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盘点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3-07-09 09:40:13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不仅显现在诸如“神六”这种标志性尖端技术上,更体现在国民科学素养上。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为总人口2%左右,与许多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相比,差距明显。

在世界科技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哥本哈根精神”。哥本哈根的玻尔研究所之所以成为“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除了他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对世界物理学做出卓越贡献之外,还因为他爱才如命,到处物色有希望的青年人来研究所工作,积极提倡国际合作,以致被人誉为“科学国际化之父”。“哥本哈根精神”是玻尔思想的一种表达,在玻尔倡导下所形成的“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就是著名的“哥本哈根精神”。“哥本哈根精神”已成为物理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世界的贡献,也许不亚于玻尔的量子力学。科技自主创新,需要像“哥本哈根精神”那样的各种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构建,应该在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比如学校、科普。曾在丹麦亲身感受到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的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说过,“一个好的学校,它会给你一个好的氛围,让你不知不觉地接受到好的素质方面的教育,而好的老师能发现你的长处,能够引领你走上一条科学的道路。”

科普工作应该在构建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中做出更大的贡献。科学精神的普及,更是润物细无声,它最终会影响一个人的科学兴趣、一个团队的科学合作、一个系统的科学体制、一个国家的科学振兴。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男,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

1946年赴法国Strassbourg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

1952年至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副所长、研究员。1979年至现在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

吴文俊院士是著名数学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70年代后期,在计算机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即算法化思想),转而研究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彻底改变了这个领域的面貌,是国际自动推理界先驱性的工作,被称为“吴方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并已应用于国际上当前流行的符号计算软件方面。

吴文俊院士热爱祖国,有高尚的科学道德,是数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至今仍在数学机械化研究第一线。在50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始终站在数学领域前沿,做出了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袁隆平,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70年代初,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70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现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此后,他又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概念。1997年,在国际“超级稻”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果。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江苏无锡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本科)。

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1958-1974年期间,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的研究,与同事共同完成了DJS21机ALGOL60编译系统,并得到了推广。1975年起,主持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华光和方正系统可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中国的印刷术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

黄昆,原籍浙江嘉兴,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半导体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国际水平的成果,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50年代与合作者首先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即“黄-佩卡尔理论”:首先提出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式及有关的基本方程(被誉为黄方程)。40年代首次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 X光漫散射的理论(被誉为黄散射)。证明了无辐射跃迁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的等价性,澄清了这方面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2000年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金怡濂院士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技术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刻苦攻关,予以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20世纪70年代初,他主持了双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在我国大型计算机系统中采用双机并行处理技术并获成功。8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基于通用CPU芯片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实现了我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的发展。90年代,他担任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3000亿次以上,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历史性突破。随后,他继续担任新一代巨型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提出多项创新思想,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再次实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跨越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神威”计算机先后安装在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和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为气象气候、石油物探、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材料工程、环境科学和基础科学等领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高端计算工具,取得了显著效益,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刘东生,原籍天津,生于辽宁沈阳。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987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早年师承杨钟健进行古脊椎动物研究。1954年开始从事黄土研究,从黄土-古土壤序列250万年磁化率曲线与深海沉积氧同位素曲线的比较研究,提出古气候多旋回学说;肯定大陆沉积与海洋和冰盖环境变化记录的可比性,对全球变化研究作出重要贡献。1964年起参加和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等高山科学考察。1969年开创我国环境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

王永志,辽宁人。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1992年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空缺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

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获学士学位;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吴孟超院士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下:

(1)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2)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

(3)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为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

科研第一线。

推荐访问:盘点 科学技术 奖得主 国家

热门文章