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社会性与主体性的冲突与融合:行业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自我介绍 时间:2023-07-10 18:50:34

摘要:马克思突破了传统哲学将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割裂开来、机械对立的局限,以人本观和社会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支点,构建了个人与社会融合统一、互为前提的关系场域。在社会性与主体性内在统一的逻辑视域下,研究目前行业高校培育大学生责任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作为行业特色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把“三感”即“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社会性与主体性相融合来引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从主体性人文关怀、实践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培育共同体等方面系统开展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培养与实践养成。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感;社会性;主体性;行业高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7)05009508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2016年度软科学重点项目([2016]D14号)

作者简介:张明菊,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副研究员;蒋建清,博士,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现任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要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新时期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行业高校加强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要基于马克思人本观和社会共同体思想,调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冲突张力,实现责任感培育的社会性与主体性的融合,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双重觉醒,激发学生立足行业、奉献社会的内生动力,使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常思时代行业使命之责,立志成为国家和行业的栋梁之才,主动担负起奉献国家、振兴行业的神圣使命。

一、社会性与主体性: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理论分析

人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前提和终极目标,教育本身就是通过有生命的个人的积极活动来实现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本质所在,尊重人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内核和最高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的社会概念的理解存在诸多误区,诸如强调社会整体时忽略了与之相关联的现实个体。”张琳、王永和:《重新思考马克思语境中的社会概念——历史渊源、文本考察及现实价值》,《哲学动态》,2016年第5期,第33页。马克思理想社会中的人能够自由自觉地创造、支配客体和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人本论思想的合理因素,并将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发展等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内加以思考,从而使得人本性与社会性的關系范畴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人本主义在西方文化长河中有着悠久而又深远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便萌芽了。智者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古希腊、罗马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例如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学派等,都聚焦于如何使作为个体的人过上幸福美好而有德行的生活。中世纪宗教神学给人本主义带来了严重的遮蔽,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则把人本主义从神创主义的压制中解放出来,形成了人本主义在科学意义上的典型形态即人文主义。以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基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立场,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爱,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彰显着人的本质,并由此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爱尔维修主张通过教育制定善的合理的法律,把社会整体利益作为基础,以公共理性来引导个人利益,化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分析的社会形态的起源——“城邦”,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共同体,个人必须依靠城邦才能生存,城邦高于一切。亚里士多德将城邦看作是高于个人的社会性存在。进入中世纪封建社会,国家成为政治社会统治的基本形式,个人完全屈从于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以霍布斯、洛克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把“社会”作为一种保障个体权利及具有公共性的多数人构建的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内,人人自由平等。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认为,自然有机体的各个部分是互为手段与目的,他把这一思维方式运用到人类社会领域,“思辨理性的本性,它包含着一个真实的构造,其中一切都是有机器官,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为了一个,而每一个个别的都是为了一切”。[德]黑格尔:《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社会共同体的相互联系中才能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康德在提升人在自然面前的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把人作为目的性的终极目标,从而走向至善至美的境界。

由此,实现个人与整体、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内在统一,成为学者们孜孜探究的课题。马克思之前的学者始终没有认识到,作为实践主体的个人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此,都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马克思人本观反对抽象人本主义学说,指出把握人的本质特征首先要从“现实的人”“社会的人”出发。马克思强调要从“社会特质”来理解个人,个人在市民社会的具体活动中必然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只有在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共同体中才能过上理想的现实生活。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人的类本质的根本体现,社会与人可以实现内在统一。个体是社会存在物,人的个性特征和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社会,只有在交往协作的社会性活动中,人们才能获得彰显自己本质的前提。通过实践活动,人们真正占有了自身的本质,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融合统一得以实现。

