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三个关键点

办公室述职报告 时间:2022-04-13 10:25:25

zoޛ)j馟im:i___ooiwZ个人品格和美德、为大众提供道德准则、促进社会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注重对个人品格和行为的道德影响。宗教的道德教育是以宗教教诲的形式出现的,宗教教诲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标准。基督徒每周日都带孩子到教堂做礼拜,平常还要让其到教堂开办的学校接受宗教知识和宗教道德教育。这样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以各种形式不断被强化,当一个人成年后便成为其衡量和监督自身或他人品行的规范与标准。

(2)以宗教的形式、在宗教的名义下,逐步确立和不断强化包括市民社会原则在内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规则。今天,许多美国人把宗教自由看成是天赋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的理念,与美国建国之前的北美殖民地初期出现宗教专制引起反抗斗争的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作为市民社会基本理念的自愿原则,则是宗教宽容与自由选择在北美世俗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正如托克维尔所说:“在美国,宗教是同整个民族的习惯和它在这个国土上产生的全部情感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宗教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地以宗教的方式对美国人进行民主与自由的理念训练。当一个人接受了基督教的教义后,也就承担起了基督教所提出和支持的包括民主与自由在内的大量道德义务。正是这种长期反复的训练,形成了能够把大多数美国人的精神、意志和思想集中起来,并保持其整体性的共同信仰。

4.强化宗教的使命感

(1)将宗教教诲转化成为可以践行的存在。宗教组织不仅注意用宗教信条进行公民教育,还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教诲。这就使得宗教既是一种精神信仰,也是可以通过践行感受的存在,因而在各种宗教活动中不断被强化,进而与社会公共利益需求相结合,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道德准则。比如,从18世纪20年代起持续了大约半个世纪的北美殖民地市民社会争取宗教自由和复兴宗教的大觉醒运动,以“灵魂自由”为口号,把抽象的基督教教义与神学变成了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民主哲学。大觉醒运动在宣传宗教改革提出的新的宗教思想的同时,也使自由民主平等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深入人心,为此后发生的北美殖民地独立运动和美国建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2)将人们的思想行为与宗教信仰挂钩。宗教教诲将个人使命感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社会资本为载体,建立个人行为道德反馈机制,提供检验信仰的公正性,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宗教教诲的践行具有某种神圣的、持续的暗示力量。其方法是将一切问题都同宗教信仰挂钩,再用宗教道德标准予以评判。这样,那些与道德相关的问题就蒙上了浓厚的精神信仰色彩。将人的行为与信仰直接挂钩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暗示作用是极强的。它使人们对神的敬畏同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可联系在一起,于是宗教教诲与道德问题就很自然地融为一体,从人们的内心深处制约其行为,影响其对家庭、社会及公共生活的认识与态度,从而左右社会风尚。

此外,教会还不断地用清教思想对教徒日常生活方式予以指导和影响,使信徒把参加宗教生活和以教会为中心开展的社区活动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以强化其宗教使命感。

综上所述,宗教传播的基本理路是:先通过提供物质和精神服务吸引人加入“组织”,再将其纳入小团体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宗教教诲,强化其宗教使命感,尤其注意将教义化为可感知的存在以便于人践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毛泽东时代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对大众的精神引领

所谓信仰,就是以敬仰的态度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信服和尊崇某种学说或观念,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为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就是要用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使人们心悦诚服地、自觉自愿地信服和尊崇马克思主义,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存在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非其他学说、主义、观念或者宗教等精神信仰可比,它天然地具有掌握群众的实在性,而在传播方法上,同为精神信仰传播的宗教传播,与其有着某些相通之处。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指示了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它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理想和道德规范,是把民众凝聚在社会主义旗帜下的精神灯塔。将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素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应有过程。因此有必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然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生活的日趋多元化,伴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而逐渐在我国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遇到了现实挑战。究其原因既有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等外部原因,也有现实的困扰——马克思主义描绘的美好图景与当前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与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为民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加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创造力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其对时代精神的汲取及当代价值的发掘,影响了其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巩固及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批判,致使纷杂的社会思潮不断侵蚀马克思主义的固有领地,于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遂成为一个现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黑格尔认为,成功的存在必有其合理性;而成功的理由则是相似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宗教传播的长处有助于我们开拓思路,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就有对宗教信仰传播的批判吸收。

