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的创新性评述

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23 10:22:50

zoޛ)j香۲۲介绍野生中药资源的分布现状与问题,阐明中药资源普查的背景意义,并整理近年来在普查工作中信息与3S技术应用创新、野外调查与标本制作方法应用创新、内业调查与数据填报应用创新与新发现成果(以福建省为例)的创新。以期对今后有效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新方法;新技术;新资源;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7-0048-07

Abstract: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progress of the fourth national survey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database literature, introduces the distribution status and problems of wild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larifie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survey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nd through the consolid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e census work: information and 3S Innovations i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novation, field surveys and specimen production methods, application innovation, internal industry surveys and data reporting application innovations and new findings (in the case of Fujian Province). Hope can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neral survey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Fourth National Census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New Methods;New Technologies;New Resources; Progress

自1949年起,我国共开展了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根据1987年结束的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含种以下单位),其中药用植物有383科、2309属、11146种,占总体的87%[1]。从调查中体现了我国中药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特点。然而时隔30多年,国内中药资源形式和种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中药资源种类、分布、量值和应用都在不断变化,30多年前的数据显然已成为历史资料[2]。目前,我国年消耗药材约40万吨,绝大部分还是依靠野生药材来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3]。但由于野生中药资源滥采滥挖的现象较为严重,野生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且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薄弱而导致的中药种植栽培混乱不均、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层出不穷。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开展对摸清中药资源家底,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国家中药管理局的筹备,编写普查技术规范以便工作开展。从普查工作的设计、目标及工作原则来看,主要以全面掌握我国中药资源及传统知识信息,构建国家中药资源中心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为政府制定中药资源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企业研究开发中药资源提供技术支撑,进而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最终达到为全国人民医疗事业服务的目的[4]。具体细化内容为:①调查研究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蕴藏量、资源变化趋势、栽培与野生情况、收购量、需要量、质量等中药资源本底资料,全面掌握我国中药资源情况;②建设中药资源数据库、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服务数据库,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在重点区域建立中药资源观测点,对常用品种、资源紧缺品种进行动态监测;③收集整理中药资源传统知识信息,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中心;④建立中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及标本馆,构建以上几个实体库的独立运营机制及共享服务机制。⑤提出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建议[5],制定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家规划[6]。

为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任务,安徽创立了结合的技术队伍组织模式与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7]。围绕工作目标,综合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专业性及安徽现有中药资源分布和技术队伍实际情况,结合高校、专家、地方优势的技术队伍组织模式,充分发挥了各方力量,形成了高效的工作群体。责任人管理、经费管理及过程管理模式的建立,保证了安徽普查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及相对一致的普查进度。安徽普查技术队伍组织与管理模式是安徽普查工作得以按时保质保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除此之外,根据查阅文献的情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整理与归纳已有文献报道中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采用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发现的新资源等相关情况。

1 信息与3S技术应用创新

1.1 图像识别技术运用于普查中的创新 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应用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各个阶段[8]。以抚松县为例[9],基于规则集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研究区内的人参种植地块,与传统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相比,解决了提取结果较为破碎的问题。以安徽省宁国市前胡种植为例[10],利用30 m和16m空间分辨率影像提取的前胡种植面积分别为25635.43,24585.43亩(1亩≈667m2)。与统计数据相比,16m分辨率影像提取的结果精度较高。在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引入图像识别技术,辅助普查人员开展相关工作,不但能降低人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普查成果的信息化水平和共享应用能力。随着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图像识别技术方法在相关工作中還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推荐访问:普查 评述 第四次 中药 创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