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树“工匠精神”理念,创“积分入团”机制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22 10:06:39

摘 要:根据中职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即: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学校团委设置对应的考核细则,以“量化”的方式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考核,达到一定分数即可入团。一方面,可以为“积分入团”提供可操作性的活动载体;另一方面,可以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工匠精神;积分入团;三融合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生涯理念下的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D/2016/03/93);2017年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以‘积分入团’为载体的社团建设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YB2017086)

作者简介:易婵洁,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4-0063-04

一、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4年3月,“核心素养”这个词出现在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1]

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中职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职学生自卑意识强,学习能力差,自控能力低,积分入团是较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树立工匠精神养成“谨小慎微”的良好习惯。

二、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新时代的呼唤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面对日益增长的需要,对职业学校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习能力差导致中考失利,大多数家庭的冷视,使多数的中职生“底气不足”,但是他们正处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若在能力与情感上加以培养和塑造,就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就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就能更好的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中职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闪光点与社会发展和谐融合。

回看教育,如果我们依然坚守“知识本位”的教育观,教育不仅不能发挥其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还会制约社会、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发展。国际上一些组织和机构用长达20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提出要建立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2]

三、“积分入团”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平台

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发展团员制度,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初、高中毕业班同学比例控制在30%、60%以内。怎样提高团员质量,提升团工作活力,让改革刻不容缓,而这一改,正好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不谋而合。只有素养提高了,团员质量才会上去。因此,学校研究决定,由学校团委牵头,开展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从价值取向上看,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职业优势,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红色文化传承和教育现状,彰显共青团协同国民教育的育人功能。为此,校团委“积分入团”主要针对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暨,即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制定相对应的考核制度,每个考核制度设有积分(总分100分)。学生对照“积分入团”的考核标准,积分达到85分以上,方能入团。

(一)“五位一体”的考核内容,作为积分入团的客观依据

1.以团课积分学习为方式,培养爱国情怀。团课积分,占积分总成绩的20%。入团积极分子在校团委老师的带领集中进行团课的学习,学习结束后,进行理论测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回顾共青团所走过的道路,在座的各位都无比自豪。比如,为了更快唤醒入团积极分子体内的红色基因,学校团委重温今年3月17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部分内容,当习近平以2 970张选票,全票通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们个个挺直了腰背,身体里的自豪感溢了出来。学习多了一份自觉,笔尖多了一种爱国情感。

2.以志愿者活动为契机,培养社会关爱。参与志愿者活动是入团积极分子必须身体力行的,占考核成绩的30%。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了发挥团员示范作用,培养中职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积分入团”工作的重要牵引载体。例如,2017年11月,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志愿者與社会志愿者组织“飞漾爱心社团”一起,以“志愿服务、爱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关爱宜兴善卷飞里流动人口农名工子女,辅导她们学习,捐赠学习用品;每年12月的“冬日暖阳”系列活动:向边远山区——四川阿坝、甘肃庆阳等贫困地区学校发送爱心物资,这些大型志愿活动已经成为常态化。又如,与张渚镇交警中队团支部一起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家乡增添亮丽的名片,也推动着志愿者+“青年之家”阵地建设。定期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丰富着校本教程的内容,成为体验德育最好的育人模式。

为了让学生感知家乡建设之情,在中国旅游小镇建设期间,组织多种志愿服务,增进学生对家乡建设的情感;“黄马甲”志愿者,联合地方交警中队开展“安全教育进乡村 共学知识播文明”暑期“三下乡”活动,和地方交警中队团支部一起,自编、自导、自演的安全教育情景剧下乡,解答群众的疑惑。

3.以主题团日为入口,培养个人修养。在入团积极分子的积分考核中,“过主题团日”占积分成绩的20%,学生必须要在每周一次的主题团日活动上进行个人才艺的展示,比如,主持整个团日活动,在主持的过程中,设计方案的制定、小组人员的分工与协作、现场场地的安排与布置等,在这些细节中成长,也从这些细节的处理上培养个人修养。