作为一种反对阶级压迫、追求社会正义的政治主张,马克思主义在黑暗的旧中国犹如一盏明灯,让人看到了希望。鉴于理论与现实、知识分子与社会大众存在差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从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创造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动农民武装暴动,通过土地革命建立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夺取全国胜利。面对以文盲为主的农民,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用“打土豪,分田地”这一极简单的口号,把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最大程度地简化,使人很容易就明白,为了生存而将其作为自己奋斗的精神信仰也顺理成章。要让加入革命队伍的农民有别于流寇,就必须让他们把信仰从分得一块土地、为家人复仇的个人功利层面进一步提升为神圣的使命感,从而完成从普通人到马克思主义忠实信仰者的转变。这就需要一个能够让人自愿追求自愿献身的、有神圣性的信仰予以引领,于是毛泽东等党的领导者高举马列主义思想大旗,以“为人民服务”这一简单易懂的口号为奋斗宗旨,通过文艺宣传、扫盲等途径,让每一个加入革命队伍的人都明确自己应有的理想追求,并随时准备把一切都献给革命事业。此时,“打土豪,分田地”不再是为了个人目的,而是自己追求的伟大事业的一部分,于是,参加革命的普通人就从要改变自身命运转变为谋求大众解放的、用革命信仰武装起来的理想主义者。如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有了能够使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的信仰基础,有了得到千百万人支持的追求目标,有一支怀着远大理想的坚强队伍,其最终取得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也是政治上、精神上、信仰上的胜利。批判地吸收宗教信仰的传播方法,毛泽东时代对大众的神圣性精神引领对于我们完善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着重要学习价值。

应当指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虽同为精神信仰,却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理论,而宗教则只有故事、没有理论,为科学所不容;马克思主义是基于真理的一种信仰,其目标是现实的、可以实现的,而宗教是基于愿望的一种信仰,其信仰是无法兑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消除世界上一切不平等现象只有一条途径,即消灭私有制,而宗教则认为只要人人弃恶从善,则人人都会进入天堂。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心的是人类现实的解放,而不是天堂里虚幻的自由,马克思主义既不信神,也不信任何造物主,主张人类解放全靠我们自己。而宗教是对神的信仰,它倡导忍耐、服从、“来世”憧憬,有超自然、超社会的性质,具有非理性和盲目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不能把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传教布道相提并论、把共产党员与宗教信徒相提并论。毛泽东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成功传播,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真理性征服了中国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办事,是人们源自内心认同而产生的自律。正如恩格斯所言:理论在一个地方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个地方对于理论的需要程度。当前我们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最根本的是理论创新,同时辅以适当的传播方法,以宗教传播为镜鉴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更完善、更有效——经过近百年马克思主义洗礼的当今中国,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宗教的消极,但又不得不承认宗教传播的有效与成功。

三、当前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努力实现社会公正,践行马克思主义,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通俗化,在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精神信仰传播的角度讲,有三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要有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即刻付诸实践并有望见到效果,因而愿意接受、真实通俗、鲜活管用、能吸引人的鲜明旗帜,实现理论创新,让人“信”;二是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掌握群众的教育方法,通过不断地神圣性内化使人自觉追求并为之奋斗,让人“仰”;三是要将理论变成物质力量,通过党员的示范作用、广泛的社会参与,以获取社会资本,与大众互动共进,在活动中让人“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人内生发展状态。

1.以道德为基础,抓取官民信仰的契合点。让人“信”

信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相信,是自觉自愿地无条件地接受、崇敬和追求。信仰决定着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一切精神和行为的准则。有了信仰,人才能从本质上认识自己存在的意义。信仰能激励和督促人为心中的目标而努力,为民族国家的存在发展提供根据与动力,是社会成员达成共识、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国家信仰以个人信仰为基础,是个人信仰的整合与代表,如果国家信仰不是个人信仰的集中体现,就会失去引领公众的功能。

在全球化、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21世纪,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决中国人的信仰问题,需要集合与反映个人信仰,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信仰创新,为现阶段的中国提出一个简洁明了、易于大众接受的、体现社会发展共识的主题词,这个主题词要体现民众愿望、时代特点,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比如能够体现时代最强音的主题词“和谐”,其内涵相当丰富,很有包容性,将其提到全民信仰的战略高度、作为旗帜,用以凝聚各族中华儿女的意志,在官方和民间及国际社会都有接受认可的基础。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时进而提出,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关怀和价值思考。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一种和谐共生精神,在我国民间,“天人合一”、“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说法,都体现了一种对平等、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在西方文化中和谐观念也有深厚的思想根源: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个明确地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社会领域,从而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提出了新的无产阶级的和谐社会思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共同追求,相信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必将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回应。总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支柱和方法论基础,提倡“和谐”理念,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结合当今国情、与世界发展主题相呼应的产物。高举“和谐”大旗,能够满足国内各方面的需要,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与认可。所以,以“和谐”为旗帜统领社会思想,有助于在全社会构建整体性的共同信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2.以宣教为手段,把握统领民众的作用点,让人“仰”

在与社会整体需要相结合的基础上,将信仰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之后,还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掌握群众的教育方法,以通过不断地神圣性内化使人自觉追求并为之奋斗,让人“仰”。

某种意识形态要获得统治地位,不是靠政治权力,而是靠它在社会生活中所拥有的话语权。该意识形态不仅要反映社会生活,还要通过特定的语言系统,对人们的生活认识和社会心理进行“过滤”与“反哺”,以规范社会生活。要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内化为引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行为标准,需要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通过宣传让人知晓,通过解读让人理解,通过认同让人遵从。

