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两课”教学实效性的矛盾分析

换届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21 10:15:05

[摘要]高度重视却又实效不佳一直是困扰“两课”教学的主要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在“两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中不能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颠倒了学生与教师、教材的“体”“用”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对“两课”进行教材、教法、观念、评价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两课教学 实效性 矛盾

[作者简介]陈雄俊(1955- ),男,浙江永康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浙江 金华 32100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147-02

“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重要体现。“两课”教学实效性是指“两课”在培养人才中的实际效能,其最终是指通过教学所达到的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和思想道德理论内化为民族精神并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的程度。①

我国对“两课”教学一直十分重视,但耗时虽多,收效却不佳。学生身在课堂心在课外、上课睡觉、纪律涣散等现象比较普遍;相当多的大学生缺少对社会的理解和与社会相融的能力,缺少面对挑战的信心和接受失败的良好心理准备;失去生活目标、道德缺失甚至违法犯罪的事例也屡见报端。

为什么对“两课”教学的“重视”与实效的取得不能成正比?“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出在哪里?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两课”教学实效不佳的矛盾举例

1.理论的系统性与收获边缘性的矛盾。“两课”教材几经改革,课时已大大精简,内容也开始考虑实践性,但仍存在不从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只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只把学生和课堂当做证明编写者政治倾向的工具的现象。据调查,有75%以上的同学认为:“两课”理论与现实存在很大差距,所学的知识基本用不上;讲的都是枯燥乏味的大道理,经常是学完了还不知道到底讲了什么。少数认为“两课”有收获的同学,也只提老师的特点,或是语言生动幽默,会开玩笑,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或是能主动和学生沟通,关系融洽;或是教师在教学以外的某一项技能比较突出。总之,“两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存在极大反差,学生只能从教师的人格、特长、能力等方面收获一些“边缘化的成果”。

2.内容的政治性与现实生活平凡性的矛盾。“两课”内容和高中阶段有重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治性的需要。因为学生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具体、平凡的琐事,空乏的政治必然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些学生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向往和追求,存在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必然要在现实生活中有所表现,教学如果不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不能使大学生真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就不能真正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调整好学习和生活心态,顺利成材。特别是职业技术类院校,政治性内容如果不和现实相联系,学生学习态度和实效更是可想而知。

3.高度重视与实际措施缺乏的矛盾。虽然大家都知道“两课”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的质量,每一个相关的管理部门也都十分重视,但往往只把重要性写在文件上、落实在会议上、体现在汇报中,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如果有个行政人员没有其他特长,又要安排几节课,首先想到的就是“两课”。如此“重视”的结果是,虽然学生都通过了“两课”的考试或考核,有的还是高分,但由于圈定一个比较窄的范围,又提供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复习资料,所以既不能反映理论的掌握程度,更不能体现政治思想水平,没有多少实际收效。

二、“两课”教学实效不佳的原因

1.教材不能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两课”教材几经改革,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依靠少数几个人编写教材,从既有的答案、结论出发,用自己的结论证明自己结论的倾向。学科设置不能从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教材内容不能从社会矛盾和问题入手。而缺乏充分的竞争,就不能集思广益;不相信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充分发挥各方面特别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就难以吸收学生最需要的新内容,也就没有教育的民主性、灵活性,最终也会失去科学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是“两课”教学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与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实践相联系,理论就解释不了学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就会苍白无力、牵强附会,以致失效。

2.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目前“两课”教学,尽管引入了多媒体的课堂手段,提高了吸引力,但仍然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形式而与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有很大距离。作为教学生融入社会的“两课”,社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另一半课堂。但“两课”的社会实践,大多没有严密的计划性,随意“放羊”现象普遍。这样,“两课”的内容就不能通过学生的互动和社会联系起来,课堂教学就可能被游离于社会实践之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不研究社会问题。“两课”的教学实效往往要靠教师站在理论的高度,通过对社会问题的透彻分析才能创造。由于对研究社会问题只是提倡和号召,没有相应的硬指标,相当多的教师就不去研究社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生活的纯度”太高,自己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尚且不甚了解,就不可能对现实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更不能把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发展成果和政策实践融汇到教学实践中,就会在教学中采取回避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态度,这样也就很难通过“两课”教学达到思想教育的实效。

