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共产党宣言》的共产主义思想

自我介绍 时间:2022-03-28 10:09:40

摘 要:苏东剧变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历史低潮期,以《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等经典文献所阐释的传统共产主义思想受到极大挑战。批评者老调重谈,斥其为“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分”,需要用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将其修正过来。这种偏见并没有认清历史的趋势和现实的发展方向,更没有认识到他们所谓的那个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药方并无现实性。因此,坚持以《宣言》所阐释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宣言》的发表之所以能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其依据之一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了以往各种唯心主义的形形色色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学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即科学社会主义),并对其做了全面系统准确的阐释。《宣言》在第二章阐明了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的性质、特点和纲领,说明“共产党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驳斥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表明了共产党人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设想。

一、《宣言》的共产主义思想面临的理论挑战

随着苏东剧变所带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低潮的到来,许多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人认为共产主义失败了,认为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阐述的正统共产主义理论是一种失败、空想的历史观念。一种比较极端的反马克思主义者的新自由派认为,苏东剧变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标志这共产主义的破产,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才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人类社会最终将走向自由资本主义的“历史的终结”。持“修正”立场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们则认为,《宣言》所代表的正统的共产主义思想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分”残留,特别是恩格斯已经在晚年对他们这种所谓的青年时期的激进思想做出了反思,提出了走议会斗争改良主义的民主社会道路,以民主社会的改良主义取代《宣言》所阐述的经典共产主义,成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宣言》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作用

民主社会主义对《宣言》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否定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宣言》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出于阶级立场、意识形态而对早期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不具有历史现实性,只是一种“观念”而不能作为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最终“社会形态”;第二,依据《宣言》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以此为指导的共产主义实践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其挫折证明《宣言》中的共产主义理想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共产主义不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社会形态,只是一种现实的渐进改良运动。

1.《宣言》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深厚社会历史基础。我国知名民主社会主义者辛子陵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从曼彻斯特的血汗工厂开始的”,他们“不能超越曼彻斯特资本主义给他们带来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表现为《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些过激主张。”出于对工人阶级的同情而抹杀了资产阶级“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历史地位,而提出“必须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消灭私有制,剥夺资产阶级。”并认为“这是《共产党宣言》的根本性错误”,“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成份。”因此辛子陵认为《宣言》的共产主义思想所推崇的是一种“打着解放工人阶级的旗帜摧毁先进生产力的暴力社会主义运动”。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仅仅是,圣西门、傅利叶、欧文是“说服国王和政府采纳和实行他们理想社会的方案”,而马克思、恩格斯提倡通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改造社会。在这里辛子陵并没有真正了解历史,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宣言》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已经进入末期,垄断资本主义尚未正式形成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阶级斗争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视线并不局限在曼彻斯特,在与欧美各国工人组织的接触中了解了整个欧美的资本主义发展现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导致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地制约并破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暴力革命也只是在资产阶级强大国家机器前的无奈之举。因此,建立在人道主义普世情怀上的空想社会主义与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有着质的不同,后者绝不是空想。

2.《宣言》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性。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共产主义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种照搬教条、“贪纯求快”的极左做法。忘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忠告—“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突出的将共产主义描绘成在未来某一天会成为现实的一种尽善尽美的实在的、具体的社会形态:一个“全社会消灭了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劳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苏联的集体农庄、中国“大跃进”中的人民公社等传统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和这种照搬《宣言》中的教条尤其是“十条措施”有莫大关系。在共产主义思想的伟大指引下,苏联实现了从“扶着木犁”的“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到成为拥有核武器、工业体系完备的“超级大国”的转变,中国通过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三部曲,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成就恰恰证明了以《宣言》为代表的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在顺应人类历史进程实现跨越发展的伟大贡献,这种共产主义是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反观民主社会主义只是在北欧和西欧的部分发达国家得到有限推行,并没有像苏联、中国这样在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大的范围中推广实现,与《宣言》的传统共产主义思想相比,更不具有普遍性。民主社会主义者谢韬所认为的“民主社会主义剔除了马克思主义中的空想成分,使马克思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在工人运动中生根的马克思主义,是给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高工资、高福利的民主社会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上写的是民主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民主社会主义”,在事实面前显然是荒谬透顶的。谢韬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化的趋势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化是有失偏颇的,福利化本质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利用产业链分工优势从发展中国家榨取剩余价值补贴本国工人阶级以缓和社会矛盾,这种国家剥削机制以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为依托,与世界发展趋势背道而驰,不具备可持续性。将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成果全算到民主社会主义者头上也有贪天功之嫌,没有考虑到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压力和《宣言》中的共产主义思想革命鼓动性的倒逼作用,有失偏颇。

三、结语

《宣言》的共产主义思想不仅没有错误,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產党人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奋斗,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此,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正确运用和发展《宣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总结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坚定信仰,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是放弃共产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美.弗朗西斯.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2]辛子陵 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 对资产阶级认识的历史变迁 炎黄春秋 [J] 2008年第3期.

[3]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3月 P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p365.

[5]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 [J] 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

作者简介:吴新贺(1991—)男。山东滕州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

推荐访问: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 思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