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加强对“1把手”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3-07-22 16:00:29

[摘要]“一把手”处于班子的核心地位,其素质、能力、形象关系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班子的整体水平、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对树立“一把手”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都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干部队伍管理上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

[作者简介]林宏丹,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科社法学教研室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1-0090-03

2011年3月28日,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加强市、地、州、盟党政正职干部管理工作。在如此高的层次上,对地市级党政干部正职的管理专门进行讨论,这在党的历史上的确罕见,也足见中央高度重视程度。由此可见,高度重视党政正职干部,事关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全局。党政“一把手”是党政领导班子的核心,他们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实施决策中处于指挥地位,在领导活动中处于督导地位,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全局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促使他们正确使用权力,对树立“一把手”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对“一把手”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级组织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的高度,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客观形势的复杂性与“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的独特性,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仍存在许多困难与不足。

(一)“一把手”对监督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有的“一把手”认为自己是一班之长,就是指挥别人,没有受制约和监督的意识,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实行“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唯我独尊;有的“一把手”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用不着监督;有的“一把手”善听赞美之辞,拒听逆耳之言,把上级的监督视为对自己不信任、不放心,把同级的监督视为跟自己过不去,找别扭,把下级的监督视为让自己丢面子、失威信,听不进他人批评,容不得不同意见,把上级的批评、同级的提醒、群众的监督、法纪的约束视为是对自己的束缚.

(二)上级党组织和监督部门重政绩。疏于监督。一些地方往往只注重对“一把手”的工作实绩特别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监督,忽视对其思想、作风,特别是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有的上级组织或领导人认为,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是“小节”,“瑕不掩玉”,只要完成任务好,就是好领导;有的对广大干部群众反映“一把手”的问题,不及时对他提醒或训诫,查处时大事化小,避重就轻;有的对下级“一把手”的态度是放手不管,担心监督严了,批评多了,挫伤下级的积极性,影响上下级关系。

(三)同级部门权力难以形成制约,难以监督。“一把手”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者,在党委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行政领导中处于统帅地位。有的班子成员认为“提了没有用,还得罪人,不如不说”;有的担心被“一把手”误解自己有“野心”、想“篡权”,不敢监督;有的怕反对意见提多了会当成“闹不团结”,影响自己的前程,不愿监督。因此,往往出现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的状况。

(四)人民群众监督渠道不畅。无法监督。现在有些“一把手”的决策活动、领导活动、工作效果都欠透明。广大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的“事”知之甚少,有的根本不了解,也就无法监督。

二、对策与建议

党政“一把手”监督难这一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解决好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选准用好干部.形成监督的超前性。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把眼光更多投向在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做出突出实绩的干部。中央强调坚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政治上强,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人用人,大力选拔埋头做事、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民主作风好、能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清正廉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干部,保证让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进入组织选拔视野。改进民主推荐办法,搞好民意调查,扩大群众参与程度,使一心干事、实绩突出的老实人能够推荐上来。在选拔“一把手”时,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密切配合,严把政治素质和个人品质关,为有效实施监督确立较高起点,做到超前防范。

把监督的起点定位在“一把手”的选拔任用上,提高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领导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思想、工作、廉政等方面的情况比较熟悉,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监督,比其他监督形式更直接、更有效。组织部门要从领导班子整体配备方面解决好一些副职“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能监督”的问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拔责任追究制度。

(二)加强思想教育,形成监督的自觉性。一是要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观教育,增强“一把手”真心实意为民谋福利、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自觉性。近年来一些党政“一把手”出问题、犯错误,都是思想深处感染了病毒,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所造成的。因此,“一把手”要经常用反面典型这面镜子照照自己,时刻紧绷廉洁这根弦,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来打造自己心中的“长城”。时刻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要求自己,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应对金钱、美色的考验,始终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为民用权、阳光用权,不以权谋私。另外还要加强干部、群众、监督机构和社会各界监督“一把手”的宣传教育,消除思想顾虑,强化监督意识,形成良好的党内外民主监督氛围。要提高公众对权力监督的认识,要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畅通监督渠道,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实行来访接待日制度,除对违纪违法行为认真调查核实外,采取个别谈话、发信访通知书等方式妥善解决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要维护监督者的合法利益,从制度上保证监督者利益不受侵害,更不能以任何借口和理由随意剥夺监督者的各种权力,对打击报复监督者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同时要适当公布监督结果。二是要注重约谈教育,使“一把手”明白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既是新形势下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必要条件,又是一种防范,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搞好正反典型教育,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优秀领

