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2007年上海市人口死亡水平的地区差异

办公室述职报告 时间:2023-07-20 08:50:27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市区、郊区、郊县人口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特点。

[方法] 使用上海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的人口学资料和死亡资料,计算上海市不同地区主要卫生指标及主要死亡疾病。 [结果] 评价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均为市区最优、郊区居中、郊县最低。市区、郊区循环系统疾病为首位死因,郊县肿瘤为首位死因。 [结论] 上海市人口死亡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疾病控制重点有所不同。

关键词: 人口; 死亡水平; 死因监测中图分类号:R 195 文献标识码:

A

Comparison of the death situation in different areas of Shanghai SONG Gui-xiang, YANG Qing, HAN Ming, JIN Wen-zheng, JIANG Li-li (Shanghai Municipal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03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death and som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areas of Shanghai. [Methods] Using data from Shanghai death record system to calculate some main heath index and major causes of death.[Results] Health index in urban area was the best among different areas, suburban area was in the middle while that of the rural areas was the poorest. The chief cause of death was circulatory diseases in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while that of the rural area was m alignancy. [Conclusion] The death situation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reas of Shanghai, so the measures of diseases control among these areas should be different.

Key words: Population;Level of death ; Cause of death monitor

一个地区的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反映这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是人群健康和发展的基本指标。通过对上海市2007年死亡监测资料反映的死亡水平和死亡构成分析,进一步剖析上海市不同地区的死亡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死亡数据来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亡监测系统的死亡个案卡。死亡个案卡由负责诊治的临床医生、防保医生及公安部门法医,按不同的技术规范要求填写。发生在医疗机构的死亡由诊治医生填写;发生在家中的死亡由家属申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医生向家属询问、调查后填写;非正常死亡由公安部门法医填写。全市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各地区的人口数由区县公安分局提供。

1.2 地区划分

本次统计地区划分标准:市区指原市中心10个区;郊区指闵行区、嘉定区、宝山区、浦东新区;郊县指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南汇区、奉贤区、崇明县。

1.3 疾病分类

疾病分类采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标准。

1.4 年龄组

年龄组分为0~14岁组,15~39岁组,40~64岁组,≥65岁年龄组。

2 结果

2.1 不同地区的主要卫生指标

评价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指标通常用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3大指标)。表1列出上海市不同地区的3大指标。从数据中可见3大指标均为市区最优,郊区居中,郊县最差。

2.2 不同地区前10位死亡原因

不同地区死因构成有较大的差异。市区、郊区均以循环系病为首位死因,第2位为肿瘤;郊县以肿瘤为首位死因,循环系病退居第2位。呼吸系病在不同地区均为第3位死因,其死亡率表现为郊县高于市区、郊区。市区第4位死因为内分泌、营养、代谢和免疫疾病(内营代免),郊区、郊县为损伤中毒(非正常死亡),而郊县的损伤中毒死亡率又明显高于郊区。

不同地区的死因构成显示,市区循环系病、内营代免高于郊区、郊县;郊县呼吸系病、损伤中毒、传染病、精神障碍均高于于市区、郊区(表2)。

2.3 不同地区年龄组死亡率

不同地区年龄组死亡率存在差异,但总趋势是一致的。0~14岁组少年儿童阶段,不同地区均下降,10~14岁组死亡率水平为最低,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逐步上升。各年龄组不同地区的比较,零岁组郊县的死亡率最高,高出市区1.71‰,高出郊区0.19‰。随着年龄的上升,不同地区的差异逐步缩小。45~49岁年龄组不同地区死亡率略有差异,市区的死亡率反而高于郊区、郊县。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个别年龄组,郊县年龄组死亡率高于市区、郊区。

2.4 不同地区各年龄组主要死亡原因

死亡原因的构成与年龄有密切关联,不同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有所不同,分析不同年龄组的死因构成是很有必要的。根据2007年死亡监测资料列出了不同年龄的主要死因,从中可见不同年龄的死因特征。

2.4.1 0~14岁组死亡原因 0~14岁组由婴儿、幼儿和青少年组成。不同地区均为先天畸形为首位死因,但郊区的先天畸形死亡率高于郊县、市区,是郊县的1.43倍,是市区的1.74倍。围生期疾病为第2死因,其死亡率郊县高于郊区、市区。损伤中毒造成的死亡郊县也高于郊区、市区(表4)。

2.4.2 15~39岁组死亡原因 15~39岁组不同地区前3位死因相同,分别为损伤中毒、肿瘤和循环系病。损伤中毒、肿瘤死亡率郊县明显高于郊区、市区,郊县损伤中毒死亡率是市区的2.26倍。郊县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死亡为第4位死因,但在市区和郊区则位于第6和第5位。市区第4位死因为精神系病,但其在郊区则为第10位死因,在郊县为第6位死因。该年龄组总死亡率郊县明显高于郊区、市区(表5)。