4.以学生会考核为手段,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自我管理”占积分总数的10%,主要是体现的是积极分子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考核学生工作期间的认真度、责任心、规范化、文明礼仪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比如,工作期间做好本职工作,服从部门工作需要,不找借口推脱或未经同意私自换工作、部门,这种只能靠自觉来进行的考核,学生们仍然认真地去量化自己的行为。此外,在考核条例中有一些加分项目,如工作期间能独立完成指定的工作,加1分;配合学校完成管理工作,经查属实加2分;协助其他部门工作,有记录,经查证情况属实的,加2分。这些加分细则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向上向善的精神建设。

5.以社团展示为平台,加快合作参与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社团展示积分占入团积分总分的20%,主要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多年教育经验告诉我们,中职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但其智力并不差,很多学生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很有天赋,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因此,中职学校开设学生社团,如文学社、篮球社、美术社、瑜伽社、钳工社、电工社、车工社和创新社等,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还可兼顾学生的文体特长,符合学生的发展与需要,能吸引广大学生的强烈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水平以及核心素养,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技能技术型人才。

这一环节的考核内容主要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为每一次团委竞赛展示做准备,支持活动开展,参加一次活动加2分。(分数结算时叠加,可以是团队合作完成作品,考核结束时提交佐证材料)。通过积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合作、在实践中创新。如学校通过美术社的手抄报比赛,可以挑选、发现特长学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三融合”模式,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保障

“三融合”模式,指校企融合、课程融合和家校融合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1.校企融合,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框架。开启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办法。例如学校根据专业设置,有针对性选择合作企业。旨在结合第一批参加试点学生的情况反馈,学校确定下阶段培养模式。

在合作模式进行一段时间后,校方收到的反馈是:中职的学生基本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可塑性强,但是在下阶段的学习中自律、自强、自信,勤学、勤练、勤思能力有待提高。因此,“积分入团”的模式就有存在和开展的必要性。学校就要从“知识本位”的教学向“素养为先”的教学转化。正所谓外因要靠内因才能起作用。

2.课程融合,素养有“计”可施。核心素养的培养涉及课程多且广。就以商务礼仪社团为例,学生不仅学习文化理论课,还要学习礼仪实践课。学生通过实践平台展示自信,如在礼仪实践活动中,迎宾的4名礼仪,站立迎宾时,端庄优雅,在嘉宾进出场的时候,悉心周到,想嘉宾所想,实时调整步伐的速度;引导举牌训练有素,从容的引导步伐伴随嘴角扬起的自信,准确准时的引导就位使会场秩序井然。这便是课程蕴育素养的过程。

3.家校融合,让素养自然流露。众所周知,一个优秀的学生背后肯定有两大支撑,即学校与家庭。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教育改革中,学校可以邀请优秀家长代表作发言交流。借着校“平凡的感动”优秀学生事迹评选活动,家长看到了孩子除学习外的另一面,满是欣慰。在成长与成才之间,多数家长开始信奉生命化的教育是从关注孩子成长的点滴开始的。一个平凡的举动、一件力所能及的志愿者小事,就能改变孩子对于社会的认知,加深对社会的感恩情感,这便是最具意义的教育。例如,学校有一面“幸福爱心墙”,是面向社会,对外开放的。自投入使用以来,收获了大量的捐赠,同时,这面承载爱心的墙面,每天都有她“责任”——仅需要挂出去的爱心衣物就需要几十件。为了出色地完成这项日常工作,学生可是用心了。他们每天早上从爱心箱中取出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将物资清点、归类、整理;天气渐热,梅雨季节来临,提前对衣物进行清洗,在阳光下消毒。“幸福爱心墙”活动已经持续一年,学生已经把这个工作当成了每天的“必修课”。爱心墙的日常维护工作,已经占据这群学生全部的课余时间。但他们从未抱怨,家长们也很支持,除了定期给爱心墙捐物,还鼓励孩子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会因衣服被有需要的人取走而感到快乐,会因受捐赠者的笑容而幸福。学生们干得不亦乐乎,是“幸福爱心墙”的社会辐射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魅力、是被社会肯定的正能量,在驱动着这群学生的干劲。

综上所述,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视角来建构课程和教学,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场改革,尽管有不少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在开展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養的研究,各自的切入点不同,但在国家和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语文课程网.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什么课改要提核心素养?[EB/OL].[2015-11-03].http://pkuyuwen.org/?p=4895.

[2] 常生龙.拔高一层看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推荐访问:入团 工匠 理念 机制 积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