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养老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换届工作报告 时间:2021-06-29 10:17:08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是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政策及研究课题,养老服务产业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也必将迎来发展的机遇期。供给侧改革是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追求新增长、寻找发展新动力的一种新思路,主要从供给的角度切入,实现结构的优化并增加有效供给,是中长期的宏观调控。文章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养老服务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给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问题,并对养老服务产业的具体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养老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一、问题的提出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会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攻坚时期,是地区发展规划、落实新时期区域战略定位的关键时期。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以及“四个全面”改革总纲的指导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建设,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在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扩大了养老服务的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随着观念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已经慢慢淡出,机构养老、家政养老服务、社区养老等模式慢慢发展起来,这使得养老服务产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需求侧向供给侧的改革过程中,存在瓶颈且供给的有效性低,并且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养老服务产业市场的供给不足,既有量的不足,也有供给结构的不匹配,相对量的不足来讲,产业结构的不匹配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对养老服务产业供给结构的调整来最大限度的满足需求,显得至关重要。

养老服务产业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为主,为其提供特殊的生活需求以及精神需求服务的一种行业,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养老保险、养老陪护、老年人托管托养、以及养老地产、金融、中介咨询服务等,产业链条长、覆盖领域宽、衍生行业产品多。养老服务产业是为老年人服务的,要以老年人的需求為目标,才可促进其发展。

二、对养老服务产业结构的分析与治理

(一)养老服务产业的现状分析

1. 供给情况分析

居家养老模式和社会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服务形式的两大支柱。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主要有家庭子女亲戚直接提供和由家政服务人员提供这两种形式。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则是社会养老的主要模式。日常照料优质护理资源匮乏,社会养老专业服务机构稀缺。因而无论是从数量和质量来看,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都极其地不充分。养老服务行业的行业发展标准、行业监管体系、运营模式以及服务的具体内容和评估标准等都是不完善的。同样对于老年人需要的金融服务、中介咨询等服务更是少之又少,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2. 需求情况分析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收入情况、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使得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不同,这就需要高、中、低档的养老服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6万个。这些养老服务机构中,为老人提供基础性的日常生活照料的养老内容的机构居多,而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及休闲娱乐的养老机构占比较少。同时,能够依据老年人的具体养老需求及能够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护理等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的机构更是少之又少。机构中的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远不能达到国际上的标准,最终这些养老机构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真正的需求。

(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

1. 老年人的认识不足

老年人在年轻时,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了自己,在年老后,也希望得到国家、社会的关怀,他们认为自己的养老需求是政府的事,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政府,认为自己养老的费用应由政府承担,不愿自己花钱接受中、高端的服务。这种以依赖性导致了老人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养老服务需求,只是一味的接受现有的养老服务,使得企业无法根据需求来提供养老服务,导致了养老服务市场的畸形发展。

2. 企业提供服务存在偏差

养老服务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因此在许多人眼中了解还较少,认识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认为养老服务产业的前景大好,并将其作为暴力行业盲目进入,以追求高额利润为目标,随意提升价格并不在意服务质量的高低,忽略了经营管理的效率,这不仅不能带来利润,反而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企业的信誉,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可信度。相反有些企业认为养老服务产业投资回报率低,周期长,风险高,因此持观望甚至反对的态度。造成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养老服务产业有高福利性和社会性,因此不具备盈利性甚至是亏本行业。

(三)养老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分析

1. 政府引导和监管不力

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养老服务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及模糊的导向机制是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主要的瓶颈。而这些也正是由于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不力导致的。首先,政府应该明确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的发展比例和发展规模。政府引导公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同时,也应该为养老产业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其次,政府应该对养老服务产业加强行业监管。加强养老服务产业的标准和制度的建设,完善市场的准入和退出的机制。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有序发展。

2. 供给结构单一

我国养老服务模式中,居家养老模式占整个养老服务模式的90%,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占到6%,剩下的4%为机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服务以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为主,例如洗衣做饭、清洁卫生等,对于老年人精神上的需求很难满足,更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高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服务内容单一,相关服务项目少,难以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从机构养老来看,一方面,机构养老的供给主体一半以上是市场力量,大型的央企及上市公司是主要的供给主体;另一方面,从供给的服务内容来看,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居多,专业的护理服务以及综合的休闲娱乐及精神照料等服务较少。因而造成养老服务产业供给主体和供给内容单一这一现状。

3. 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养老服务产业是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状况。随着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参与到养老服务产业中的工作人员有所增加,但是这些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考察。面临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很多服务人员只是经过几天的培训就上岗服务,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以及能力的考察,难以保证其提供的服务质量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三、养老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一)促进养老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匹配

养老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是将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机结合起来,要同时考虑到量的不匹配和供给结构的不匹配。在扩大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要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鼓励产业向着品牌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产业链的形成,重点关注提高养老服务产业的有效供给。同时,要注意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匹配,市场供给要从需求中产业,并依据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以满足养老服务的真正需要。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推动养老服务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放管服改革”,全面打开养老服务市场,打破市场准入的障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完善需求决定市场、市场决定价格的引导机制。

在养老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的现在,一方面,政府要依据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养老服务产业政策,来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例如划分养老服务产业的产业范围,确定其产业的外延。制定详细的行业标准,从产业规模、所提供的服务,养老服务人员的考核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查。同時,放宽养老服务产业的准入规则,允许符合标准的企业进入养老服务的领域,拓展服务的范围。再者,对投入养老服务产业的资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资金的投入,加快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企业在市场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与其他企业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产业体系也不是各个企业的简单加总,而是要形成合作的机体。加强各养老服务企业间的合作,一是要实现信息的共享,避免重复获取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各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要求同存异,尊重其他企业自身的发展途径和规划,向其他企业学习发展的经验,促进共同的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

同时,要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使养老服务产业形成低、中、高端的服务体系,低端的养老服务,要能满足大众的普遍要求,例如养老体检服等;高端的养老服务,比如高端养老院、个性化的养老咨询服务等,来满足高端收入人群和特殊人群的服务。介于这两个之间的服务,称之为中端的养老服务。每个层次的服务都有相应的企业来提供,整个养老服务市场分工明确,也能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养老服务产业的人才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育,在人才增多的同时,也要注意质量的提高。

对于养老服务产业人才的培养,应摒弃一直以来注重理论的学习和优先重视学历高低的顽固思想,应转向以职业教育为主,注重学习知识的实用性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技能。与此同时,要将学习专业与可就业的岗位一一对应起来,在明确就业方向的同时可增强学习的动力。再者,要将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中职、高职学院的培训,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主,对于本科、研究生及更高层次学生的培训,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为了尽快满足养老服务产业人才不足的现状,有关部门可以设立相关的政策,对现在从事养老相关行业的过剩人才进行职业的培训,鼓励其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领域。

参考文献:

[1]金磅.我国现阶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J].求是,2013(04).

[2]金棺,等.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几个问题的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0(08).

[3]耿永志.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研究:目标、差距及影响因素[J].湖南社会科学,2013(03).

[4]魏华林,金坚强.养老大趋势: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未来[M].中信出版社,2014.

[5]张路.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路径探析[M].南南京大学,2014.

[6]许彩虹,杨金霞,王章泽.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5(11).

[7]苏剑.供给管理政策及其在调节短期经济波动中的应用[J].经济学动态,2008(06).

[8]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J].财政研究,2014(08).

[9]林卫斌、苏剑.理解供给侧改革:能源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供给 养老 视角 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