导干部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本地公正用权的典型,倡导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正确导向。同时,抓好反面典型教育,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

(三)建立分权机制,形成监督的主动性。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普通群众参与监督,发挥对“一把手”的监督作用,关键是要让群众享有知情权。要坚决贯彻执行“阳光”党务政务制,把重大事项的决策原因、决策依据、决策执行过程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干部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要从强化对重点事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监督入手,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并狠抓落实,以取得较好效果。以公开保证公正,在实践中可以实行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和人事工作制度,只对财务开支和人事工作进行审核和监督,不得在人事管理工作会议特别是干部任免会议上首先表态作导向发言。实施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集体决策制度。通过健全制度规范和约束“一把手”行为,把监督的着力点从“盯人”转移到“盯权”上来,有的放矢地进行监督,达到正确用人、规范“理财”的目的。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和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为主的群众监督,人大和政法系统的法制监督,政协和群众团体的民主监督等监督体系。积极拓宽群众参与政事的渠道,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的升降去留拥有发言权。要通过完善党代会制度,进一步探索党代会和党代表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形式。实行全委会票决制度,更好地把党委常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与全委会的集体领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客观上对“一把手”的用人权进行重新分配,扩大党委委员在干部任用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强化决策问责制,用责任来约束权力,健全分工负责、权责一致的党内决策机制。

(四)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的广泛性。干部管理中最大问题在于监督。首先,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即在监督内容上着重抓好对“一把手”得到提拔重用时、换届选举时、工作取得成绩上级表扬时和个人及家庭遇到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生病住院、出国考察等重点时间段监督,对工程招标、项目审批、贷款、减免税收和其他收费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监督渠道上主要强化组织、班子成员、群众、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监督,由重工作圈监督向工作圈、生活圈、社会圈监督并重转变。其次,监督主体的广泛性。要加强干部、群众、监督机构和社会各界监督“一把手”的宣传教育,消除思想顾虑,强化监督意识,形成良好的党内外民主监督氛围,要提高公众对权力监督的认识,要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畅通监督渠道。上级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肩负起对下级领导干部监督的责任,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上级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要克服干部管理中重选用、轻教育,重实绩、轻品行,重自律、轻监督,重激励、轻儆戒的倾向,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融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措施之中,进一步加强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和用人失察追究等制度建设。积极引导教育“一把手”正确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加强八小时外监管,发现“一把手”有了毛病、缺点,要及早打招呼,严肃批评指正,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大力推行干部交流制度,使“一把手”队伍在动态中优化。最后,监督途径的广泛性。一是建立和完善“一把手”任前廉政征询制度、任前公示制度、试用期制度、届中考察制度与年度考核制度,及时全面了解掌握“一把手”德勤能绩廉情况;二是建立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和推进“一把手”交流、回避制度;三是完善“一把手”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四是完善组织人事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五是切实落实“一把手”收入申报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礼品登记制度;六是建立“一把手”警示、惩戒制度,如诫勉谈话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末位淘汰制度、待岗制度,辞职、降职、免职制度等。

(五)狠抓监督落实,形成监督的有效性。解决好制度落实不够问题,使已经建立的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在制度建设中突出责任追究内容,明确制度不落实时监督管理者和被监督管理者应承担的责任,解决好对制度落实的督查问题。

邓小平曾指出,领导干部的情况,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而同级的领导成员彼此是最熟悉的。要明确党员领导干部应负的实施党内监督的责任,建立监督失察追究制度,一旦发生问题,要对负有党内监督责任的主要领导作出相应的处理。对坚持原则、积极负责、从正常组织程序向党组织反映了高质量的不同意见,为正确决策和具体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的同志要给予表彰,同时要把奖励制度与干部的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大胆任用敢于讲真话、办实事的同志。对领导集体中不按有关组织制度办事,没有认真考虑不同意见,甚至排挤、压制不同意见的同志,致使出现决策失误,产生腐败,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失的,不能一调了之,一定予以党纪、行政惩戒。

推荐访问:加强对 把手 权力 运行 监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