一要切实关注社会成员意识,把握大众需求的真实性和现实性,让马克思主义潜入人们的心灵和思想深处,并作为人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稳定下来、延续下去。从价值主体方面讲,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主体对社会上的各种价值信息予以反映、遴选、整合和内化的过程。其间,人们会根据自身独有的情感倾向、思想构成等特性,主动对外在价值观信息进行解读,然后才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所以,要针对社会公众意识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当前,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整体推进的同时,尤其要针对一些模糊认识和混乱思想作重点宣讲,高度重视人们的利益关切,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关注大众需求,科学解答大众困惑,对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和切实的解决,解疑释惑,排忧解难,使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真理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在满足群众需求中实现理论的价值。

二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依据现实环境,分析民众心理预期、价值趋向,进行人群划分、需求分析,围绕人们的需求提供服务以吸引人接近,同时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发生影响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结合人们的各种关注点、兴趣点及生活实践挖掘典型事例,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和使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对深奥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和阐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朴素道理,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生动表现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由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通过理论工作者与公众的对话交流、专业的理论教育与感性的榜样示范相结合,使公众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双向互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反映和包含了群体中个体成员的愿望和要求,是个体成员实现自己合理意愿的保障,是在为实现个体成员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向与公众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其合理性得到理解和接受,因而会内化为公众意愿,成为公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双向互动传播在使受众的态度于“对话”中被影响、被改善、被强化、被塑造的同时,还可获取大众最真实的信息反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大众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适,从而主动适应实践发展与大众需要,在此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以活动为载体,激发民众参与的兴奋点。让人“行”

要将理论变成物质力量,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带领民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为民众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还要通过党员的示范作用、广泛的社会参与,以获取社会资本,与大众互动共进,在活动中让人“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入内生发展状态。

一要注重党员引领意识和引领能力的培育。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唯有把理论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率先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辐射社会,引导大众接受、认同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如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所言:说话人的品格是一切劝服的手法中最有说服力的。与前面所谈基督教传播相似,佛教也很重视传播——借讲经、布道普及其理念。佛教自印度进入中国后,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将“修身”、“正己”作为对信徒的要求。佛教的“自觉觉人”、“自度度人”与儒学的“必先正己,而后正人”在这里融为一体。就马克思主义传播而言,其各级传播者必先“自觉”而后才能谈到“觉人”;必先“自度”,而后才能有资格“度人”。现实的情况是,不少传播者——一般是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既未“自觉”,更未“自度”,就以“布道者”的身份在那里“讲经说法”,如此“觉人”、“度人”,其效果可想而知!党员干部权威性强,影响面广,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领导骨干,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负有重要责任,其一言一行都会被看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种阐释,只有他们将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信仰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实现人格行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的高度一致,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传播、真实践,才能以其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在传播中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从而促进大众的理论内化。从受众心理来讲,领导干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格化,群众才不会产生认知障碍,才能加速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与认同。

党员干部要注重自身对大众引领意识和引领能力的培育,除了在日常言行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以外,还要以党的组织活动为载体,注意以积极的方式展示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关爱,比如在贫困救济、社区发展、预防犯罪、发展文教、保护妇女与儿童权益、老年人服务、环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样受益者也会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我们的组织得以从社会和民众中汲取营养,从而有效地形成党组织的社会资本与物质财富的良性循环和增殖。

二要经常开展相关活动,鼓励个人进行人际传播。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列宁曾说,“我们的义务是要帮助每一个特别有才能的工人变成职业的鼓动员、组织员、宣传员、交通员”。他强调要培养传播骨干,发动大众广泛参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以影响更多人群,而不是将此重任仅仅寄托在少数知识分子身上。当今社会,公众介入媒介的欲求日益突出,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注重大众层面的交互传播,培植可发挥积极作用的意见领袖,使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人际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入内生发展状态。

首先,我们的宣传要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在市民社会层面展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使其进入民众精神生活领域,浸入人们的心灵,为其提供一种身份的认同感和根基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取得思想共鸣、心理认同和社会共识。其次,要鼓励个体基于自己的关系圈子进行主动的体验、传播和互动,促进正向自我观的创建、表达和肯定,强化其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形成多向交互,继而带动更多的人和关系进入这个社群,带动更多的体验传播、口碑传播和社群传播。再次,要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据地”。要让既有受众在这个“根据地”学习、交流、分享自己的体会,使他们通过彼此的沟通获得丰富的价值体验,进而增加情感投入,提高忠诚度——由此引发的“持续支持”的行为忠诚和“荐给他人”的态度忠诚,因为加上了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对于传播的受众来说更具有亲切感和说服力。这样,通过内外部的人际传播,获得个人自我观同感,从而增强群体归属感;传播者通过肯定、鼓励的态度积极促进受众与自己共享意义和价值,会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在组织内外服务的机会,比如让人通过社会服务来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使其得以控制和影响自己所生活的小环境,并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获得更多他人认同的机会,从而能与他人分享思想和活动资源,形成内促力。

此外,我们的社会要提供检验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公正性的制度,要建立个人行为的道德反馈机制,把个人的使命感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践行具有某种神圣的、持续的暗示力量——只有当人们发现其中包含有保障、维护和促进自身发展要求的内涵时,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支持和自觉自愿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而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民主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状况,无疑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推荐访问: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关键 传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