毛泽东在自己撰写的《调查工作》中提出了三个根本观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党的七大首次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系统总结。毛泽东在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和闭幕式讲话《愚公移山》中,都着重讲了群众路线这个问题。党的七大首次在党章中对群众路线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建党以来我们党有关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概括,其中重点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理论和实践。党的七大强调:“我们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这是我们党与毛泽东思想根本的东西”。七大通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从四个方面对党的群众观点作了系统概括,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并强调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路线”。

1956年党的八大将党的群众路线写入党章。八大根据执政后党的状况发生的变化,第一次在党章中写入了“群众路线”的概念,要求“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毛泽东说:“群众心齐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泽东还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中国革命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才能夺取全中国。毛泽东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领导工作中的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

3、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无庸置疑,我们党内部也会存在各种矛盾和消极因素,这些都会使我们党因团结受到影响而缺乏应有的战斗力,而批评和自我批评则是一项重要武器,能够有效地增强党的团结和党的战斗力。毛泽东始终认为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党内以及革命团体内部团结一致,才能推动战斗实现胜利,因此他一直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必须要坚持开展。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提出:“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两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决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之后毛泽东在《学习与时局》的报告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他指出:“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毛泽东要求每個党员都时刻牢记自我批评的法宝,毛泽东沉重地指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受,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毛泽东同时指出,“真能保存威信,并且使党前进的,正是自我批评”,“我们不仅要有党内批评,还要积极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毛泽东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运用于在党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用来指引党自身的建设,及时纠正和克服了党内各种错误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保持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1:85-95,109,812,1093-1094.

[2] 毛泽东.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7,3:1.

[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3:795.

[4]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7,5:286.

【作者简介】

单松(1976—),男,江苏常州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常州市委党校行管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

推荐访问:思想 党的作风建设 毛泽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