人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和价值皈依,未来真正的共同体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真正的共同体内,个体以社会性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当作为个体的人把自己理解和界定为具有社会性、主体性的人时,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对立才被消解,人们才能真正把握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融合,人的素质、人的道德与人的快乐、人的本质才能内在统一起来。这就阐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主体的个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对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个公民承担起既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个人生存的需要。只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类”本质和社会属性。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责任感教育要实现主体性与社会性的融合统一,必然要求以大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将责任感培育与学生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相结合,使大学生的责任感养成与立德树人的理念一致,以内在情感心理认同的驱动使受教育者逐渐达到自觉、自省、自悟的境界。

二、社会性与主体性的冲突:行业高校大学生责任感培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行业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在特定的行业和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逐渐形成的对国家、社会、行业所承担的责任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是在深层次的心理驱动和道德引领下体现出来的具体责任行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淡薄,奉献、踏实、爱岗、诚信等道德素养亟需补强。尤其是行业高校,更需要一大批爱岗敬业、扎根行业、勇于奉献的学生。基于社会性与主体性相冲突的理论分析视角,当前行业高校大学生责任感培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一)功利主义与人本主义相冲突,行业高校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培育滞后于时代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之间存在着不断分离的趋势。马克思的人本主义与传统西方社会的人本主义有着根本性区别,马克思认为,人类要实现彻底解放,就要把人的主体关系还给人自身,真正克服社会性与主体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影响到了高校,冲击着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目前,随着高校学科分类的日益细化,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离分化,以及我国高校“制器”高于“育人”的教育理念,导致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更多地聚焦于专业知识和求职技能,学生品德教育成为专业教育的附属品,使得高校容易培养出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爱尔维修曾言:“利益在世界上是一个强有力的巫师,它在一切生灵的眼前改变了一切事物的形式。”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60页。现在评价高校综合实力水平的指标体系有一些问题和偏差,高校重科研、重数据、重指标,使高校逐渐偏离了“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目标。

“大学的声誉及其学生的质量和数量才是体现大学价值的首要承载者”,[英]W·约翰·摩根:《伦理学、经济学与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的大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2期,第31页。但是,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行业高校在育人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尤其是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方面明显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滞后于时代发展。行业高校虽然都开设了“两课”等课程,并经常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活动,但是,责任意识教育还是比较匮乏,有的甚至处于教育真空的状态。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影响力非常有限,除了内容较少涉及责任感教育外,高校对课程的人性化安排也不够,没有把作为主体的、个性的人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责任感教育内容往往不能结合专业行业的特点,没有直面现实社会,缺乏对社会发展的观照。高校只是简单地提出口号式、高标准的要求,教育内容不能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形式化、理想化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出现知行脱节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应当承担服务国家、奉献社会、振兴行业的责任使命,但是,在具体落实到个人行动层面的时候,尤其是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往往不能正确面对。

(二)重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社会性,轻视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主体性

马克思人本观的立足点是“社会中的个人”,马克思理想的社会不是充满着异化和工具理性的市民社会,而是以实践为根本途径,构建人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合理性,从而把人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这就启示我们,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能把学生作为工具性的培养对象。目前,高校普遍都能意识到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和自上而下行政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尤其是行业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强调责任感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单一强调学生“爱国家、爱行业、爱集体”,缺乏对大学生个体性和主体性地位的尊重,缺乏对学生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的关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狭隘性。责任感教育往往局限于大而空的口号式灌输宣传,表达方式多采用命令式,很少关心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实际需求,只是把责任的内容冠以社会、行业或者集体的名义传达给大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自我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认同。责任感教育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二者之间没有有效融合起来,这就使得责任感培育悬浮于学生自我的真实体验之外。由于不能嵌入学生的内心,没有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使得学生很难将责任感教育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认同。

高校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是一个多方合力的过程,单靠高校或者某一個方面的作用是不够的。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责任感意识的培育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系统。高校除了学工、团建、宣传系统的管理人员,其它部门和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责任感培育工作的较少。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在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过程中发挥的引领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社会、行业和相关企业还没有主动参与到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各个环节过程。学生在学习、实习期间,接触社会、了解行业尤其是深入行业工作一线的机会较少,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处于一种朦胧模糊的状态,对于责任感的认识不够深刻。

