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高职室内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研究

换届工作报告 时间:2023-07-05 18:40:07

[摘           要]  高职室内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强,培养周期短。国内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基础课程仅作为课程而存在,服务于专业课,更专注于培养技能方面的提升。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变革应包含完整的课程体系、合理的教学团队、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校的政策保障。室内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更是学生未来职业迁移能力的必要保证。对于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应是未来学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

[关   键    词]  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7-0088-02

高职室内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强,培养周期短。从目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一般课程体系来分析,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教学构架是第一年基础课程,第二年专业课程,第三年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从表面上分析,基础课程占到了整体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大多数院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一般采取企业顶岗实习甚至是毕业设计提前的手段来保证教学秩序的开展与学生就业的落实。这无疑将学生的课程学时进行了压缩,基础课程学时与专业课程学时相对不足。很多时候基础技能还未完全解决就已经进入了专业课学习,专业课完成度不高的情况下又进入了最后一年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在节奏上总是存在“慢半拍”的现实。同时,文化课与基础课在第一年的比重略显不均衡,两个课程体系基本自成系统,缺乏关联性,因此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第一年的学习效果并不满意。从本质上分析,原因是学校、系部、专业老师对于基础课的理解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三大构成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成为国内很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在过去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这套从素描、色彩、构成的艺术类院校衍生出的训练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占有过统治地位。客观评价,其对于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技能以及感知能力有比较系统的训练效果。但伴随着行业和技术的进步,原有的基础课程不能完全满足目前行业企业提出的新要求。企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基本规格、基本素养方面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基础课,成为变革之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很多院校开始了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便是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

将原来的三大构成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在基础课程中引入更多的专业知识点以实现未来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对接。然而由于师资队伍以及教学体系的固化,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仍然在很多情况下由纯艺术背景的教师教授,专业教师或者是有室内设计项目实战经验的教师往往是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介入学生学习环节。

一方面从与行业的对接来说,有企业经验的教师能帮助学生在最后一年强化提升,更好地去适应行业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第一年的基础课程由于缺乏真正做设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引导,在教学目标上往往会出现偏差,这就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造型基础课中学生由于受艺术高考训练的影响,在作品表现上仍然会侧重技法、线条的表现,描摹对象多于理解对象;对于作业的幅面、完成时间、表现工具仍然采用高考训练的习惯,对于提升设计表现和再现能力的速写关注不够,这些都是设计基础课程上的偏差。而学生此类偏差的出现有主观思维定式的因素,更多的是指导教师或者说课程体系在此方面的先天不足。因此,高职三年学习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虽然占据了一整学年的学时,但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奠基作用并没有达到预设目标。这里面既有院校师资队伍缺乏、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等客观因素,又有授课教师主观上的认知偏差。在新的行业企业要求下,院校的教学体系、师资构成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另一方面关于室内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困扰来源于整个国内的不同阶段教学体系衔接。与西方优秀的设计院校相比,国内设计院校在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前缺乏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预科制。以英国为例,在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之前有完整的预科学习阶段。学生在预科阶段并不分专业,而是充分接触所有的艺术设计类科目。从平面设计到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再到影视动画,以维度的转换作为基础能力提升的进阶依据。学生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看到自己擅长的与欠缺的。教师则通过这样一个阶段可以帮助学生认知自身,为今后大学阶段专业的选择找到客观依据,教师也会根据预科阶段的学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转向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避免盲目与误判。因此英国的艺术设计专业预科制度是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甚至是未来就业的基础。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对专业发展方向,这个已经完全超越了基础的课程概念。

反观国内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基础课程仅作为课程而存在,服务于专业课,更专注于培养技能方面的提升。由于上升路径的不连续,不管学生是否适合这一专业,只能在一个路径上前进,这造成了在基础课第一年就堵塞了很多学生的通道。虽然从平台课程的角度去理解这是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普遍要求。但由于缺乏一个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过程,容易造成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盲从和盲目。

在院校的改革中,不管是专业的新增还是变更,基础课程是首当其冲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变革的是专业课程,因为从表面上分析它与行业结合得最紧密,最应该依据行业变化而进行调整。而从深层次分析,基础课程才是某一专业的立根之本。基础课不止是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更是整个专业构筑的根本。未建立在基础课程上的教学改革很难在本质上实现突破。这也是很多院校的教学改革经常出现“新瓶装旧酒”的主要原因。很多改革的出发点确实依据了行业企业动态,但改革往往深入不到基础这一模块,在教学效果上达不到初期预设效果。因此,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改的就应是基础课程。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变革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一)构筑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由专业教师来进行设置,虽然其中有一部分课程需要纯艺术背景的教师来完成。专业教师必须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依据最新的行业企业动态来构筑第一年的学习计划。一些在后续课程中会涉及的能力点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去掌握,例如,透视、制图规范、快速表现等;一些学生未接触过的专业必备能力需要提前渗透,例如,测绘、勘察;未来岗位所需的基本素养也应从第一年开始培养,例如,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二)构成合理的教学团队

在基础课程的授课上,无论是传统的三大构成还是改革后的新课程,都要避免以纯艺术的方式进行授课。应以专业教师结合纯艺术背景教师的团队模式去构筑课程教学。在课程中适当补充一部分企业外聘教师,进行全程串联也是有必要的。

(三)采用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虽然基础课程在很多场合现在变为了平台课程,但结合每个专业的特点还是有所区分的。这就要求在教学模式上既关注到基础课程的大平台特性,又要兼顾未来的专业属性。要求教学团队既要考虑平台的“面”,又要兼顾专业的“点”。这也在客观层面要求不同背景的教师能够组成小组,进行团队教学。

此外,学院层面还应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比如文化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关系,一年级新生的日常管理制度,教学层面的规范性管理等等。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室内设计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行业。除了专业技能外,对于从事者的应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艺术设计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层面,为的是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要。而从长远分析,前面提的能力恰恰是室内设计师提升自我、实现进阶的主要动力。这其中的很多能力恰恰来源于基础课程的培养与熏陶。因此,室内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更是学生未来职业迁移能力的必要保证。对于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应是未来学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也是建设专业的最关键基础。

参考文献:

顾大庆.空间建构与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推荐访问:高职 艺术设计 室内 课程 基础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