2.4.3 40~64岁组死亡原因 40~64岁组不同地区都以肿瘤为首位死因,郊县肿瘤死亡率高于郊区和市区。循环系统为市区和郊区的第2位死因,为郊县的第3位死因,其死亡率表现为市区高于郊区、郊县。损伤中毒在市区和郊区位居死因顺位表的第3位,在郊县位居第2位,其死亡率郊县明显高于郊区和市区,是市区的2.51倍,是郊区的1.79倍。呼吸系病是郊县的第4位死因,在市区为第6位,郊区为第7位。该年龄组总死亡率郊县高于郊区、市区(表6)。

2.4.4 ≥65岁组死亡原因 ≥65岁年龄组不同地区前3位死因相同,分别为循环系病、肿瘤和呼吸系病。其中循环系病市区高于郊区、郊县。市区、郊区肿瘤死亡率相近,都高于郊县;但呼吸系病郊县明显高于市区、郊区,是市区的1.53倍,是郊区的1.47倍。市区的第4位死因均为内营代免,但该系统疾病在郊区位于第5位,在郊县为第6位。郊区和郊县的第4位死因均为损伤中毒(表7)。

2.5 不同地区预期寿命

出生时的期望寿命与年龄组死亡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死亡率高则寿命低,死亡率低则寿命高。市区各年龄组死亡率均低于郊区、郊县,所以市区各年龄组期望寿命均高于郊区、郊县。但市区、郊区、郊县预期寿命的差值不大,各年龄组预期寿命市区比郊区、郊县高出0.5~2岁(表8)。

3 讨论

上海市不同地区人群的死亡水平及主要死亡原因数据显示,上海人口死亡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疾病控制重点有所不同。

3.1 不同地区的死亡疾病比例

市区、郊区循环系病、肿瘤的死亡比例高于郊县人群,而损伤中毒的死亡比例明显低于郊县,市区内分泌营养代谢病(主要为糖尿病)死亡比例明显高于郊区、郊县。在郊县,传染病、精神系病、消化系病高于市区及郊区人群。在0~14岁小年龄组中,不同地区均以先天异常为首位死亡原因。因此,开展出生缺陷监测,采取出生缺陷干预是降低小年龄死亡的重要措施。造成这几类疾病死亡比例不同地区的差异,主要与一些生活习惯不健康行为有关。

3.2不同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对死亡率的影响

2007年死亡监测资料显示,郊县死亡率低于市区,也低于郊区。2007年市区死亡率为7.81‰,郊区死亡率为7.19‰,郊县死亡率为6.98‰,上海市死亡率的地区差异与全国报道的农村高于城市不同[1],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上海地区的人口结构有关。上海市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了计划生育,在过去的15年中,总和生育率保持在0.8~1.0左右,是国内最早进入老年化的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表现为市区高于郊区,郊区高于郊县(表9),所以出现市区人口死亡率高,郊县死亡率低的现象。为了消除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对不同地区死亡率的影响,使不同地区在同一时期人口死亡率具有可比性,利用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对不同地区的人口死亡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市区标化死亡率为3.00‰,郊区标化死亡率为3.20‰,郊县标化死亡率为3.44‰。标化死亡率显示,郊县标化死亡率高于郊区、市区。

3.3 不同地区死亡年龄结构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人口死亡水平是反映各年龄组的平均水平,按照寿命表的计算方法,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可以用各年龄组存活概率的生存人年数总和来表示,如上海市2007年预期寿命为81.08岁,一个婴儿死亡等于丧失80个人年,对一个70岁的老年人死亡,丧失10个人年。从表10我们可以看出,郊县死亡人口中儿童及青壮年死亡比例大于郊区、市区,而老年人死亡比例低于郊区、市区,这一死亡年龄的分布造成郊县的预期寿命低于郊区、市区,表10)。

3.4 不同地区的卫生资源

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统计的2007年主要卫生数据显示[2],不同地区的卫生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床位数4项数据中,市区明显高于郊区、郊县。市区比郊县分别高出2.18倍、2.14倍、2.43倍、1.42倍。郊区的4项数据与郊县比较接近(表11)。

近年来,上海市市政府将郊区、郊县的卫生建设纳入了政府实事,如颁布了40个镇(乡)卫生所的标准化建设、300所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乡村医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文[3]。在过去的2007年,上海市的郊区、郊县乡镇、行政村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农业人口参加合作医疗率为94.50%,农民基本社会保障率达98.70%,合作医疗人均筹资450元[2]。随着卫生服务普及,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改变,上海地区的死亡水平差异将逐渐消失。

4 参考文献

[1]杨功焕.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分布[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38-39.

[2]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2007年上海市主要卫生统计数据[M].

[3]上海市卫生局. 关于印发市政府实事“2004年上海市郊区40所镇乡卫生院标准化建设”[S].2004.

(收稿日期:2008-06-10)

推荐访问:上海市 差异 人口 水平 死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