(三)主体性与社会性相脱离,自我利益冲淡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本位,但是,这种本位在主体性与社会性不断脱离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扩大甚至异化的倾向,超越了社会性的基本底线。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就业压力和自我发展是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严峻形势。在这样的环境下,毕业生在学习、求职期间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传统行业人才需求数量日益缩减的背景下,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过程中会出现就业迷茫和不安的心态,当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无法匹配,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就会急剧下降。有的学生把自我主体性地位的实现定位于个人财富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这就容易使大学生把自我利益凌驾于社会责任之上。

全球化尤其是信息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思潮,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对行业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宣扬个人主义,把个人看作高于甚至独立于社会的存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割裂对立起来,全盘否定整体主义的存在价值。网络新媒体很容易把这些错误思潮传递给大学生,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诸如贪污腐败、两极分化、诚信缺失、道德绑架等负面现象,也冲击着大学生道德责任认知,导致大学生出现价值选择迷茫,患上缺乏理想信念精神之“钙”的“软骨病”。部分大学生片面强调自己的主体性或个体性,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奉为人生信条,漠视整体的长远的利益。这种自我的功利性的道德價值取向,超越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底线,使得大学生不再顾及社会责任的约束,不再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社会性与主体性的融合:行业高校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实践探索

调适行业高校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社会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冲突,培养既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又能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形式,社会性与主体性的关系范畴以实践作为承载方式或表现形态,实践界定着二者之间的关系缘起和解决方式。这表明,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必须放在实践的范畴内才能有效解决。以笔者所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近年来,围绕“行业特色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学校把“三感”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学生“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与主体性的融合,开展了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探索。通过“教育、培育和化育”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育方式,使“三感教育”化作学校“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激发学生对行业的关注与热爱,强调自省和内化,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一)以主体关怀激发行业高校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动力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大学生为了促进国家、行业、公共利益的实现必须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在行业高校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过程中,实现社会性与主体性的相融合,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自我教育的基本原则,以主体性关怀渗透社会性责任,从大学生主体性立场出发,使责任成为大学生主体性的自觉选择。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只是途径和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要把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行业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责任意识的提升最终应落实到人生终极关怀的层面……关怀人生,以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生终极目标为基点,才能统一其他责任意识,确定其目的意义,正确处理其相互关系,衡量并修正自身行为。”肖振波:《经济转型时期的责任意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1995年第4期,第14页。大学生由内而外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感属于学生自我真正的德性,要重视对大学生主体感、自我归属感的培养。主体化的责任观要充分考虑到作为单独个体的大学生的自我正常需求,不能以完全社会性的、功利性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道德修养。要尊重学生正当的利益诉求,在责任素养和人文关怀之间找到结合点,把道德责任要求转化为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凝练、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学生主体性关怀和学生成长成才为立足点进行分类定位,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激发学生“三感”的内生动力。 学校择优选拔新生进入学校“长望基地班”,培养拔尖人才。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凝结着涂长望先生一生的“长望精神”成为激励学生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引领行业高校大学生责任感培育

行业高校拥有特色鲜明、生动多样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功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载体。行业高校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思想觉悟,也可以通过行业高校自身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校风校训来引领学生责任感的养成。校风校训、学风教风、各种典礼等隐性的校园文化,以及校园建筑、人文自然环境、校史馆等显性的校园文化,以或直观或生动的形式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使学生受到熏陶浸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举办“三感”教育主题报告会,提升学生融入和服务行业的人文情怀。校园内矗立起气象学家涂长望先生的雕塑,建造了纪念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藕舫园,使气象文化融入学校的景观设计。利用校史馆建设平台,对校史资源进行全面、深入对挖掘和整理,针对学校历史上教育、践行“三感”的事迹开辟专门对场所进行集中陈列展示。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各级各类协会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位居校内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效果的首位。熊超:《高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及途径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第201页。

