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创新研究

文员实习报告 时间:2023-06-29 19:50:29

【摘要】水利工程是保障用水、抵御水患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从古至今都为生产生活架起了坚实的堡垒。本文通过分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形成背景,解析当前我国水利工程体制的实施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总结了包括日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经验,提出我国水利工程体制模式创新的三大重要路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创新

引言

作为抵抗重大自然灾害、保障生活生产用水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在2000多年前已经闻名于世,如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水利工程无论是在防洪、发电,还是在灌溉、供水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必须得到重视和提升的。水利工程常被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个类别,在我国以准公益性占比为最大,国家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出台了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管理部门、水利工程公司、政府领导都对水利工程的管理非常重视。但是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符合公共财政规定的新要求,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新变化,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进行创新。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状

以1999年以来为时间节点,总结概括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变迁,便于清晰的认识到具体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概况。

(一)管理单位规模日益扩大

在我国由水管单位对水利工程行使直接的管理权利,从1999年到2016年,水管单位的数量从5432个上升至10200个,上涨了近一倍,其中综合性单位从3993个上升为7032个,带动了水利工程的固定资产原值的上升,从1594.77亿元上涨到近万亿元。水管单位的职工人数也从99年的41万人上涨到16年的100万人;财政拨款数额从6.24亿元上涨到18.20亿元。多项数据的明显上升,表明了我国水利工程的规模扩大趋势明显,管理体制也日益完善。

(二)水利工程管理意识不足

虽然水利工程已经在保障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经过几千年的时代变迁,水利工程的管理意识依然不足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一是“重建轻管”意识严重,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视,但是对管理却轻视,以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的领导们,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建设中,管理运行得不到保障,以至于无法提升管理效能;二是水管单位跟不上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度,等待、靠着财政的观念十分严重,以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来应对市场经济的变化;三是“即安”思想困境,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一部分人不愿意进行改革创新,不愿意放弃已经得到的既得利益,无法提高管理体制的水平。

(三)管理体制中权责划分不明

由于我国水利工程中大部分都属于公益性单位,享受了国家财政大部分的专项补贴,因此管理单位也多为拨款性的事业单位,以至于管理体制中全责划分不明现象严重,水利工程的经营性资产始终无法从与公益性资产划清界限,水利工程内部管理与外部条件区分不明,专款专用实施难度大,内部资源配置难度大,很多管理者没有进行管理经费的使用计划,造成工程管理维护费用的严重不足。

(四)水利工程人员结构不合理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多为事业性单位,单位人员的招聘和任用需要组织部审批和管理,因此造成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人员结构的非常不合理。一方面,人员数量膨胀现象严峻,一些基层单位人员数量远大于需求,但是由于编制限定,没法进行人员精简;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无法进入,缺乏特殊的人才管理办法,以致于吸引不到高水平的人才进入[5]。

二、国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总结

国际上,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都具有特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创新中借鉴。

(一)日本多头管理模式

在日本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实行的是多头管理的模式,国家政府承担主要的投资责任,其他县、村、团体进行投入,并由每个受益者进行综合多头管理。日本的水利工程管理具有很明显的法律特点,日本出台了水防法、工业用水法等法律,规范水利工程管理,并充分调动了开发工团的作用。

(二)美國州协议管理模式

在美国,每个州对水利工程、流域享有绝对的管理权利,州依法成立流域管理局,由管理局行使独立的管理权,如TVA行使对整个田纳西流域水利工程的管理职能,它不仅要承担起整个流域的规划利用制定,也要进行防洪工程建设,也让公众积极参与进来。

(三)荷兰地方集权式管理模式

在荷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是以地方集权形式为主的,体制被划分为三级,分别是国家级、区域戟和地方级。在国家级管理机构中,公共事务、交通等部门承担起全部的管理责任,区域级则由政府、水董事会承担,在地方上,地方政府、污水处理长等承担。

三、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创新路径

我国条块分割明显的行政体制,形成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在面临巨大的管理难题时,需要不断进行模式创新。

(一)强化管理意识

虽然国家水利部门、地方政府都在行使水利工程的管理职能,但是总的来看管理体制创新的意识还不明确,因此要改善固有的条块分割模式带来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困境,就需要从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上进行强化。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形成开放的眼光,从国外其他国家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中进行学习,要打破体制的束缚。

(二)明确管理权责

撕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国有”标签,打破“大锅饭”的弊端,就需要明确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就是要在管理体制中,明确出每个层级、每个管理部门应该履行的管理责任,在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的权利。

(三)创新水利工程的分配制度

要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进行创新,就是要完成分配制度的创新,彻底摆脱传统固有模式的限定,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要建立聘用制的用人机制,改变现有的人员构成,让“编制”内人员逐渐减少,打破传统水利体系用人、选人的标准和规范,让管理体系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人员招聘和解聘,不要形成较重的人员负担;二是要加强考核体制的创新,根据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制定对员工的考核体制,规范人员的奖惩制度。

参考文献:

[1]戴元俊.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7).

[2]杨立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11).

作者简介:黄子元(1988-),男,汉族,黑龙江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广东省南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水利技术主管。研究方向:水利工程管理。

推荐访问:水利工程 管理体制 模式 创新 研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