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青壮年肝癌10例分析

换届工作报告 时间:2023-07-21 15:20:27

摘 要 目的:探讨青年原发肝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0例青年肝癌患者(年龄<40岁)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肝癌家族史、饮酒史、HBV感染率,ALT异常,AFP阳性,合并肝硬化、门静脉癌栓以及肝癌类型。结果:青年肝癌HBV感染(10例),ALT异常(7例),AFP阳性(7例),门静脉癌栓(3例),结论:青年肝癌恶性程度高对HBV感染青年人也应定期进行B超和AFP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原发性肝癌。同时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乙肝,避免黄曲霉菌感染、饮水污染、饮酒及精神创伤。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青年

资料及方法

资料:病例均选自我院1996~2006年5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10例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B超及CT证实。

检测方法: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均采用ELISA法,HBV-DNA采用斑点杂交法和PCR法,AFP采用放射免疫法(RIA)。

结 果

本组资料中男8例,女2例,年龄30~40岁,平均36.2岁。既往有明确肝炎病史3例,肝病史最短2个月,最长18年,平均5年。首诊表现发热2例,黄疸3例,腹块5例。B超检查,CT证实位于肝脏两叶2例,左叶3例,右叶5例。巨块型3例,结节型4例,弥漫型2例,有1例提示门脉内有癌栓形成及腹腔淋巴转移。血AFP阳性表达7例。HBsAg均为阳性,HBV-DNA阳性9例。10例中,有3例呈家族聚集,且均为男性。10例中1例作右叶切除术,手术2年后肿瘤复发,远处转移而死亡。1例作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1年后肿瘤复发,远处转移而死亡。其余病例系晚期只能对症治疗,平均2个月死亡。肝功异常:AFP8例,γ-GT6例,AST4例,ALT6例,AKP5例,白蛋白6例、总胆红素7例。

讨论

定期检测AFP,进行B超扫描,能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 尽管已发现的肝癌标志物多达几十种,但甲胎蛋白(AFP)仍然是目前原发性肝癌普查、诊断、预测复发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肝细胞癌AFP阳性率为70%~90%。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肝癌AFP基因的激活可能与抑癌基因p53突变和癌基因c-myc、c-jun、c-fos激活有关。免疫荧光研究证实,肝癌细胞必须分化到一定程度才具有合成AFP的能力,一般来说,高分化和低分化肝癌细胞少合成或不合成AFP,只有中度分化的肝癌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都近似胚肝细胞,因而合成AFP较多。

临床上常遇到良性肝病的AFP明显升高或原发性肝癌的AFP值偏低,根据AFP浓度难以鉴别良恶性肝病,近年采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 variant),根据与扁豆凝集素(LCA)亲和力的不同,可将AFP分为两种异质体,即LCA结合型与LCA非结合型。肝癌患者LCA结合型AFP占AFP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良性肝病患者。

超声显像是肝癌诊断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具有简便、无创、价格低廉、可重复使用、灵敏度高的优点。一般可查出直径超过5cm的肿瘤,目前应用分辨率高的超声仪进行仔细检查仪可查出直径1cm肝癌。用超声检查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资料表明,对高危人群(肝炎病史5年以上,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检测AFP结合超声显像检查每年1~2次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基本措施。AFP持续低浓度增高但转氨酶正常,往往是亚临床肝癌的主要表现。因此在对慢性HBV感染者的管理中,定期检测AFP,进行B超扫描,是能够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

早期对乙肝进行干预。肝癌与肝炎病毒、黄曲霉素和肝硬化等因素有关,随年龄增长,患者的HBsAg阳性率逐渐降低。资料显示与老年组相比,青年组HBsAg阳性率较高,提示乙肝病毒感染在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积极防治HBV感染无疑有利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防治。对新生儿、婴幼儿和高危人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对慢性乙肝,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避免加重肝脏损害的其他因素:黄曲霉菌感染,肝癌中P53基因的突变热点,与黄曲霉素B1(AFB1)引起动物实验的突变热点一致,间接支持了其致癌作用。本地区为广大农村,应针对玉米、花生的防霉去毒,包括收割、脱粒、晒干、进仓等环节的防潮保存。

饮池塘水及饮地表水的居民与饮井水的居民肝癌死亡率有明显差别,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可污染水源,与肝癌有关。本地区仍有少部分山区居民饮用池塘水及地表水。

长期的饮酒和过度的精神创伤,两者均可抑制免疫功能,加重肝脏的慢性损害,从而增加了肝癌的发生机会。

我国肝癌的发病主要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黄曲霉菌感染、饮水污染、饮酒等可单独或与病毒协同致肝癌发生有关,因此应注意避免这些因素。

病毒性感染是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实施疫苗接种、抗病毒治疗、避免协同因素是原发性肝癌预防的基本措施;定期进行AFP及B超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4

2 赵景涛,主编.消化内科学.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86

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05

推荐访问:青壮年 肝癌 分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