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议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渗透

自我介绍 时间:2021-07-26 10:33:2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所以,语文教师应善于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语文;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日益现代化,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被证明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内外灵活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更易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已成为教师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具体内容包括有传统文学、民族音乐、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传统节日等等。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正影响着中学生的成长发展,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其品质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具备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

二、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渗透的几点措施

(一)巧用网络,激趣课堂,弘扬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科书,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课堂则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比如我在教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时,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在文中,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言语阐述“生”与“义”的关系,提出了“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这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导语部分:先从网上下载电影《生死抉择》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观看。这是个反腐倡廉题材电影,面对权与钱、贪与廉、忠与奸、爱与恨的激烈矛盾,市长李高成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最终,在党性和良知的要求下,他做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选择,站在了正义、法律、人民这一边。学生观看完影片片段后,都被李高成等优秀党员干部所体现出的浩然正气所鼓舞和振奋,在此氛围下,我顺水推舟引出“选择”这个话题,导入新课。结尾部分,我让学生上网搜寻有关“义”的多个名言或故事,整理后小组发言展示。让学生自主收集材料,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加深学生对“义”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在立身处世、为人交友、对待家国等方方面面有正确的思想导向。这堂课有了信息技術的辅助,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传统道德文化也有了更多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善用微信,举办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让传统文化种在心里

在教学九年级时,我利用班级微信群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在周六固定时间20:00——20:40举办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有《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古诗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等,讲座的形式主要是以ppt加语音或文字的形式进行,每周举办一次。讲座内容由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主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然,第一期我先进行了示范讲座。讲座流程分成三阶段,第一阶段为主讲15分钟,第二阶段为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提疑解惑20分钟。在第二阶段中,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发言。第三阶段为教师作简短总结5分钟。针对学生的一些精彩发言,我还将它们打印下来张贴在班级的展示栏上公开表扬,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讲座虽然前期准备工作耗时颇长,学生一开始的讲座内容也略显稚嫩、单薄,但经过几期下来,可以看到同学们的作品越来越成熟,内容也越显深刻全面。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入学生的心里,犹如一颗种子在他们心里不断地萌芽、开花、结果。

(三)借用网络视频,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根,我们所有的情感都源自于脚下这片土地。只有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熟悉家乡的历史文化,才能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2017年,湛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魅力中国城》竞演活动,在初赛和复赛的舞台上,湛江最优质的旅游文化资源得以呈现,湛江的碧海银沙、青山绿水、风土人情、海鲜美食、非物质文化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我从网上下载了竞演的视频给学生观看,看后,学生纷纷表示:原来,我们的家乡这么棒!不仅景色迷人,还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红土地文化、舞狮、人龙舞、飘色、雷州换鼓……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之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日益凸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也成了现代初中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借助网络而展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和专题讲座,则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搜集资料、整理归纳、合作探究、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解放,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海生.根植“中国心”浸润“传统味”——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的文本解读例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

[2]卢文华史慧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基础教育研究[J],2017,(18).

作者简介:

何珍珠(1982年—),女,汉族,广东湛江人,本科,湛江市第十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课题项目:

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编号2017ZJYB061)。

推荐访问:传统文化 渗透 初中语文 环境 教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