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谈如何拓展民生新闻新领域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21 10:14:20

摘 要:民众新闻在消除社会隔阂,减少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新闻记者应该关注民众的心理,倾听民众心声,创新表达方式,使民生新闻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为百姓纾解焦虑。

关键词:民生新闻;民众心理;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2-0300-01

中国全面进入到了民生时代,面对诸多的社会问题,面对诸多民众所关注的焦点,在民生新闻中,如何拓展新领域,如何最大限度关注民众的心灵,消除社会的隔阂、偏见,减少社会冲突,是新闻工作者需要努力做到的。本文将探讨拓展民生新闻新领域的几种途径,希望对新闻工作产生有益的启示。

一、关注民众心理

在关注深层社会问题的时候,民众心理是不能忽视的,只有了解民众心理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民众解惑,为民众纾解情绪,这样民生新闻才能成为大众心灵沟通的桥梁,给大众以心灵上的慰藉。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在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在急剧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社会整体利益结构的调整,涌现出诸多的社会问题成了社会焦虑的现象。据《人民日报》报道:近些年,中国心理疾病呈搞发展态势,自杀现象明显增多,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公民焦虑症”。现代人生活压力加重,人际关系复杂,竞争加剧,人们为下岗失业而焦虑,为买不起房而焦虑,上下级关系不和谐而焦虑……这些社会问题,如果应付和处理不及时,就很容易引起群眾的不满,甚至演变为突发性的群体事件。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进行的社会抽样调查显示:多数居民对社会存在的矛盾冲突有明显的感受,对于“中国各个社会群体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只有16.3%的人认为“没有冲突”。对于“中国社会群体利益矛盾是否可能激化”问题,39%的人持否定态度,持肯定态度的人合计占39.6%,还有22.4%的人态度犹疑,说不清是否可能激化。结果表明,原本可能是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已经显化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社会利益矛盾激化的趋势也相当明显。面对诸多社会问题,媒体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在应对公共危机、缓解社会危机、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媒体有重要的作用,是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与纽带。媒体应该有效地平衡话语权,倾听社会群体的声音,使大众不良心理得到缓解和释放,使民众不满的情绪得到排解。

二、倾听民众心声

民生是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古人有言“学有所用,老友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事最基本的民生事项。而民生问题并非一成不变的,除了基础的民生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安全、人文关怀、公平正义等等都是民生问题,而民众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内心情感需要一个表达的机会,而民生新闻就是表达这种诉求的一个好的载体。

新闻工作者还应该引导公民树立公民意识,让他们积极地思考公共问题,表达公共舆论,推进文明进程。所谓“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是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自觉地以国家利益为重,尊重他人的权利,维护公共利益。树立公民意识就应该让民众有知情权,公开政府信息,对一些群众关心的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等有些公开的尚不那么透明的事项进行监督与报道。在推动保障百姓知情权方面,新闻媒体大有可为。

三、创新表达方式

要想民生新闻深入人心,就必须创新表达方式,让新闻以情感人,以人性化的理念,追求最大化的传播效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民生新闻应该将受众放在主体位置,反映出人们的命运、疾苦与欢乐。媒体的责任在于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独特定位,使新闻事件从动态报道升华为深度报道、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以高度取胜,以深度取胜,真正把听民生、察民情、解民忧做为民生新闻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中法民生问题,新闻记者有责任深入分析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为百姓提供政策和措施解读,提供权威的意见。正确报道和处置社会突发事件,人们对有的突发事件心理承受能力低,往往认识盘算不清,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个当口,新闻媒体应该快速反应,设置话题,及时澄清,培育公民积极地面对问题,寻找解决的出路,避免形成一些不实消息的散播,造成民众的心理恐慌。

总之,新闻记者应该与时俱进,将人做为中心,以悲天悯人的情愫和人文忧患的情怀,走向基层,走向群众,走向一线,贴近民间。既要全面掌握事情民情,又要准确了解民生冷暖,更要准确把握人的心理,运用心理学的技巧,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消解民众的怨气,致力培育奋发进取、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张晓妍.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认同[M].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2]刘美萍.农民公民意识的碎片化及化解路径[M].理论导刊,2012.

作者简介:

谭 容(1975-),男,湖南广播电视台编辑。

推荐访问:浅谈 民生 新领域 拓展 新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