行业高校通过成立体现行业特色、行业文化的学生社团,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素养、责任行为和职业习惯,提高行业文化的认同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托气象学等传统优势学科,成立了大学生气象科技协会、天文爱好者协会、蔚蓝海洋协会等体现行业、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传播气象文化,培养学生对气象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校教师努力成为国情、行情、校情的传播者,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加强通识教育中的责任感渗透,在所有专业的新生中开设“”大气科学概论”必修课程,构建“3510”课程体系。在通修课、选修课中倡导课程交叉,开设“气象科技史”“气象经济”“气象伦理”“气象文学”等课程。开设的“气象与生活”“大气污染——人类面临的挑战”“气象史话”等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提高了“三感”教育的课堂效应。

此外,学校还以理想信念、学风建设和榜样引导为抓手,以典型事件报道、青春故事访谈、微博热议话题、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多种形式宣扬模范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勇担行业社会重任。

(三)以实践育人搭建行业高校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重要平台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点。任何思想教育、道德伦理如果超越实践或者脱离现实,都不能解决时代的问题与困境。从实践的内涵来看,实践活动本身包括着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实践哲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消解个体与共同体、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二元对立,从而实现人与社会在实践范畴内的共同发展。社会责任属于实践性范畴,实践是大学生形成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9页。行业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责任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情行情、实现自我价值、树立责任意识的关键。通过切身的实践体验和总结反思,大学生可以深化对社会、对行业的认识。行业高校要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与社会、行业、集体的联系,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行业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对责任的理性认知,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命,进而升华为自身积极的实践行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共建为契机,加强行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引导学生深入到各级气象台站、各类气象业务部门学习或实习,提升融入和奉献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采访校内外9名教授,集成4万余字《口述史中的气象人》材料。学校还组织学生深入全国各地气象台站一线开展“万千气象看人生”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因此而荣获全国“最佳实践团队”称号,并跻身全国“十强”。通过实践育人,使广大学子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充分体会“三感”,并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中积极向行业特色靠拢,提升融入和奉献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以构建协同培育共同体培养行业高校大学生责任感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共同体,社会的各个要素、各个领域、各种结构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体内的人群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责任关系。共同体的各个要素在同一目标的指引下整合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行业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过程,要形成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和家庭等主体多元参与的联动协同培育共同体,有效整合融合各种资源要素。“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所形成的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发挥作用的结合体,是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按照‘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建立的实践育人载体。”北京化工大学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年度质量报告2015》,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第150页。行业文化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是一种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行业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行业文化所蕴含的责任内容、责任意识、责任情感等与大学生责任感培育具有高度契合性,能够深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同,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行为习惯。行业高校要以行业文化为依托,按照大学生的主体性成长成才的一般规律,积极营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从思想意识和心理认同层面加强责任感的培养。围绕毕业生在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所认同的责任、使命、精神和价值观等文化要素,形成具有传承价值的教育理念。以气象行业为例,相比较其它行业,气象行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要求更高,需要广大员工长期坚守在业务一线,默默奉献,而这些往往都是大学生最欠缺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积极拓宽气象行业资源参与高校育人工作的渠道,整合校友资源,发挥优秀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践行“三感”精神的成才示范和情感示范作用。利用校内外全媒体资源,对优秀校友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分享学习工作经历和践行“三感”精神的感悟。设立校友基金会,引导校友在具备一定社会资源和能力后,通过捐赠科研与基础设施、设立奖助学金、赞助学生活动等方式回馈母校,在潜移默化中将感恩、责任、爱校等理念传递给学生。通过气象文化资源中的鲜活榜样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和熏陶,进一步强化学生在气象行业发展中的责任认知,把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深刻反思和自己的学业结合起來,正确把握国家行业发展、社会责任与个体责任之间的关联,增强自己履行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任编辑:渠红岩〕

推荐访问:主体性 社会性 培育 社会责任感 融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