4.学生对空头政治的厌倦。上述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对“两课”产生厌学的情绪,不是“我要学”,而是为考试被迫学。“两课”既不是专业课,也不像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是通向就业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工具,有各种资格证考试的支持,受到学生的重视。“两课”教师难当,难在先入为主,由于上述种种历史性原因,早在开课前学生就认为“两课”和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只是空头政治,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既然自己不会反党反社会,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上“两课”。处在这种认识环境下的教学,其质量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1.从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安排课程、教材和内容。“两课”的实效性最终不是靠空洞的口号喊出来的,许多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与我国相对应的这么多专门课程,却培养了学生相当强的国家观念,说明实效并不在课的名称、门数和课时。正如复旦大学倪大奇教授指出的那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渠道很多,不仅仅局限于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其实学时、课程比重都不是重点,关键是要讲实效、讲科学。”② 实际上,从社会人才需要出发精编教材,通过具体材料,采取“隐蔽”政治目的,寓教育于“无意识”中的手段,会使“两课”教学有更多的说服力。

我们总说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当做“体”,把“两课”教学的其他一切方面包括教师和教材都当做“用”。“用”本身是为“体”服务的,是为“体”之“用”。这就要求根据马列要管用、思想道德修养课要管行为养成的原则,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变化趋势入手,以培养人才的需要为唯一标准设置课程、教材和内容,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使“两课”真正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指导课,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而集思广益,发动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编写教材,更能解决社会需要的问题。

2.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要把研究式教学作为“两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大学生的特点是探知欲强,教学手段只有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被认同和接受。但是现在许多教师依然把课堂的死灌输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这不能满足学生理论探讨的认知需求,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因此,要采用研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研讨过程,通过问题研究达到对教学意图的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应考虑学生和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结合点是什么,上课中应考虑如何让学生来思考和讨论所提出的问题,课后应考虑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分头去研究。这又牵涉到启发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以团队的方式组织教学管理。实施团队教学,除了主讲教师负责教学内容的讲授外,课程主持人、课堂主管教师和助教分别承担课程教学各环节。教师间相互轮换角色、相互监督、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必然将提高每一堂课的含金量。团队教学方式使教师在经常的研讨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相互听课中得到启示,在科研中得到升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集体的力量,减少每个教师的备课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精炼,同时也为教师科研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因此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3.建立大课堂的教学观念,摆正“两课”位置。“两课”对非政治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上是公民社会教育课,使培养的人才具有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必须把精讲理论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结合起来,把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增强责任意识、树立远大理想结合起来。而这一过程最终要通过社会化的实践来完成,社会实践越多,内化的机会就越多。因此,“两课”教学理论功夫在课堂,但更多的实效要通过课外来体现。这就需要拓宽课堂观念,寓教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各方面的能力。要利用好“两个课堂”,“走出去,请进来”,把大社会化解成为小社会;要大力发展学生自由社团、俱乐部、各种自治协会等,建立浓缩的社会;要组织面向社会的各类服务活动,把社会化成学校,使之成为思政教育的实践基地;要加大投入,使学工部、宣传部、团委等联合起来,共同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同时,要让物说话,创造一个能够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人文育人环境,使学生置身于无所不在,又不知不觉的思政教育网络包围中。

总之,改变“两课”教学和实践相脱离的做法,对于解决大学生精神空虚、感情淡漠、社会理想信念虚无倾向,对于改变“两课”教学没有底气、没有威信的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

4.以人才为核心评价“两课”教学的实效。“两课”教学实效评价是通过收集信息、数据等,以社会价值观、培养目标、社会角色需要等为依据,通过定性、定量或综合方法,进行目标价值评价。其重点是课堂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评价、学生对“两课”心理接受程度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通过以人才为核心的评价,对“两课”教学起到诊断反馈、强化调节、教学导向作用,从而建立起增强“两课”教学实效的良性循环机制。

“两课”考试成绩与实际表现没有必然联系的事实,说明以考试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没有太大意义,应该以学生的学习表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具体实践的行为倾向综合评价课堂直接效果,使“两课”教学真正成为行为规范指导课,而不只是考试的工具。同时,“两课”教学实效总是要通过学生体现的,学生对实效具有最直接的发言权。因此,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和毕业后,都要通过学生,采取客观的形式对“两课”实效作评价。特别是学生毕业后对“两课”的评价,具有更重要的参考意义。

人才是属于社会的,对“两课”教学最权威的评价来自社会的肯定程度,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了培养目标的需要,这是对“两课”教学的终极评价。因此,要建立社会调查机制,通过一定机构对毕业生在社会中的成功程度、犯罪(错)率等进行统计,从客观上评价“两课”教学的实效。

[注释]

①白血良.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6(10):59.

②王晶晶.总书记关注高校思政课调整[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4688256.html),2006-08-10.

推荐访问:实效性 矛盾 两课 教学 分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